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章(1 / 3)
崔婉:“侍奉君姑乃分内之事。”
崔婉嫁到曹家月余,处处不适应,这曹家松松散散,尊卑不分,长幼无序,家法不行。
君姑不伸张正室权威,反而对妾室多加抚慰,几个年轻的侍妾没大没小,整日玩闹嬉戏,如同小娘子一般养着,资历深的妾室时不时挑衅君姑权威。
两位嫂嫂,一位抛头露面,奴婢上位,一位木讷寡言,不能讨舅姑欢心。
还有曹家的小孩儿,整日里挖蚯蚓、抓泥鳅、钓鱼、掏鸟蛋、掐花、招猫逗狗……每次见都是一身泥,根本不像世家大族养出的孩子。
崔婉抓狂,她能让自己的院子如自己心意,但不能使曹府围着自己转,今日见面忍了又忍,还是委婉提了。
郭柔和孙孟缇都是聪明人,哪里不知道崔婉近乎直白的话?
“哟,你们说什么呢?”卞夫人抱着山君从内室出来。她把山君从小婴儿养到周岁,祖孙非常亲近。
三人站起来行礼,郭柔笑回:“在夸四弟妹孝顺。”
卞夫人笑起来,示意三人坐下,又将山君放下地玩,“你们都是孝顺的好孩子,婉儿天天过来陪我说话,孟缇前儿孝敬的荷包做得用心,昨日女王进献的那道葫芦鸡味道极好。你们性格不同,但都是孝顺的好孩子。”
郭柔笑说:“君姑慈爱,是我们的福分。”孙孟缇和崔婉跟着附和。
即便是崔婉也不得不承认,卞夫人是个好君姑。只是国有国法,家有家规,若无法度,这家就乱了套。可她是新嫁妇,又不好说。
三人说笑一会儿,郭柔知卞夫人事多,便起身告辞。出了院子,崔婉想了想,叫住郭柔:“二嫂。”
郭柔停下来,孙孟缇见状说:“昨儿人说,花园里的樱花开了,我过去看看。”说着告辞离开。
崔婉与郭柔同行,笑问:“怎么不见丽奴?”
“他上学去了。”
崔婉:“哦,这样啊,前日我见丽奴与几个小公子爬树玩,弄得一身泥,想把他们叫进院子梳洗一下,免得父母责骂,谁知许是怕生,一哄而散了。”
郭柔:“这孩子淘气皮实,让人头疼。”
崔婉语重心长劝道:“曹家是世家大族,世家公子要举止合度,饱读诗书。嫂嫂与二伯才学出众,丽奴要提早学诗书,才不辜负了天资。”
将来她的儿子这样贪玩,一定会被气死。
郭柔:“到底你是世家大族出来的娘子,想到这些,难为你有心了。只是丽奴年龄尚幼,我与公子不敢催他。”
崔婉听了,道:“惯子如杀子,世家子三岁开蒙,莫辜负了好时光。”
郭柔见她说的都是世家子的教育,并无错处,便笑说:“我记下了,多谢四弟妹。”崔婉行了一礼,在路口分道而去。
其实何止脚下的路,连眼前各人的路都不相同。
郭柔和曹丕都不希望将丽奴培养成世家公子,而将他朝曹操的方向塑造,能征善战,足智多谋,御下有道,心怀宽广,文学倒在其次。
故而两人见他与叔父们的玩耍中,主意最多,小公子们多服他,才不做干涉,任凭生长。
郭柔与山君回了院中,侍女禀道:“外面有人要见少君。”说着,送上帖子。
郭柔一看,原来是东莱水师抽调的人来邺城了,军中应了名后,趁还未正是入职,过来拜见。
郭柔忙命人请到前面的花厅,叫来孙红作陪,自己换过衣服便去了。
来人正是苗玉、朱全、李忠、候星吏郑望和田稷。几人送了帖子,不敢多说话,只得以目示意,猜度今日能不能见到少君。据说送上帖子,十天半月不见人的都有。 ↑返回顶部↑
崔婉嫁到曹家月余,处处不适应,这曹家松松散散,尊卑不分,长幼无序,家法不行。
君姑不伸张正室权威,反而对妾室多加抚慰,几个年轻的侍妾没大没小,整日玩闹嬉戏,如同小娘子一般养着,资历深的妾室时不时挑衅君姑权威。
两位嫂嫂,一位抛头露面,奴婢上位,一位木讷寡言,不能讨舅姑欢心。
还有曹家的小孩儿,整日里挖蚯蚓、抓泥鳅、钓鱼、掏鸟蛋、掐花、招猫逗狗……每次见都是一身泥,根本不像世家大族养出的孩子。
崔婉抓狂,她能让自己的院子如自己心意,但不能使曹府围着自己转,今日见面忍了又忍,还是委婉提了。
郭柔和孙孟缇都是聪明人,哪里不知道崔婉近乎直白的话?
“哟,你们说什么呢?”卞夫人抱着山君从内室出来。她把山君从小婴儿养到周岁,祖孙非常亲近。
三人站起来行礼,郭柔笑回:“在夸四弟妹孝顺。”
卞夫人笑起来,示意三人坐下,又将山君放下地玩,“你们都是孝顺的好孩子,婉儿天天过来陪我说话,孟缇前儿孝敬的荷包做得用心,昨日女王进献的那道葫芦鸡味道极好。你们性格不同,但都是孝顺的好孩子。”
郭柔笑说:“君姑慈爱,是我们的福分。”孙孟缇和崔婉跟着附和。
即便是崔婉也不得不承认,卞夫人是个好君姑。只是国有国法,家有家规,若无法度,这家就乱了套。可她是新嫁妇,又不好说。
三人说笑一会儿,郭柔知卞夫人事多,便起身告辞。出了院子,崔婉想了想,叫住郭柔:“二嫂。”
郭柔停下来,孙孟缇见状说:“昨儿人说,花园里的樱花开了,我过去看看。”说着告辞离开。
崔婉与郭柔同行,笑问:“怎么不见丽奴?”
“他上学去了。”
崔婉:“哦,这样啊,前日我见丽奴与几个小公子爬树玩,弄得一身泥,想把他们叫进院子梳洗一下,免得父母责骂,谁知许是怕生,一哄而散了。”
郭柔:“这孩子淘气皮实,让人头疼。”
崔婉语重心长劝道:“曹家是世家大族,世家公子要举止合度,饱读诗书。嫂嫂与二伯才学出众,丽奴要提早学诗书,才不辜负了天资。”
将来她的儿子这样贪玩,一定会被气死。
郭柔:“到底你是世家大族出来的娘子,想到这些,难为你有心了。只是丽奴年龄尚幼,我与公子不敢催他。”
崔婉听了,道:“惯子如杀子,世家子三岁开蒙,莫辜负了好时光。”
郭柔见她说的都是世家子的教育,并无错处,便笑说:“我记下了,多谢四弟妹。”崔婉行了一礼,在路口分道而去。
其实何止脚下的路,连眼前各人的路都不相同。
郭柔和曹丕都不希望将丽奴培养成世家公子,而将他朝曹操的方向塑造,能征善战,足智多谋,御下有道,心怀宽广,文学倒在其次。
故而两人见他与叔父们的玩耍中,主意最多,小公子们多服他,才不做干涉,任凭生长。
郭柔与山君回了院中,侍女禀道:“外面有人要见少君。”说着,送上帖子。
郭柔一看,原来是东莱水师抽调的人来邺城了,军中应了名后,趁还未正是入职,过来拜见。
郭柔忙命人请到前面的花厅,叫来孙红作陪,自己换过衣服便去了。
来人正是苗玉、朱全、李忠、候星吏郑望和田稷。几人送了帖子,不敢多说话,只得以目示意,猜度今日能不能见到少君。据说送上帖子,十天半月不见人的都有。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