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2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对孟令窈而言,这捷报的意义远不止于国威大振。
  她正在窗下作画,宣纸上墨迹未干,是一幅寒梅图。笔尖在听到消息时微微一颤,一滴浓墨落在枝头,晕开一片深色。窗外传来丫鬟们压抑不住的兴奋议论,她看着那意外的墨痕,唇角缓缓扬起清浅的弧度。
  心绪再难平静,她索性搁下画笔,走到院中。春寒料峭,几株晚梅开得正好,疏影横斜,暗香浮动。
  “小姐,裴大人方才送来了这个。”菘蓝捧着一个小巧的木盒快步走来,脸上的喜悦压都压不住。
  孟令窈接过木盒打开,里头躺着一枝新开的红梅,香气清冽。这时节天气冷,花枝上的积雪都未融化。
  她拿起红梅,微微一怔。
  花下压着一枚温润的羊脂玉佩,玉质通透,竟比枝头积雪还要莹白三分。
  第104章 宿醉 孟令窈不依,醉醺醺地往他怀里钻……
  长公主凯旋归京那日, 圣上亲率文武百官出城相迎,旌旗蔽日,鼓乐喧天, 成为京城百姓津津乐道许久的盛况。
  皇帝见到风尘仆仆的胞姐时, 竟不顾帝王威仪快步上前, 双手颤抖地扶住正要行礼的长公主, 眼中泪光闪烁, “皇姐辛苦了……此战艰难,皇姐孤军奋战, 朕每每想起便寝食难安。”说着亲自为她系上早已备好的紫貂大氅,这般手足情深, 令在场文武无不动容。
  长公主回来了, 孟令窈自然不能不上门拜访,算着日子,前头一波长公主不得不接见的人应都见过了, 她才向长公主府递了拜帖。想到长公主素喜明艳之色, 又特地择了身石榴红的云锦裙,发间簪一支赤金点翠步摇, 顾盼间流光溢彩。
  长公主府邸迎回了阔别近一年的主人, 如今又重新焕发出光彩,连门口的青石板缝里都瞧不见一点灰尘。
  孟令窈被侍女引至暖阁时,但见长公主独自凭窗而坐, 墨发仅用一根乌木簪松松挽就, 正执着一只白玉酒壶自斟自饮。日光透过窗棂,为她周身镀上一层金边,面容却笼在暗影中,显出几分寂寥。
  “臣女见过殿下。”孟令窈敛衽行礼, 石榴红的裙摆在地上绽开一朵艳丽的花。
  长公主闻声抬起头,凌厉的眉目在见到她时柔和下来,笑着招手,“来得正好,陪本宫饮一杯。”说着亲自执了壶,在案上三只白玉杯中斟满琥珀色的酒液。
  孟令窈依言在下首坐了,目光掠过那多出的一只酒杯时,略一停顿,很快收回视线。
  长公主执起其中一杯,缓缓倾洒在地,水光在青砖上洇开深色痕迹,又执起第二杯一饮而尽,喉结微微滚动,最后将第三杯推至孟令窈面前,眼底含着笑意。
  孟令窈接过酒杯,面色如常,仰头一口饮尽。
  长公主眼中笑意又更深了几分。
  酒过三巡,她打量着孟令窈明艳的衣裙,摇头叹道:“雁行胡闹,你也由着他的性子?偏要等本宫回来主婚,耽误这许久,也不怕误了婚期。”
  孟令窈执杯浅笑,“殿下回来得正好。您可知那嫁衣有多厚重,层层叠叠,金线又绣得密不透风,偏要这时节穿着,才不冷不热恰相宜。”
  长公主闻言朗声大笑,眼角泛起细纹,“是极!当年我与驸马成亲也是这般春日……”她倏然停住,自斟一杯饮尽,指尖在杯沿摩挲,“瞧本宫,你大喜之日将近,不该说这些的。”
  “我喜欢听。”孟令窈轻声道,执壶为长公主续上一杯。她看见对方握着酒杯的手指关节处有新添的薄茧,那是长久握缰绳留下的痕迹。
  长公主凝视着杯中晃动的酒液,目光悠远,“我像你这么大的时候,箭术比雁行还要好,连教我的师傅都不及,京中唯有一人可堪比较……”
  “罢了,都是陈年旧事。”她随即唤了话题。
  两人从西南民俗谈到江南烟雨,不知不觉饮尽三壶佳酿。孟令窈早不胜酒力,伏在案上,长公主说什么都笑,石榴红的衣袖染了酒渍,面若桃花,眸含春水。
  裴序就是这时候来长公主府接孟令窈归家的,他脚踏着暮色,瞧见阁中光景,眉头微蹙,向长公主行礼,“殿下。”目光却始终落在醉得迷迷糊糊的孟令窈身上。
  长公主饮得虽多,眼神仍是清明如初,“她醉成这样,本宫不能让你将人接走。”
  裴序看着他,眼神淡淡。
  长公主理直气壮,“本宫对你不放心。”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