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1 / 3)
蓝绿色的团云纹样填满了大戏楼的门外,花窗透过明亮的光洒进屋内,四根柱子上和屋顶墙壁盘旋着绿色的缠枝藤萝纹样,被深绿色栏杆围起来的戏台子青砖铺就,十分宽敞。
紫硬木雕花隔扇分隔开区间,宋南卿坐在戏台正对面,描绘精致的宫灯悬在房梁上方,他望着戏台上方悬着的篆字牌匾,倾身对一旁坐着的九王道:“的确别有一番情致。”
这个大戏楼做了全封闭式的戏台,唱戏人的声音通过建筑形成回声,人声清亮,听戏效果极佳。
今日久未出现的摄政王也出席,坐在宋南卿左手侧,一边摇着手中折扇一边望向戏台听戏,他今日难得的穿了身淡色衣裳,坐在台下听戏的样子很像能一掷千金的清贵纨绔。高耸的眉骨、挺拔的鼻子、薄薄的嘴唇,一个侧脸就能窥见侵略性的俊朗之态。
宋南卿用余光能瞥见旁边人侧脸,但表面上他还在和摄政王吵架,况且九王就在身侧,他不能跟沈衡说太多话,否则就要露馅。二人之间氛围剑拔弩张,开场到现在未交流过一句,仿佛形成了一道寒冷隔离墙,周围坐着的大臣都不敢谈笑。
皇帝陛下一边冷脸对着沈衡,挺直腰背一副不愿搭理的样子,一边用脚尖悄悄抵住摄政王的小腿轻蹭,他用手指沾了一些茶水在木桌表面写下三个字——
好想你。
随着水汽蒸发,字迹很快消散。沈衡扫了他一眼,少年帝王面无表情看着台上,指尖的水渍还未干,脚尖缠在他小腿内侧慢慢上移,像是灵活的蛇尾。
宽大的衣袖掩盖下,二人的手指已经勾到一处,沈衡一派光风霁月,单手拿扇子不怒自威。周围有好奇的目光朝他投射过来,都想看看和陛下离了心的摄政王如今是何之态。
沈衡好整以暇,目光扫过众臣,原本还好奇的臣子连呼吸都似被无形的气势凝滞。
他用指尖在宋南卿手心轻划出笔画——
“我也是。”
-----------------------
作者有话说:有没有什么办法能一键回到国庆之前[求你了]
第56章
日光正盛, 戏台子后面的红色幕布前,戏班子里的人已经扮上角色舞刀弄枪正在唱戏。
台上正在唱定军山,唱腔磅礴气势极佳, 两军交战的场面鼓舞了在场将士们的士气, 他们一个劲鼓掌叫好。
宋南卿翻着点戏的本子,伸手捻起碟子里剥好的果仁往嘴里送, 放到嘴边才想起来那是沈衡剥的。
他眼睛转了转, 怕被九王看出点什么, 忙开口道:“这个戏班子唱得不错,不全是以前那些老掉牙的东西, 九哥在哪儿找来的?”
九王回道:“他们最近在京里很有名, 各位大人府上都唱过,臣想着独乐乐不如众乐乐,请到宫里来大家都看看。”
宋南卿点头, 对一旁点戏的宫人说:“再来一出《群借华》, 应景。严大人, 你想看什么?”他略过了沈衡, 只当没看见有这个人。
坐在沈衡另一侧的严大人都在为他尴尬, 感觉自己坐立难安,连忙接过陛下手里的点戏本子, 一手擦汗一手谢恩,根本不敢看旁边摄政王是什么表情。
台上的布景换了一番,演员上台, 二胡声起,新的一出戏又开唱,不是什么耳熟能详的戏,大家都在盯着台上想看看这唱得是哪一出。
身着蓝白戏袍的小生唱腔悠远, 一把好嗓子格外吸引人,当他唱到“政由宁氏,祭则寡人”之时,后面的士兵还在聊天,前排坐的高官已经鸦雀无声,寂静一片。
坐在沈衡旁边的严大人手一抖,戏本子掉落在地。
全场的目光都集中他身上,“砰——”的一声,宋南卿手中的茶杯被他摔碎在地,溅开的茶水洒在那个戏本子上,湿透一片,字迹晕染开来变得模糊。
九王连带着旁边的大臣连忙跪地,一时间唱戏声停止,整个戏楼内部死一般沉寂。
宋南卿嘴角下压,面露愠色,指着九王道:“你点的好戏?”
这出《华岳赐环记》出自《左传》典故,讲的就是一国重要的政事都由宁氏处理,而作为国君,只能主持祭祀一类的仪式。在行军践行宴上唱这一出,包藏的祸心简直连掩盖都不加掩盖。
南幸摇头为自己辩解,马上派人去查到底是谁点的这出戏,在陛下和摄政王正闹的不可开交的敏感关头点这个,简直是不要命了。 ↑返回顶部↑
紫硬木雕花隔扇分隔开区间,宋南卿坐在戏台正对面,描绘精致的宫灯悬在房梁上方,他望着戏台上方悬着的篆字牌匾,倾身对一旁坐着的九王道:“的确别有一番情致。”
这个大戏楼做了全封闭式的戏台,唱戏人的声音通过建筑形成回声,人声清亮,听戏效果极佳。
今日久未出现的摄政王也出席,坐在宋南卿左手侧,一边摇着手中折扇一边望向戏台听戏,他今日难得的穿了身淡色衣裳,坐在台下听戏的样子很像能一掷千金的清贵纨绔。高耸的眉骨、挺拔的鼻子、薄薄的嘴唇,一个侧脸就能窥见侵略性的俊朗之态。
宋南卿用余光能瞥见旁边人侧脸,但表面上他还在和摄政王吵架,况且九王就在身侧,他不能跟沈衡说太多话,否则就要露馅。二人之间氛围剑拔弩张,开场到现在未交流过一句,仿佛形成了一道寒冷隔离墙,周围坐着的大臣都不敢谈笑。
皇帝陛下一边冷脸对着沈衡,挺直腰背一副不愿搭理的样子,一边用脚尖悄悄抵住摄政王的小腿轻蹭,他用手指沾了一些茶水在木桌表面写下三个字——
好想你。
随着水汽蒸发,字迹很快消散。沈衡扫了他一眼,少年帝王面无表情看着台上,指尖的水渍还未干,脚尖缠在他小腿内侧慢慢上移,像是灵活的蛇尾。
宽大的衣袖掩盖下,二人的手指已经勾到一处,沈衡一派光风霁月,单手拿扇子不怒自威。周围有好奇的目光朝他投射过来,都想看看和陛下离了心的摄政王如今是何之态。
沈衡好整以暇,目光扫过众臣,原本还好奇的臣子连呼吸都似被无形的气势凝滞。
他用指尖在宋南卿手心轻划出笔画——
“我也是。”
-----------------------
作者有话说:有没有什么办法能一键回到国庆之前[求你了]
第56章
日光正盛, 戏台子后面的红色幕布前,戏班子里的人已经扮上角色舞刀弄枪正在唱戏。
台上正在唱定军山,唱腔磅礴气势极佳, 两军交战的场面鼓舞了在场将士们的士气, 他们一个劲鼓掌叫好。
宋南卿翻着点戏的本子,伸手捻起碟子里剥好的果仁往嘴里送, 放到嘴边才想起来那是沈衡剥的。
他眼睛转了转, 怕被九王看出点什么, 忙开口道:“这个戏班子唱得不错,不全是以前那些老掉牙的东西, 九哥在哪儿找来的?”
九王回道:“他们最近在京里很有名, 各位大人府上都唱过,臣想着独乐乐不如众乐乐,请到宫里来大家都看看。”
宋南卿点头, 对一旁点戏的宫人说:“再来一出《群借华》, 应景。严大人, 你想看什么?”他略过了沈衡, 只当没看见有这个人。
坐在沈衡另一侧的严大人都在为他尴尬, 感觉自己坐立难安,连忙接过陛下手里的点戏本子, 一手擦汗一手谢恩,根本不敢看旁边摄政王是什么表情。
台上的布景换了一番,演员上台, 二胡声起,新的一出戏又开唱,不是什么耳熟能详的戏,大家都在盯着台上想看看这唱得是哪一出。
身着蓝白戏袍的小生唱腔悠远, 一把好嗓子格外吸引人,当他唱到“政由宁氏,祭则寡人”之时,后面的士兵还在聊天,前排坐的高官已经鸦雀无声,寂静一片。
坐在沈衡旁边的严大人手一抖,戏本子掉落在地。
全场的目光都集中他身上,“砰——”的一声,宋南卿手中的茶杯被他摔碎在地,溅开的茶水洒在那个戏本子上,湿透一片,字迹晕染开来变得模糊。
九王连带着旁边的大臣连忙跪地,一时间唱戏声停止,整个戏楼内部死一般沉寂。
宋南卿嘴角下压,面露愠色,指着九王道:“你点的好戏?”
这出《华岳赐环记》出自《左传》典故,讲的就是一国重要的政事都由宁氏处理,而作为国君,只能主持祭祀一类的仪式。在行军践行宴上唱这一出,包藏的祸心简直连掩盖都不加掩盖。
南幸摇头为自己辩解,马上派人去查到底是谁点的这出戏,在陛下和摄政王正闹的不可开交的敏感关头点这个,简直是不要命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