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话事人 第828节(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这座多灾多难的城市近一年多历经了倭寇占领、天火焚城、大王子叛乱后,也不知道换了几茬城市居民了。
  想至此处,林天帅心中怜悯,口占一首道:“平壤城边战骨丛,更闻丽妇哭征东。熙宁雅乐今须访,又采夷歌备国风。”
  大明今年新册封的乐浪公虽然年少,但礼数上比朝鲜国王更周到,努力做到宾至如归,邀请天帅下榻公爵府。
  在这种热情感染下,林天帅在平壤城逗留了十来天。
  期间林天帅视察了箕子庙工地,并且欣然提笔留了一篇几百字赋文。
  “夫何明宫之岌嶪兮,耀朝晖而色鲜。肃将礼而敷衽兮,人文之始宣一苇兮泛泛渡海,敢辞夫投荒而迹孤……画朝鲜而建国兮,夫惟不臣之故也嗟汉使之揭诚兮,导邦人以益虔。永世相传而不忘兮”
  这箕子庙可是乐浪国当前的头号重点工程,规制十分宏大,预计到明年才能建成,配得上林天帅写这么多字。
  在平壤城呆够了后,林天帅本来还寻思着去咸镜道甲山郡矿山视察,然后绕个远路回国。
  不过考虑到距离年底没多久了,怕年内来不及办献俘大典,就打消了绕路咸镜道的想法。
  九月上旬,林天帅抵达义州,然后过鸭绿江来到九连城,重新踏上了大明本土。
  距离去年十月初渡江入朝,正好十一个月时间。
  其实真正作战的时间段,也就是从万历二十年十月到万历二十一年四月,差不多七个月而已。
  比起原本历史上前前后后的拖延七八年的援朝抗倭战争,林天帅的效率可谓高了十倍以上。
  ------------
  第七百五十四章 大帐内的咆哮
  鸭绿江边九连城中,偷得半日闲的林天帅半躺在躺椅上,口述着什么,旁边崔五魁奋笔疾书进行文字记录。
  同程班师回国的辽东镇总兵官李如松走了进来,看到这一幕,疑惑的问道:“你们在作甚?”
  林泰来抬手示意李如松随便坐,答道:“正写我的个人笔记,但我懒得写字,便让崔行人代书。”
  李如松随口吐槽道:“正经人谁写笔记啊,不就是文人给自己涂脂抹粉么。”
  “能给后人留下一点史料素材也是好的。”林泰来说。
  随后林泰来又继续给崔五魁口述:“自天兵万历二十一年十月渡江,至次年四月,与倭寇较大会战计有六次,小战不计其数。
  第一次平壤会战,歼敌一万五千;第二次咸兴会战,歼敌一万二千;第三次碧蹄馆会战,歼敌五千;第四次吉州会战,歼敌一万;第五次汉城会战,歼敌三万,第六次蔚山会战,歼敌二万九千。
  初始官军兵马七万余,最后增兵至十万。而倭寇初始十五六万,又增兵至将近二十万,最后残存七万五千。
  优势在我,倭寇终难逃余之一握也!”
  李如松有点不满的:“什么六次会战?能不能把碧蹄馆去掉?就五次大会战不行吗?”
  林泰来又答话说:“已经发生的事情,总不能凭空抹掉吧?
  不过可以解释为,碧蹄馆之战乃是我军前锋与倭军主力的一场遭遇战。最后我军前锋杀敌数千,成功撤回,这样说没毛病吧?”
  听到这个解释,李如松除了“笔削春秋”真是无话可说。
  林泰来好奇的说:“你不是应当去广宁履职么?为何又来见我?”
  当时辽东镇这边有个惯例,辽东巡抚衙署在辽阳,而辽东总兵官则在广宁,两大巨头分头镇守。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