我渣过的昏君重生了 第102节(1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皇帝当年还只是临淄王时,也曾持剑入宫,斩杀当时把持朝政的皇后一党,这才赢得皇位,位登九五,眼下一瞧便有种熟悉之感,仿佛岁月流转轮回,只是如今身份已颠倒过来。
  皇帝咳嗽几声,面红耳赤,气息不匀,他瞪着眼,直直耵着李承秉,“你要反?”
  第185章
  ◎让位◎
  夜色渐浓, 东宫。
  太子在潘良娣屋中用饭,潘良娣精心打扮一番,命宫女端上酒水菜肴, 与太子小酌几杯,又说了一些家中闲话,气氛尚算融洽。可潘良娣悄悄打量, 总觉得太子眉宇之间藏着一抹愁色, 说话间也有些心不在焉。
  等用过饭, 漱过口,潘良娣正要问太子是否留下,这时有侍卫匆匆来到门外,还未说什么,太子已是站起身, 留下一句“好好歇息,外面有什么动静别作理会”, 径直往外去。院内漆黑一片,花木幽深,一队侍卫提灯开道, 送太子离开。潘良娣在门前望着太子背影,不知为何,心却跳得厉害。
  离开东宫,穿过花园, 很快来到靠近甬道的一处殿阁,里面点着灯,晕黄的光芒映在窗棂上, 门外几名侍卫守着, 太子来到门前, 脚步停住,停了一息,深深呼吸,这才推门而入。
  殿内有七位官员,身上穿着或紫或红的官服,见太子进来,纷纷行礼,每个人脸色都有些严肃。
  太子坐到居中主位上,静忠叫人送来热茶和点心,几位官员却没怎么动吃喝。太子道:“时间还早,诸位还是吃些东西,莫饿坏肚子。”
  官员为首正是裴相,太子和他说了两句,态度温和尊敬。
  坐了不知多久,原先还有人说话,渐渐便安静下来。突然一阵脚步声从远处传来,太子与裴相几乎同时站起来,余下几位官员神色紧绷,众人来到窗前,不顾寒风冷冽,推窗朝外望去。只见远处有火把如长龙,从宫门涌入,又四散开。黑夜之中仿佛涌动着漆黑的潮水,慢慢将宫廷渗透。便是周围偶有争执打斗,也很快就被压了下去。
  裴相与几位官员显然早知今夜的安排,可真当此事在眼皮子下发生,众人依旧面色紧张,大气也不敢出。
  太子目光闪烁,无意识拽了拽领口,转身要走。
  裴相叫住他道:“太子要往何处?”
  太子道:“此事凶险,又要背负骂名,怎能让七弟一人承担?”
  裴相道:“殿下若去了,反而让事情更为棘手,还是交给豫王殿下处置吧。事有万一,倘若不成,他请太子在此处等候也是留了转圜的余地,还是再耐心等等罢。”
  太子叹了口气,脸色颇为懊恼自责,“身为兄长,这个时候却只能仰仗兄弟,实在惭愧。”
  裴相却道:“太子宽仁,豫王果决,兄友弟恭可称佳话,豫王殿下今日所为,不仅只为太子,更是为了江山社稷,叛军多年来厉兵秣马,朝廷殊无防备,又有诸多积弊,如今正是要应对思变的时候,若非如此,我等也不敢冒天下之大不韪在此等候。殿下,臣等与太子豫王都是站在一处的,若有什么后果,一并担着就是。”
  太子神色严肃,对着裴相和几位大臣,深深一揖,众人也郑重回礼。
  ……
  皇帝高声嚷了一句,声音传出太极殿,外面却毫无反应。他心直往下沉,直眉冷眼看着李承秉,一双浑浊的老眼深沉若枯潭,阴测测道:“你可想明白了?倘若朕有个万一,你能活得过明日?”
  李承秉脸色毫无波澜,“父皇身体旧疾未复,如今政事烦乱又有叛军,为了父皇的身体,不若早些退位吧。”
  听他如此单刀直入,皇帝眯起眼,胸口微微起伏,全是怒气,但他到底经历过太多大风大浪,到了此刻竟能忍住气,缓缓道:“朕常说,你最为像朕,如今一瞧果真如此,当年我带兵入宫诛杀妖后,年纪与你一般大。妖后专擅朝政,又害了中宗皇帝,朕是为铲除奸佞,师出有名。你呢?眼下叛军乱国,你不思报效朝廷,却来算计你父,不忠不孝,天下岂能认你?”
  “父皇当年英明决断,定南诏,回纥,开盛世太平,功绩不亚于先祖。”
  听李承秉这样说,皇帝脸色稍霁,可李承秉话锋一转,语气冰冷,“只是这些年父皇又做了什么?怠慢政事,先有奸相,后有杨家,重用康福海这样包藏祸心的异族,更不用说,还有强抢儿媳这样的荒唐事……”
  “住口。”皇帝面色骤变,怒喝道。强抢儿媳这件事谁也不敢当他面说出,豫王却毫不忌讳,他气得脸色胀红,“逆子,休要多言,你不就是谋逆逼宫,莫非还敢弑父不成?”
  李承秉在腰间一抽,拔出一柄短剑。
  皇帝顿时吓得面色青白,往后一仰,惊慌道:“你敢!朝廷诸公,便是你那些兄弟,也不会容你。”
  李承秉上前走到御案前,将短剑往桌上一拍。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