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章(1 / 3)
他语气平稳,却字字如刀,直接将“构陷”、“污蔑”的帽子反扣了回去。
李大人脸色一变,萧连誉正要开口。
沈朝青却不给他机会,继续道:“至于北境军械……此事我早已命人暗中查探多时,正待收网。昭王消息倒是灵通,竟比我这个主持清查之人,更早拿到了确凿证据?莫非……昭王与那盗取军械、意图不轨之人,有什么牵连不成?”
他巧妙地将话题引回,反将一军,暗示萧连誉做贼心虚,急于灭口或栽赃。
朝堂之上顿时一片哗然,支持沈朝青的官员纷纷出言驳斥萧连誉一党,双方唇枪舌剑,气氛剑拔弩张,如同绷紧的弓弦,一触即发。
就在这混乱之际。
殿外突然传来一阵急促而整齐的脚步声,伴随着金属甲胄碰撞的铿锵之声,以及侍卫的呵斥与阻拦声。
“何人胆敢擅闯宣政殿?!”
沈朝青眉头一皱,放下手中的朱笔,心中掠过一丝疑虑。
他安排的戏码里,并没有这一出。
几乎是同时,沉重的殿门被从外面推开,掌印大太监林绶手持一卷明黄诏书,在一队全身披甲的精锐禁军护卫下,步履沉稳地走入殿内,径直走向御阶之下。
更令人心惊的是,他身后还跟着几位德高望重、神色复杂,但显然已被提前沟通好的内阁重臣和宗室元老。
萧连誉等人也被这突如其来的变故弄得一愣,暂时停下了争吵。
沈朝青心中猛地一沉,一股不祥的预感瞬间攫住了他。
这阵仗……不像是萧连誉的手笔,倒像是……
他的目光锐利地射向林绶手中那卷诏书。
只见林绶面向满朝文武,深吸一口气,展开那卷明黄诏书,用清晰而庄重、不容置疑的声音,高声宣读:
“朕承天命,抚有区夏,夙夜兢兢,十有八年于兹矣。然天不假年,躬遘危疾,殆弗能兴。皇天后土,实所共鉴。”
开场白便让所有人心头一紧。
“君后沈朝青,睿智神武,秉性仁孝,英武明断,克膺景运,深肖朕躬……文武群臣,军民耆老,合词劝进,至于再三。”
听到这里,沈朝青的瞳孔骤然收缩,放在膝上的手无意识地收紧,指节泛白。
他难以置信地看向林绶,又猛地转向身旁空置的龙椅方向,仿佛能穿透宫墙,看到那个此刻应该躺在寝宫里“安心养病”的男人。
萧怀琰!他竟然……
林绶的声音还在继续,如同洪钟,敲在每个人心上:“今稽符眷命,岂敢固违?俯徇舆情,逊位别宫,谨于今日,传位于君后沈朝青……其即皇帝位,以嗣大统……布告天下,咸使闻知。咨尔臣工,协心辅弼,同扶社稷……”
禅位诏书!
萧怀琰竟然在他完全不知情的情况下,留下了传位诏书,并且选择在这样一个萧连誉发难、朝堂混乱的时机,由掌印太监和禁军当众宣读。
这无异于一道惊雷,炸得整个宣政殿鸦雀无声,落针可闻。
所有人都被这突如其来的惊天变故震得失去了反应。
萧连誉脸上的得意和义愤彻底僵住,转为难以置信的惊愕和恐慌。
他千算万算,算尽了沈朝青的种种反应和退路,却唯独没有算到,萧怀琰会如此决绝、如此不合常理地,直接将皇位拱手相让! ↑返回顶部↑
李大人脸色一变,萧连誉正要开口。
沈朝青却不给他机会,继续道:“至于北境军械……此事我早已命人暗中查探多时,正待收网。昭王消息倒是灵通,竟比我这个主持清查之人,更早拿到了确凿证据?莫非……昭王与那盗取军械、意图不轨之人,有什么牵连不成?”
他巧妙地将话题引回,反将一军,暗示萧连誉做贼心虚,急于灭口或栽赃。
朝堂之上顿时一片哗然,支持沈朝青的官员纷纷出言驳斥萧连誉一党,双方唇枪舌剑,气氛剑拔弩张,如同绷紧的弓弦,一触即发。
就在这混乱之际。
殿外突然传来一阵急促而整齐的脚步声,伴随着金属甲胄碰撞的铿锵之声,以及侍卫的呵斥与阻拦声。
“何人胆敢擅闯宣政殿?!”
沈朝青眉头一皱,放下手中的朱笔,心中掠过一丝疑虑。
他安排的戏码里,并没有这一出。
几乎是同时,沉重的殿门被从外面推开,掌印大太监林绶手持一卷明黄诏书,在一队全身披甲的精锐禁军护卫下,步履沉稳地走入殿内,径直走向御阶之下。
更令人心惊的是,他身后还跟着几位德高望重、神色复杂,但显然已被提前沟通好的内阁重臣和宗室元老。
萧连誉等人也被这突如其来的变故弄得一愣,暂时停下了争吵。
沈朝青心中猛地一沉,一股不祥的预感瞬间攫住了他。
这阵仗……不像是萧连誉的手笔,倒像是……
他的目光锐利地射向林绶手中那卷诏书。
只见林绶面向满朝文武,深吸一口气,展开那卷明黄诏书,用清晰而庄重、不容置疑的声音,高声宣读:
“朕承天命,抚有区夏,夙夜兢兢,十有八年于兹矣。然天不假年,躬遘危疾,殆弗能兴。皇天后土,实所共鉴。”
开场白便让所有人心头一紧。
“君后沈朝青,睿智神武,秉性仁孝,英武明断,克膺景运,深肖朕躬……文武群臣,军民耆老,合词劝进,至于再三。”
听到这里,沈朝青的瞳孔骤然收缩,放在膝上的手无意识地收紧,指节泛白。
他难以置信地看向林绶,又猛地转向身旁空置的龙椅方向,仿佛能穿透宫墙,看到那个此刻应该躺在寝宫里“安心养病”的男人。
萧怀琰!他竟然……
林绶的声音还在继续,如同洪钟,敲在每个人心上:“今稽符眷命,岂敢固违?俯徇舆情,逊位别宫,谨于今日,传位于君后沈朝青……其即皇帝位,以嗣大统……布告天下,咸使闻知。咨尔臣工,协心辅弼,同扶社稷……”
禅位诏书!
萧怀琰竟然在他完全不知情的情况下,留下了传位诏书,并且选择在这样一个萧连誉发难、朝堂混乱的时机,由掌印太监和禁军当众宣读。
这无异于一道惊雷,炸得整个宣政殿鸦雀无声,落针可闻。
所有人都被这突如其来的惊天变故震得失去了反应。
萧连誉脸上的得意和义愤彻底僵住,转为难以置信的惊愕和恐慌。
他千算万算,算尽了沈朝青的种种反应和退路,却唯独没有算到,萧怀琰会如此决绝、如此不合常理地,直接将皇位拱手相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