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2 / 3)
月光下,那一道浅浅的水痕在他如玉的肌肤上闪着微光,配上他醉后慵懒迷离的神情,竟有种惊心动魄的,脆弱又勾人的美丽。
萧怀琰喉结不自觉地滚动。
他强迫自己移开视线,专注于喂完剩下的醒酒汤。
一碗汤见底,萧怀琰放下碗,用指腹轻轻擦去沈朝青唇角和脖颈上的汤渍。
怀中的人似乎舒服了些,不再闹腾,安静地靠在他胸前,呼吸渐渐变得均匀绵长,竟是睡着了。长而密的睫毛像两把小扇子,在眼睑下投下淡淡的阴影,乖巧得不可思议。
萧怀琰低头,看着怀中人毫无防备的睡颜,心中被一种前所未有的宁静和满足填满。
他小心翼翼地调整了一下姿势,将沈朝青打横抱起,步履稳健地走向卧房。
萧怀琰想,或许明天,他可以“请教”一下他的陛下,如何能将红烧肉做得不那么咸,以及如何分辨香菜和芹菜。
第155章 番外:江南蜜月二三事(3)
沈朝青对庖厨之事的兴致不减,时常拉着萧怀琰一同去市集,兴致勃勃地挑选食材。不过,他大多时候只是在一旁看着,或者给萧怀琰打打下手,递个盘子洗个菜,真正独立掌勺的机会并不多。
用他的话说,是“博采众长,厚积薄发”。
他们居住的这处临水小院,位置是沈朝青精心挑选的,离他母亲的安息之地不远。
他将母亲的尸骨从晋国悄然移出,安葬在了这片她生前向往却未能归来的故土。
每日清晨或黄昏,沈朝青总会去墓前静立片刻,有时说几句话,有时只是沉默地待上一会儿。
在江南的最后一日,沈朝青照例前去祭拜。晨雾尚未完全散去,墓园静谧。
远远地,他便看到一个佝偻瘦小的身影,正蹲在母亲的墓碑前,摆放了几样简单的东西。
一碟青团,一壶清酒。
那背影有些眼熟。沈朝青脚步微顿,凝神细看。
只见那人颤巍巍地站起身,侧过身来,露出半张布满皱纹的脸。
沈朝青瞳孔微微一缩。
是福安。
他昔日在晋国宫中最信任的老太监。当年晋国将破,他怕这忠仆随他殉国,便借着萧怀琰之手,设计了一场意外,让福安假死脱身,并派人暗中将他送去了远离纷争的大漠安顿。
后来得知他生活安稳,沈朝青便撤回了人手,不愿再打扰他平静的晚年。没想到,竟会在此处重逢。
沈朝青站在原地,没有立刻上前打扰。
直到福安似有所觉,缓缓回过头。当他的目光触及站在不远处的沈朝青时,整个人如同被定住了一般,浑浊的老眼瞬间瞪大,手中的空篮子“啪嗒”一声掉在地上。
下一刻,他踉跄着扑跪在地,声音哽咽颤抖,“陛……陛下!老奴……老奴不是在做梦吧?!”
沈朝青快步上前,将他扶起,看着老人激动得老泪纵横的模样,心中亦是感慨万千。
“福安,快起来。朕……我很好。”
两人在墓旁寻了处干净的石阶坐下。福安抹着眼泪,絮絮叨叨地诉说着别后情形。
原来他在大漠虽得温饱,却因语言不通、举目无亲而倍感孤寂。后来结识了一位同样孤身的老友,那老友思念江南故乡,决意回来投奔远亲,便邀他同行。 ↑返回顶部↑
萧怀琰喉结不自觉地滚动。
他强迫自己移开视线,专注于喂完剩下的醒酒汤。
一碗汤见底,萧怀琰放下碗,用指腹轻轻擦去沈朝青唇角和脖颈上的汤渍。
怀中的人似乎舒服了些,不再闹腾,安静地靠在他胸前,呼吸渐渐变得均匀绵长,竟是睡着了。长而密的睫毛像两把小扇子,在眼睑下投下淡淡的阴影,乖巧得不可思议。
萧怀琰低头,看着怀中人毫无防备的睡颜,心中被一种前所未有的宁静和满足填满。
他小心翼翼地调整了一下姿势,将沈朝青打横抱起,步履稳健地走向卧房。
萧怀琰想,或许明天,他可以“请教”一下他的陛下,如何能将红烧肉做得不那么咸,以及如何分辨香菜和芹菜。
第155章 番外:江南蜜月二三事(3)
沈朝青对庖厨之事的兴致不减,时常拉着萧怀琰一同去市集,兴致勃勃地挑选食材。不过,他大多时候只是在一旁看着,或者给萧怀琰打打下手,递个盘子洗个菜,真正独立掌勺的机会并不多。
用他的话说,是“博采众长,厚积薄发”。
他们居住的这处临水小院,位置是沈朝青精心挑选的,离他母亲的安息之地不远。
他将母亲的尸骨从晋国悄然移出,安葬在了这片她生前向往却未能归来的故土。
每日清晨或黄昏,沈朝青总会去墓前静立片刻,有时说几句话,有时只是沉默地待上一会儿。
在江南的最后一日,沈朝青照例前去祭拜。晨雾尚未完全散去,墓园静谧。
远远地,他便看到一个佝偻瘦小的身影,正蹲在母亲的墓碑前,摆放了几样简单的东西。
一碟青团,一壶清酒。
那背影有些眼熟。沈朝青脚步微顿,凝神细看。
只见那人颤巍巍地站起身,侧过身来,露出半张布满皱纹的脸。
沈朝青瞳孔微微一缩。
是福安。
他昔日在晋国宫中最信任的老太监。当年晋国将破,他怕这忠仆随他殉国,便借着萧怀琰之手,设计了一场意外,让福安假死脱身,并派人暗中将他送去了远离纷争的大漠安顿。
后来得知他生活安稳,沈朝青便撤回了人手,不愿再打扰他平静的晚年。没想到,竟会在此处重逢。
沈朝青站在原地,没有立刻上前打扰。
直到福安似有所觉,缓缓回过头。当他的目光触及站在不远处的沈朝青时,整个人如同被定住了一般,浑浊的老眼瞬间瞪大,手中的空篮子“啪嗒”一声掉在地上。
下一刻,他踉跄着扑跪在地,声音哽咽颤抖,“陛……陛下!老奴……老奴不是在做梦吧?!”
沈朝青快步上前,将他扶起,看着老人激动得老泪纵横的模样,心中亦是感慨万千。
“福安,快起来。朕……我很好。”
两人在墓旁寻了处干净的石阶坐下。福安抹着眼泪,絮絮叨叨地诉说着别后情形。
原来他在大漠虽得温饱,却因语言不通、举目无亲而倍感孤寂。后来结识了一位同样孤身的老友,那老友思念江南故乡,决意回来投奔远亲,便邀他同行。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