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山月 第239节(1 / 4)
这个时节气候宜人,河面游船来来往往,沿岸小贩吆喝声不绝,也有撑船叫卖的船家,时而还有歌声隐隐传来。
秋蘅微微仰头,任清风拂面:“这碧波河比青莲湖热闹多了。”
薛寒咳了一声:“青莲湖也挺热闹的。”
闹鬼的故事他都耳闻好多个了。
“薛寒,今日我们玩久一些吧。”
薛寒高兴应了,却发现身边人有些心不在焉。
他把船靠岸买了糖葫芦,阿蘅咬了一半就拿在手里忘了吃。他从船娘那里买了一束鲜花,阿蘅接过,聊着天时松了手。
薛寒接住险险掉入河中的鲜花。
“阿蘅,身体不舒服么?”
秋蘅沉默了一下,微微点头:“是有些不舒服。”
“那我送你回去吧,也出来挺久了。”
秋蘅仰头望了一眼天际绚丽的晚霞,收回目光:“好。”
薛寒把秋蘅送到永清伯府门外,与她道别。
秋蘅问:“你是回家,还是去衙门?”
“去衙门看看。今日虽然休沐,皇城司常会有突发之事需要处理。”
“那不要太累了。要是——”
“要是什么?”薛寒看着秋蘅的眼睛问。
“要是明日你不忙,等下了衙一起去吃面吧。芳洲发现了一家新开的面馆,说是味道极好。”
真正想问的,并不能问出口。
薛寒不觉扬唇:“应该不忙,到时候给你传信。”
秋蘅在薛寒目送下走进伯府,在回冷香居途中的凉亭坐下。
四角凉亭的檐角挂了铃铛,风吹铃动,清脆悦耳。亭外花团锦簇,风光正好。
秋蘅单手托腮,目光投向亭外,却没有落到实处。
有些不对劲。
书上记载,靖平帝是今日晌午过世的。
帝王死如山陵崩,现在快到傍晚了,为何一点动静都无?
难道是记错了?
不可能,那些关键的人与事早就深深刻入脑海,绝不会记错。
是靖平帝去得太突然,鸣钟宣告的时间有争议?
不应该,太子已经监国一段时间,很受认可,不是皇帝一死后继无人的混乱局面。 ↑返回顶部↑
秋蘅微微仰头,任清风拂面:“这碧波河比青莲湖热闹多了。”
薛寒咳了一声:“青莲湖也挺热闹的。”
闹鬼的故事他都耳闻好多个了。
“薛寒,今日我们玩久一些吧。”
薛寒高兴应了,却发现身边人有些心不在焉。
他把船靠岸买了糖葫芦,阿蘅咬了一半就拿在手里忘了吃。他从船娘那里买了一束鲜花,阿蘅接过,聊着天时松了手。
薛寒接住险险掉入河中的鲜花。
“阿蘅,身体不舒服么?”
秋蘅沉默了一下,微微点头:“是有些不舒服。”
“那我送你回去吧,也出来挺久了。”
秋蘅仰头望了一眼天际绚丽的晚霞,收回目光:“好。”
薛寒把秋蘅送到永清伯府门外,与她道别。
秋蘅问:“你是回家,还是去衙门?”
“去衙门看看。今日虽然休沐,皇城司常会有突发之事需要处理。”
“那不要太累了。要是——”
“要是什么?”薛寒看着秋蘅的眼睛问。
“要是明日你不忙,等下了衙一起去吃面吧。芳洲发现了一家新开的面馆,说是味道极好。”
真正想问的,并不能问出口。
薛寒不觉扬唇:“应该不忙,到时候给你传信。”
秋蘅在薛寒目送下走进伯府,在回冷香居途中的凉亭坐下。
四角凉亭的檐角挂了铃铛,风吹铃动,清脆悦耳。亭外花团锦簇,风光正好。
秋蘅单手托腮,目光投向亭外,却没有落到实处。
有些不对劲。
书上记载,靖平帝是今日晌午过世的。
帝王死如山陵崩,现在快到傍晚了,为何一点动静都无?
难道是记错了?
不可能,那些关键的人与事早就深深刻入脑海,绝不会记错。
是靖平帝去得太突然,鸣钟宣告的时间有争议?
不应该,太子已经监国一段时间,很受认可,不是皇帝一死后继无人的混乱局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