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章(2 / 3)
听闻曹公也正在写兵书。
故而军政要务之余,郭柔在晨曦灯下执笔书写。曹公善将兵,故写兵法;子桓善文,故写文学点评;而她擅长的则是治国理念。
再次被群鸟叫醒时,郭柔灵光乍现,来不及批衣,就在纸上写下文章的名字——《国富论》。
“人类进步的根源不在圣人,不在道德,而在于农业和医学。仓廪实而知礼节,医学救死扶伤延续人类寿命。故而不可不重视农业和医学……”
郭柔文思泉涌,下笔如有神。农业要发展,不仅要引进良种,如张骞出西域带回的胡麻、核桃、苜蓿等,也要培训良种,如选出耐旱的稻麦种子,还要施肥,更重要的是朝廷要奖励农耕、轻徭薄赋、修筑水利……
也唯有朝廷能组织大规模的人手挖渠开陂,治理大江大河。
郭柔不仅这样写,也这样做。曹蒯两家联姻之后,蒯越率领蒯家一支以及荆州部分家族前往邺城任官。
他任职的南郡太守,暂时有郭柔权摄。郭柔招了几个荆州世家娘子,作为自己的助手,日夜随侍左右。
蒯三娘端着一盏茶过来,忍不住打了个哈欠,呷了一口,见郭柔放下笔,说:“少君,天色已晚,早些去休息。”
郭柔将文书放回去,转着脖颈,又拿来一本展看,说:“这些看完就去睡。你事做完了,就去睡吧。”
蒯三娘反而在郭柔身边坐下了:“明儿我休息,不急,我陪你。”说着,倒了一本热茶,放到郭柔的手边。
医书早有茶的记载,原作为药用,后来郭柔发现这东西竟然能提神,大为惊喜,天天灌几杯浓茶,并且无师自通了加奶,加糖,加水果、加冰粉……
自郭柔始,这茶慢慢从江陵和邺城流行开来。
“江陵的排水排污工程已经张贴告示招民夫健妇了,过两日就开工。”蒯三娘说。
郭柔抬头,赞道:“你辛苦了。”
蒯三娘笑起来:“我是为自己和家人,若能少些疫病,便是再苦再累也值得。”
郭柔忽然问:“可寻得张使君?”荆州出了一位名医,郭柔久仰其大名,她一到荆州后就迫不及待地寻人。此人名为张机,字张仲景,曾做过长沙太守,擅长医治风寒,是郭柔急需的人才。
蒯三娘摇头:“尚未寻得踪迹。”
郭柔:“多派些人去寻,找到之后,务必以礼相待。我欲上奏朝廷,如邺城旧事,在荆州建医学院,要找一位持重的人任其事。”
蒯三娘一脸认同:“除了张神医,无人能当此任。”
正说着,忽来人急禀:“曹将军有军情要务请少君过去。”
郭柔忙起身,换上铠甲,抽空转头对蒯三娘说:“你也去。”
“我?好!”蒯三娘激动之后,则是兴奋,几乎叫道。愿意到郭柔身边任事的女子,自然与凡俗不同,甚至是与凡俗对抗的。蒯三娘便是如此。
深夜,郭柔带人骑马往军营,火把照出了暗夜中的阴影,如影随形地默默跟着众人。
“出了什么事?”来不及寒暄,郭柔大步流星地走进来,在曹仁右手边的位置坐下。
众将领对郭柔的出现早已不以为奇,曹仁回说:“斥候侦得周瑜率兵意欲攻打江陵。”
郭柔闻言颔首:“控荆州而制江东,孙权周瑜知道轻重。江夏在刘备手中,又是他们的盟友,自然要来攻江陵。”
这一天终于来了,郭柔感觉等了许久,但其实离曹操撤军不到两月。
郭柔到了南郡后,忙着安抚人心,修整军备,推广农具,录囚徒……整日整夜不闲着,践行她对南郡士民的承诺“承刘使君志,保境安民”,故而连年忙得都没过,才觉时间过得慢。
然而对于江东来说,大胜曹操,庆功会要开,新年要过,功劳要赏,快也现在才腾出手。 ↑返回顶部↑
故而军政要务之余,郭柔在晨曦灯下执笔书写。曹公善将兵,故写兵法;子桓善文,故写文学点评;而她擅长的则是治国理念。
再次被群鸟叫醒时,郭柔灵光乍现,来不及批衣,就在纸上写下文章的名字——《国富论》。
“人类进步的根源不在圣人,不在道德,而在于农业和医学。仓廪实而知礼节,医学救死扶伤延续人类寿命。故而不可不重视农业和医学……”
郭柔文思泉涌,下笔如有神。农业要发展,不仅要引进良种,如张骞出西域带回的胡麻、核桃、苜蓿等,也要培训良种,如选出耐旱的稻麦种子,还要施肥,更重要的是朝廷要奖励农耕、轻徭薄赋、修筑水利……
也唯有朝廷能组织大规模的人手挖渠开陂,治理大江大河。
郭柔不仅这样写,也这样做。曹蒯两家联姻之后,蒯越率领蒯家一支以及荆州部分家族前往邺城任官。
他任职的南郡太守,暂时有郭柔权摄。郭柔招了几个荆州世家娘子,作为自己的助手,日夜随侍左右。
蒯三娘端着一盏茶过来,忍不住打了个哈欠,呷了一口,见郭柔放下笔,说:“少君,天色已晚,早些去休息。”
郭柔将文书放回去,转着脖颈,又拿来一本展看,说:“这些看完就去睡。你事做完了,就去睡吧。”
蒯三娘反而在郭柔身边坐下了:“明儿我休息,不急,我陪你。”说着,倒了一本热茶,放到郭柔的手边。
医书早有茶的记载,原作为药用,后来郭柔发现这东西竟然能提神,大为惊喜,天天灌几杯浓茶,并且无师自通了加奶,加糖,加水果、加冰粉……
自郭柔始,这茶慢慢从江陵和邺城流行开来。
“江陵的排水排污工程已经张贴告示招民夫健妇了,过两日就开工。”蒯三娘说。
郭柔抬头,赞道:“你辛苦了。”
蒯三娘笑起来:“我是为自己和家人,若能少些疫病,便是再苦再累也值得。”
郭柔忽然问:“可寻得张使君?”荆州出了一位名医,郭柔久仰其大名,她一到荆州后就迫不及待地寻人。此人名为张机,字张仲景,曾做过长沙太守,擅长医治风寒,是郭柔急需的人才。
蒯三娘摇头:“尚未寻得踪迹。”
郭柔:“多派些人去寻,找到之后,务必以礼相待。我欲上奏朝廷,如邺城旧事,在荆州建医学院,要找一位持重的人任其事。”
蒯三娘一脸认同:“除了张神医,无人能当此任。”
正说着,忽来人急禀:“曹将军有军情要务请少君过去。”
郭柔忙起身,换上铠甲,抽空转头对蒯三娘说:“你也去。”
“我?好!”蒯三娘激动之后,则是兴奋,几乎叫道。愿意到郭柔身边任事的女子,自然与凡俗不同,甚至是与凡俗对抗的。蒯三娘便是如此。
深夜,郭柔带人骑马往军营,火把照出了暗夜中的阴影,如影随形地默默跟着众人。
“出了什么事?”来不及寒暄,郭柔大步流星地走进来,在曹仁右手边的位置坐下。
众将领对郭柔的出现早已不以为奇,曹仁回说:“斥候侦得周瑜率兵意欲攻打江陵。”
郭柔闻言颔首:“控荆州而制江东,孙权周瑜知道轻重。江夏在刘备手中,又是他们的盟友,自然要来攻江陵。”
这一天终于来了,郭柔感觉等了许久,但其实离曹操撤军不到两月。
郭柔到了南郡后,忙着安抚人心,修整军备,推广农具,录囚徒……整日整夜不闲着,践行她对南郡士民的承诺“承刘使君志,保境安民”,故而连年忙得都没过,才觉时间过得慢。
然而对于江东来说,大胜曹操,庆功会要开,新年要过,功劳要赏,快也现在才腾出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