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母归来 第120节(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而伴随着庄先生的到访,沈家学堂重新开课的消息亦不胫而走,歪门邪道走不成,于是许多人改走起了正道,想要在沈家学堂求学,于是沈家学堂重新授课的消息亦一夜之间传遍了大街小巷。
  而伴随着沈家学堂开课的消息一夜迸出,沈家学堂那位女夫子韩先生的身份亦被人扒了出来,传闻当年在梅州拜学的庄先生有一位未婚妻,便是姓韩,而那位韩先生与庄先生乃是师出同门,本是天下一桩奇谭,然最终二人之间不知发生了什么,二人中最终落得一个由庄先生出走师门,由韩先生继承了师父梅先生的衣钵,独自一人留在梅州将“心行合一”的学派发扬光大,还徒手创办了“阴阳两说”的心学派系,对世人影响深远。
  至于这二人,自那以后,从此一人游历四方,一人留在梅州,彻底分道扬镳。
  没想到今日竟齐聚沈家,这是要再续前缘,还是要联合开办什么创世齐作么?
  外皆纷纷狂议不止。
  而沈安宁则吃瓜吃得目瞪口呆,不亦可乎。
  所以,韩先生原是庄先生当年的……未婚妻?
  所以,庄先生来沈家,原来不是养病来的,而是来会故人来的?
  这个瓜,吃得沈安宁撑破肚皮的同时,沈家的大门亦险些被拍碎了,只因大半个京城的权贵之家全部都纷纷托关系想要将家中的孩子塞进沈家学堂来,就连张家都拖了张绾的关系,想要将张绾的侄儿送到沈家来求学。
  于是,一夜之间,沈家门庭若市,成为了满京最备受推崇,又备受瞩目之所在。
  -----------------------
  作者有话说:1:本章的所有答题都是摘抄至网络或者古作中。
  第107章
  话说沈安宁开办学堂的目的是为沈家培养后人, 将沈家的荣耀发扬光大,途径有二,一乃是亲自培养沈家族人, 便是现如今她正在做的。
  二则可效仿昔日祖父沈仲, 吸纳外族学子,培养门生故吏, 这些虽非族人却在沈家学堂启蒙受学之人,将来皆可成为沈家之门生, 成为沈家的故旧。
  只是,之前沈安宁毕竟人微言轻,能着手的唯有前者, 而今,伴随着这两位大师的大驾光临驾临,后者仿若势如破竹般, 有不可阻挡之势。
  天上掉下来的馅饼生生掉入了她的嘴里,沈安宁岂有弃之不食的道理,要知道, 如今这大半个京城里数一数二的优秀才俊可任她挑选,她这个沈家学堂还愁发扬光大不起来么。
  再者,每一个学子背后代表着一座威严赫赫的权贵府邸, 假以时日, 这小小的一处学堂, 便会如同一副密不透风的巨网, 可将满京半数权贵全部网罗其中, 那时,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她便是只身一人,在这盛京行走,又何惧之有?
  想到这里,沈安宁决定顺应“民意”,再收纳一批学子入沈家学堂拜学。
  只是,这件事非她一人能够决断,还得听从韩先生的意见。
  而恰逢目前学堂内这批学子无论是年纪,还是受教育程度均是良莠不齐,而韩先生此番出山专是为了历练而来,她幼时被师父捡到栽培,师父将毕生所学全部倾囊相授,如今她年长,亦欲效仿师尊,将毕生学识全部传于后人,故而,韩先生不过思索片刻便很快松了口,给了沈安宁十个名额,可由她挑选送入学堂,她一并授课。
  至于原先那十名学子,有六名年幼者,则可交给徒儿韩十七代为启蒙。
  于是,沈家这十余名额一经发放,瞬间引得满京学子们大打出手,日日在沈家老宅外上演着一出出“短兵相接”“龙争虎斗”的激烈画
  面。
  而看着昔日陈旧寂寥的老宅子如今又重新开始门庭若市,熠熠生辉了起来,沈安宁好似透过眼下这般热闹之景,窥探出了几分昔日祖父、父母在世时,沈家的几分辉煌余晖。
  倘若父母、祖父母俱在,那么,她从小就会是在这样的景象下长大么?
  沈安宁眼底不由溢出丝丝怀念。
  也不知怎么地,在这一刻,一股莫名的责任感忽而油然而生。
  或许,那便是她身体内流淌的沈家血脉所致吧。
  沈安宁没想到回沈家后办的第一件事情竟意外地顺利,而看着眼前宾客盈门的景象,心满意足的同时,沈安宁却也看到了背后另外一层鞭策,那便是:钱啊!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