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2章(1 / 2)
然而,世人只知轻云精骑在北地战无不胜,攻无不克,却不知其雏形,实际上只是二十四名再普通不过的女子在山中建的一个恶女寨,而那令敌人闻风丧胆的轻云阵,最初也不过是她们为了求生而不得不使用的一种独特的躲避策略。
“她们的真实名字没有被正史记载,即使是那二十四个代称,我也只是年幼的时候在军营里听我父亲和我奶奶说的。”
夏末秋初,西域的夜晚已有微凉,苏道安窝在唐拂衣的怀里,回忆起那些被封存在记忆中的过去。
“但其实,这其中的很多细节就连他们都已经不再记得。”
她们并未有在那山上呆太久,瀚漠城往东北去千年来都是无人居住的野地,山林与戈壁中常有猛兽出没,尤其是到了夜里,月光照不进林中,更是危险。
方立秋的墓旁杂草不多,很明显是经常有人来打理,苏道安祭拜过后,又简单将后长出来还没脚踝高的那些拔去,便也不再强留。
三人一同下山,回到城中的时候已经是傍晚时分。
苏道安谢绝了秦玉鞍共进晚膳的邀请,唐拂衣简单要了些饭菜,也跟她一同回到了住处。
可苏道安并没有胃口,唐拂衣洗漱出来,见到她正侧着身子靠坐在窗边的软榻上,头发湿哒哒的披在肩头,望着窗外的天空发呆。
桌上饭菜包括点心都一点未动,可唐拂衣却不觉得苏道安心情有什么不好。她拿了块干净的布巾走过去,后者注意到她的动作,自然而然的立起上半身,给她留出位置。
坐上软榻的时候,唐拂衣见到苏道安原本是背对的姿势,却特地转过头来望着自己眨了眨眼。
她几乎是立刻会意——苏道安这是有话想说。
于是她一边用布包裹住对方的头发,一边“随口”问出了那个自己一路上都在好奇却始终不知该不该说出口,又该如何说出口的问题。
于是,秋去春来,檐水穿石,二十年光阴流转,当年那个坐在营地篝火旁的石头上上,托着下巴晃着脚丫听故事的小女孩,终于也成了讲故事的人。
“父亲说,那个时候世道很乱,到处都在征兵,男人、女人、少年,只要是个能拿得动刀的,都难逃一劫。事实上,也并非所有被征兵的女人都是为了让她们提刀上战场,军营中那些事,我不说,你应当也能想象得到。”
苏道安微垂下头,声音里有深深地落寞。
唐拂衣轻轻捏了捏她的手:“那样的世道,又有谁有得选呢?”她轻声宽慰,“苏氏与轻云骑尽己所能,已经很好了。”
苏道安轻轻闭了闭眼,并没有接下唐拂衣这句话。
“最初的时候是一位行侠仗义的女侠偶然救下了一名因为逃军而被追杀地女孩,见她孤身一人无依无靠,便带着她一同游历四方,劫富济贫。”
“她们一同走过了许多地方,在那个混乱地年代,却看过许多风景,也结识了许多朋友。后来又一日,她们在一座城内,救了一位被当地高官强抢做妾的姑娘。”
“这听起来像是一个有些传奇地故事。”唐拂衣轻声道。
“嗯。”苏道安点点头,她似乎是想到了什么,唇边勾起一丝笑意,“小时候我就是听了这个故事,总是嚷嚷着也要当女侠。但是娘亲跟我说,侠客都是很穷的,没有漂亮衣服穿,也不能随时想吃酥饼就能吃到,喝了不干净的水还会拉肚子……”
未等苏道安说完,唐拂衣已经忍不住笑出了声。
苏道安也跟着笑了,之后的话她没有说出口,但事实已经给出了结果——当年的小小涉川很愉快的就放弃这个不成熟的想法。
“那后来呢?”唐拂衣忍不住抬手揉了揉苏道安的头发,“那个被救下来的姑娘,也加入了她们?”
苏道安脸上的笑消失了,她沉默了一会儿,才缓缓摇了摇头。
“那个姑娘被救出后,她们拒绝了姑娘父亲的谢礼,原本想第二日就离开这座城,然而其中一匹马突然得病,只能被迫留了下来。却不想到了第三日,那名姑娘的父亲收了高官的钱,又将那姑娘送回了高官府上。”
“此时原本是神不知鬼不觉,之所以会闹到让二人知晓的地步,是因为这一次,那姑娘用一柄小刀,在所谓的新婚之夜,杀死了那名高官。”
唐拂衣忍不住倒吸了一口凉气。
“在之后的事情想必你也能猜到,女侠再度出手,救下了那位原本准备杀人后再自我了断的姑娘。” ↑返回顶部↑
“她们的真实名字没有被正史记载,即使是那二十四个代称,我也只是年幼的时候在军营里听我父亲和我奶奶说的。”
夏末秋初,西域的夜晚已有微凉,苏道安窝在唐拂衣的怀里,回忆起那些被封存在记忆中的过去。
“但其实,这其中的很多细节就连他们都已经不再记得。”
她们并未有在那山上呆太久,瀚漠城往东北去千年来都是无人居住的野地,山林与戈壁中常有猛兽出没,尤其是到了夜里,月光照不进林中,更是危险。
方立秋的墓旁杂草不多,很明显是经常有人来打理,苏道安祭拜过后,又简单将后长出来还没脚踝高的那些拔去,便也不再强留。
三人一同下山,回到城中的时候已经是傍晚时分。
苏道安谢绝了秦玉鞍共进晚膳的邀请,唐拂衣简单要了些饭菜,也跟她一同回到了住处。
可苏道安并没有胃口,唐拂衣洗漱出来,见到她正侧着身子靠坐在窗边的软榻上,头发湿哒哒的披在肩头,望着窗外的天空发呆。
桌上饭菜包括点心都一点未动,可唐拂衣却不觉得苏道安心情有什么不好。她拿了块干净的布巾走过去,后者注意到她的动作,自然而然的立起上半身,给她留出位置。
坐上软榻的时候,唐拂衣见到苏道安原本是背对的姿势,却特地转过头来望着自己眨了眨眼。
她几乎是立刻会意——苏道安这是有话想说。
于是她一边用布包裹住对方的头发,一边“随口”问出了那个自己一路上都在好奇却始终不知该不该说出口,又该如何说出口的问题。
于是,秋去春来,檐水穿石,二十年光阴流转,当年那个坐在营地篝火旁的石头上上,托着下巴晃着脚丫听故事的小女孩,终于也成了讲故事的人。
“父亲说,那个时候世道很乱,到处都在征兵,男人、女人、少年,只要是个能拿得动刀的,都难逃一劫。事实上,也并非所有被征兵的女人都是为了让她们提刀上战场,军营中那些事,我不说,你应当也能想象得到。”
苏道安微垂下头,声音里有深深地落寞。
唐拂衣轻轻捏了捏她的手:“那样的世道,又有谁有得选呢?”她轻声宽慰,“苏氏与轻云骑尽己所能,已经很好了。”
苏道安轻轻闭了闭眼,并没有接下唐拂衣这句话。
“最初的时候是一位行侠仗义的女侠偶然救下了一名因为逃军而被追杀地女孩,见她孤身一人无依无靠,便带着她一同游历四方,劫富济贫。”
“她们一同走过了许多地方,在那个混乱地年代,却看过许多风景,也结识了许多朋友。后来又一日,她们在一座城内,救了一位被当地高官强抢做妾的姑娘。”
“这听起来像是一个有些传奇地故事。”唐拂衣轻声道。
“嗯。”苏道安点点头,她似乎是想到了什么,唇边勾起一丝笑意,“小时候我就是听了这个故事,总是嚷嚷着也要当女侠。但是娘亲跟我说,侠客都是很穷的,没有漂亮衣服穿,也不能随时想吃酥饼就能吃到,喝了不干净的水还会拉肚子……”
未等苏道安说完,唐拂衣已经忍不住笑出了声。
苏道安也跟着笑了,之后的话她没有说出口,但事实已经给出了结果——当年的小小涉川很愉快的就放弃这个不成熟的想法。
“那后来呢?”唐拂衣忍不住抬手揉了揉苏道安的头发,“那个被救下来的姑娘,也加入了她们?”
苏道安脸上的笑消失了,她沉默了一会儿,才缓缓摇了摇头。
“那个姑娘被救出后,她们拒绝了姑娘父亲的谢礼,原本想第二日就离开这座城,然而其中一匹马突然得病,只能被迫留了下来。却不想到了第三日,那名姑娘的父亲收了高官的钱,又将那姑娘送回了高官府上。”
“此时原本是神不知鬼不觉,之所以会闹到让二人知晓的地步,是因为这一次,那姑娘用一柄小刀,在所谓的新婚之夜,杀死了那名高官。”
唐拂衣忍不住倒吸了一口凉气。
“在之后的事情想必你也能猜到,女侠再度出手,救下了那位原本准备杀人后再自我了断的姑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