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靠种田养活二十万边军/花间酒 第102节(2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是以他们与父亲,虽不同姓,却实打实的是亲父子。
  反倒是兄长高武,是父亲从乱葬岗捡回来的弃婴,为了不让孩子知道自己曾被父母抛弃,高父才谎称自己是个鳏夫。
  思绪飞逝,白珩再次郑重开口,“请院长收下此物。”
  曲花间定定地看向白珩,并没有伸手接下令牌,“十一皇子若是觉得这令牌烫手,不若物归原主,毕竟这本就是沉水郡王的东西。”
  赵无欢死了,郡王府还在,新的郡王也继位了,怎么也轮不到他曲长安。
  “此举学生已与平安表兄商量过了,这也是他的意思,且此物并非归属郡王,而是无欢表哥的私物。”
  这块令牌代表的,是赵无欢手下属官和将士们的忠心,这些人忠心的是赵无欢,而非沉水郡王。
  况且若说白珩无才无能是自谦,赵平安则是个名副其实的纨绔,虽然这几年性子收敛了一些,他也还是更喜欢游街打马,招猫遛狗,整日不学无术。
  三年过去,赵平安卡着线考进了大学院,其中骑射一门满分,这才堪堪将他那岌岌可危的总分拉了上来。
  即便进了大学院,他也仍旧是班里的垫底人物,写出的文章常常被石夫子批为狗屁不通。
  要让这样的人治理一方土地,统领数十万将士,实在是有些为难赵平安了。
  他唯一的理想,便是抱上一根强有力的大腿,做他梦寐以求的闲散王爷,兄长给他留下的钱财产业,只要是不沾染赌博,足够他挥霍一辈子了。
  第131章 十岁
  最终曲花间还是没有收下白珩的令牌, 不过同意了几人回新学继续读书的请求。
  令牌代表着赵无欢手下的忠心,可这份忠心,即使手握令牌,也只是这些人遵循赵无欢的遗志勉强投效罢了, 曲花间并不稀罕。
  见过了白珩一家人后, 他才知道, 这两兄弟竟然将父母也给带过来了, 行李也带得不少, 像是要搬到幽州常住。
  接下来的几日, 两支队伍一前一后各自赶路,互不干涉,终于赶在腊月初六到了渔湖。
  曲花间离开渔湖的时候,就安排了陈成组织人修建城墙, 如今已然完工, 巍峨的城墙拔地而起, 将改镇为县的城池圈了起来。
  临近年关, 进城买卖货物的人不少,即便已经是正午,城门外仍有不少人排队等着进城。
  因为之前探子的事情, 如今渔湖县进出城门都需要核验身份,本地人需得带上身份牌,外地客商则需要户籍地开具的路引。
  众人不想兴师动众,便也排在队伍后面, 陆续往前挪动,负责查验身份的门吏手脚麻利,动作十分迅速,很快便轮到了他们。
  曲花间和穆酒坐在马车里, 并没有露面,但门吏识得在前头开路的林茂,他恭敬地行了个礼,并没有因林茂的身份便玩忽职守,同样认真的核验了所有人的身份牌。
  查验到池子衿和黄伯恩时,他们俩都没有路引,曲宝只好过去打了声招呼,说明两人是曲花间的客人,总算是顺利进了城。
  曲花间前脚一到渔湖,后脚从前赵无欢的部下们也跟着来了。
  虽然曲花间并没收下令牌,可白珩离开冀州之前曾放话,言明自己没有争夺天下之心,其他人若愿意,可以同他一般追随曲长安,若是不愿,也可自行离去。
  白珩前往幽州后,接着池子衿在曲长安手下做事的消息也传到了冀州和并州。
  这位可是昔日赵无欢身边的二把手,连他都投效了,其余人还有什么好说的,自然也只能追随而来。
  乱世中,谁不想得遇明主,保全自身的同时一展抱负?何况曲长安本就是冀州出身,又有宽厚大方,善待百姓的贤名,是他们最好的选择。
  可以说当今的中原大地,割据一方的雄主好几个,名声最好的,便是曲长安,以及司州的安王了,其他人不说臭名昭著,名声也好听不到哪里去。
  曲花间能有这样的好名声,还要归功于黄伯恩。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