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后宫记事 第86节(1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王侍郎眼中闪过一丝难以觉察的慌乱,但很快恢复平静,故作镇定地回答:“那是自然,如果有人胆敢违法乱纪,必定会受到严厉惩罚。”
  就在这时,楼下突然传来一阵嘈杂声。唐知柏趁机转移话题,好奇地询问,“楼下何事如此喧闹?”
  “待我去看看。”罗强主动请缨,下楼查看情况。
  第121章 屠城
  案子在紧案子在紧锣密鼓的进行着,与此同时,后宫内的格局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董家的倒台犹如一颗巨石投入湖面,激起千层浪,引起了朝堂上的剧烈震动。这一事件不仅影响到了董家本身,更波及到了整个朝廷的权力结构和政治生态。
  张得水在户部所目睹的情景仅仅是这场风暴中的冰山一角。实际上,六部以及各个县的官员们纷纷开始改换门庭,寻找新的靠山和庇护。
  他们意识到董阁老即将倒台,董家的势力将逐渐势微,于是争相投靠其他有实力的权贵,以保住自己的地位和利益。
  这种局面使得朝堂上的局势变得错综复杂,各方势力明争暗斗,尔虞我诈。每个人都试图在这个动荡的时期找到自己的位置,并确保自身的安全与利益。
  而那些原本依附于董家的人则陷入了困境,不得不重新审视自己的立场和前途。
  一方面,董阁老在朝堂上,已经彻底失去话语权,而中南事件引发了一系列世家的牵连。
  另一方面,那些试图趁乱获益的世家纷纷将目光投向中南案,企图从中谋取私利。
  与此同时,一些原本与董阁老并无关联,但涉嫌通敌叛国、搜刮民脂民膏的人也被借机铲除。
  整个天启朝陷入一片恐慌之中,人们急于寻找可靠的庇护。
  目前,朝中存在两个最强大的依靠:一个是辅政大臣陆太傅,另一个则是参与了中南案却安然无恙的唐侯爷。
  借助大理寺唐知柏的关系,唐侯爷成功重返朝堂,并通过查抄敬王府,归还部分百姓财物,赢得了民众的赞誉和支持。
  至于查抄所得的钱财是否应上缴国库呢?抱歉,皇帝的意见并不重要!
  更何况,唐家作为皇帝的外戚,即使是皇帝本人,面对唐家扩大自身势力的行为,也不会轻易阻拦。毕竟,对于皇帝来说,掌握实权才是最重要的。
  可惜的是太后和母家关系并不好,不然倒是可以借此利用一番。
  经过一场惊心动魄的战斗,匈奴终于被击退了。他们被打得落花流水,再也没有能力组织有效的抵抗。这一次,他们真的是彻底没有人了。
  而这场胜利的关键人物,正是那位镇守边关的孙将军——孙嫔的父亲。他率领着二十万英勇无畏的将士,如猛虎下山般地冲向匈奴。
  他们用铁蹄踏平了匈奴的土地,让那些曾经嚣张跋扈的敌人闻风丧胆。
  孙将军毫不留情地执行了屠城灭口的命令,不放过任何一个匈奴人。
  有人可能会觉得这种行为太过残忍,但事实并非如此。
  如果当初孙将军心软留下了活口,那么这些匈奴人将来一定会再次崛起,向天启朝复仇。
  那时,他们将会把屠刀指向我们的妻女,让我们遭受无尽的痛苦和折磨。
  所以,当面对这样的选择时,我们还能说孙将军的做法是残忍的吗?
  有人会说,百姓是无辜的,然而,未经过教化的百姓,恐怕是融入不了别的国家。
  你从小接触的民族大义,在你成人或者暮年之时,告诉你国家是错的,怎么可能扭变思想。
  ……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