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章(2 / 3)
“陛下,流言源头仍在追查,但隐隐指向几个与昭王府过往甚密的茶楼酒肆。”郑月瑶语气沉稳,“是否要采取进一步行动?”
沈朝青用小银勺轻轻搅动着香粉,动作优雅而专注,仿佛那些动摇统治根基的流言与他无关。
他没有抬头,只淡淡道:“按兵不动。让他们传。继续盯紧昭王府,尤其是他与外界联络的所有渠道,一兵一卒,一信一使,都给朕盯死了。”
“是。”郑月瑶应下,她犹豫了一下,看着沈朝青比三个月前更加清瘦冷峻的侧影,终是忍不住低声问道:“陛下,若是……若是那人一直不康复,这流言恐怕……”
“他会好的。”沈朝青打断她,声音不高,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斩钉截铁。
郑月瑶抿了抿唇:“可是巫浔说……”
“他会好的。”沈朝青再次重复,语调没有丝毫变化,却莫名让人感到一股寒意。
郑月瑶心中一凛,不敢再言。她敏锐地察觉到,陛下此刻的情绪如同绷紧的弦,看似平静,实则已到了某个临界点。
她悄然退下。
御书房外,廊下侍立的几名宫女正低声交头接耳,脸上带着些许惶恐与好奇。
“听说了吗?外面都说先帝他……”
“嘘!小声点!不要命了!”
“可是传得有鼻子有眼的,说咱们陛下他……”
“谁知道呢,先帝这几个月都没露过面……”
不远处,一个负责洒扫的侍女看似在认真擦拭栏杆,耳朵却竖得老高,眼珠子滴溜溜地转着。
待那几名宫女散去,她立刻放下手中的活计,脚步匆匆,七拐八绕地朝着宫廷某个偏僻的角落走去。
她并未察觉,在她身后,阴影中,一道如同鬼魅般的身影,已无声无息地缀了上去。
昭王府,密室。
烛火摇曳,映照着萧连誉那张富态圆润的脸。
他慢悠悠地品着茶,听着跪在地上的侍女战战兢兢地汇报宫中的见闻。
宫女们的窃窃私语,新帝沈朝青的深居简出,以及前萧怀琰长达三月未曾露面的诡异情况悉数告知。
他脸上始终挂着和煦的微笑,像一尊弥勒佛,只是那双被肥肉挤压得略显细小的眼睛里,时不时掠过一丝精明的算计。
“嗯,做得不错。”萧连誉放下茶盏,声音温和,“下去领赏吧,继续盯着,尤其是棠梨宫那边的动静,一有异常,立刻来报。”
“是,王爷。”侍女如蒙大赦,连忙磕头退下。
密室门重新关上,一直安静坐在萧连誉身旁的昭王妃王氏,这才缓缓开口。
她容貌端庄,嘴角天生带着三分上扬的弧度,看起来慈眉善目,说话的声音也是温温柔柔:“郎君,看来我们散出去的那些话,奏效了。人心浮动,猜疑的种子已经种下,只待生根发芽。”
她拿起绣帕,轻轻替萧连誉擦了擦并不存在的汗,动作体贴入微,“如今,就差一把大火,把这猜疑烧成燎原之势,把那沈朝青彻底架在火上烤。”
萧连誉眯着眼,手指有一下没一下地敲着桌面,发出沉闷的声响。“火,自然是要放的。而且要放得巧妙,放得猛烈。”他顿了顿,看向心腹,“北境那边,联络得如何了?”
心腹道:“殿下放心,一切都在按计划进行。几位老将军虽然嘴上说着要证据,但心里对萧怀琰被迫禅让给一个晋人早已不满。只要我们这边证实了萧怀琰已遭不测,或者沈朝青狗急跳墙做出什么大逆不道之事,他们自然会‘顺应军心’,以‘清君侧、正国本’之名起兵。”
心腹话语平淡,内容却字字诛心。 ↑返回顶部↑
沈朝青用小银勺轻轻搅动着香粉,动作优雅而专注,仿佛那些动摇统治根基的流言与他无关。
他没有抬头,只淡淡道:“按兵不动。让他们传。继续盯紧昭王府,尤其是他与外界联络的所有渠道,一兵一卒,一信一使,都给朕盯死了。”
“是。”郑月瑶应下,她犹豫了一下,看着沈朝青比三个月前更加清瘦冷峻的侧影,终是忍不住低声问道:“陛下,若是……若是那人一直不康复,这流言恐怕……”
“他会好的。”沈朝青打断她,声音不高,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斩钉截铁。
郑月瑶抿了抿唇:“可是巫浔说……”
“他会好的。”沈朝青再次重复,语调没有丝毫变化,却莫名让人感到一股寒意。
郑月瑶心中一凛,不敢再言。她敏锐地察觉到,陛下此刻的情绪如同绷紧的弦,看似平静,实则已到了某个临界点。
她悄然退下。
御书房外,廊下侍立的几名宫女正低声交头接耳,脸上带着些许惶恐与好奇。
“听说了吗?外面都说先帝他……”
“嘘!小声点!不要命了!”
“可是传得有鼻子有眼的,说咱们陛下他……”
“谁知道呢,先帝这几个月都没露过面……”
不远处,一个负责洒扫的侍女看似在认真擦拭栏杆,耳朵却竖得老高,眼珠子滴溜溜地转着。
待那几名宫女散去,她立刻放下手中的活计,脚步匆匆,七拐八绕地朝着宫廷某个偏僻的角落走去。
她并未察觉,在她身后,阴影中,一道如同鬼魅般的身影,已无声无息地缀了上去。
昭王府,密室。
烛火摇曳,映照着萧连誉那张富态圆润的脸。
他慢悠悠地品着茶,听着跪在地上的侍女战战兢兢地汇报宫中的见闻。
宫女们的窃窃私语,新帝沈朝青的深居简出,以及前萧怀琰长达三月未曾露面的诡异情况悉数告知。
他脸上始终挂着和煦的微笑,像一尊弥勒佛,只是那双被肥肉挤压得略显细小的眼睛里,时不时掠过一丝精明的算计。
“嗯,做得不错。”萧连誉放下茶盏,声音温和,“下去领赏吧,继续盯着,尤其是棠梨宫那边的动静,一有异常,立刻来报。”
“是,王爷。”侍女如蒙大赦,连忙磕头退下。
密室门重新关上,一直安静坐在萧连誉身旁的昭王妃王氏,这才缓缓开口。
她容貌端庄,嘴角天生带着三分上扬的弧度,看起来慈眉善目,说话的声音也是温温柔柔:“郎君,看来我们散出去的那些话,奏效了。人心浮动,猜疑的种子已经种下,只待生根发芽。”
她拿起绣帕,轻轻替萧连誉擦了擦并不存在的汗,动作体贴入微,“如今,就差一把大火,把这猜疑烧成燎原之势,把那沈朝青彻底架在火上烤。”
萧连誉眯着眼,手指有一下没一下地敲着桌面,发出沉闷的声响。“火,自然是要放的。而且要放得巧妙,放得猛烈。”他顿了顿,看向心腹,“北境那边,联络得如何了?”
心腹道:“殿下放心,一切都在按计划进行。几位老将军虽然嘴上说着要证据,但心里对萧怀琰被迫禅让给一个晋人早已不满。只要我们这边证实了萧怀琰已遭不测,或者沈朝青狗急跳墙做出什么大逆不道之事,他们自然会‘顺应军心’,以‘清君侧、正国本’之名起兵。”
心腹话语平淡,内容却字字诛心。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