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2 / 3)
她忽然很想念这个人。
她想听见那个总能让她安心的声音,想伏在她肩头哭一场,想被她温柔地拍着背说“别怕”。
可是,她们已经分手了。
是她亲手推开了那个人。
一股尖锐的痛楚猛地刺穿胸腔。
她缓缓锁上屏幕,将脸埋进掌心,任由无声的泪水浸湿膝盖。
为什么呢?
为什么在我最慌乱、最害怕、最无助的时候,第一个想起的依然是你?
而你……此刻又会在哪里,是否会偶尔想起我?
为什么明明是我选择转身离开,现在却因为“你已不在身边”这个事实,感到如此强烈的不甘和委屈?
这段日子,她和父亲陶平威、哥哥陶源,三个人医院、家里、单位几头跑,忙得脚不沾地。
挂号、排队、找专家、陪床看护……身体上的疲惫尚且能够承受,但那份无法诉诸于口的心理重压,却只能由她独自消化。
最终确诊的结果,是“淋巴瘤”。虽然医生强调淋巴瘤分类复杂,有些类型预后很好,但“癌症”这个词本身带来的恐惧足以压垮人。
陶平威仿佛一夜之间苍老了许多,陶源咬紧牙关,拼命接更多快递站的活。他和陶源协调了在快递驿站的工作时间,轮流值守,好让她能有多些时间休息。
但是,好在这一次,不再是她一个人在面对了。
李瑞荣的手术很顺利。肿瘤被成功切除,但主治医生的神色并未轻松多少。他拿出详细的治疗方案,告诉他们:“手术只是第一步,后续还需要完成六个周期的化疗,这是清除残余癌细胞、防止复发的关键。”
这天下午,陶念刚去住院部缴清又一笔检查费用,拿着单据往回走,在病房门口,她看见小姨李瑞芳风尘仆仆地赶来了,脸上写满了担忧。
“念念,结果……怎么样?”小姨急切地问。
陶念张了张嘴,那句“淋巴瘤”却重如千钧,卡在喉咙里,化作无声的泪,潸然而下。
第一次化疗时,母亲李瑞荣的头发还浓密。她坐在病床上,还强打着精神对陶念笑了笑:“没事,妈挺得住。”
可当化疗药水一滴一滴输入血管,副作用便如潮水般汹涌而来。剧烈的恶心呕吐,让母亲吃什么吐什么,最后只能吐出苦涩的胆汁。
口腔黏膜开始溃烂,连喝口水都疼得钻心。
而陶念,成了母亲最直接的依靠。她学会了熟练地帮母亲擦拭身体、按摩浮肿的双腿,在她呕吐时稳稳地扶住她,清理污物时眉头都不皱一下。她对着母亲永远带着轻快的笑容,讲学校里的趣事,鼓励她说“很快就好了”。
从前,李瑞荣因为心脏病住院的时候,她也是这么过来的。
这天,清晨的阳光透过病房窗户,温柔地洒在母亲李瑞荣的脸上。连续几天的呕吐终于暂时平息,她的脸色难得地显出一丝红润。
陶念拿起梳子,轻声说:“妈,我给您梳梳头吧。”
梳齿轻轻滑过李瑞荣的头发,陶念想起小时候每个上学的早晨,母亲也是这样耐心地为她编辫子。
那时母亲的头发乌黑浓密,手指灵活地在发间穿梭。
“念念,”李瑞荣突然开口,声音还很虚弱,“你林老师……她对你好吗?”
梳子在空中停顿了一秒。陶念迅速在脸上漾开一个甜美的笑容,连声音都刻意轻快了起来:“当然了,她对我特别好。” ↑返回顶部↑
她想听见那个总能让她安心的声音,想伏在她肩头哭一场,想被她温柔地拍着背说“别怕”。
可是,她们已经分手了。
是她亲手推开了那个人。
一股尖锐的痛楚猛地刺穿胸腔。
她缓缓锁上屏幕,将脸埋进掌心,任由无声的泪水浸湿膝盖。
为什么呢?
为什么在我最慌乱、最害怕、最无助的时候,第一个想起的依然是你?
而你……此刻又会在哪里,是否会偶尔想起我?
为什么明明是我选择转身离开,现在却因为“你已不在身边”这个事实,感到如此强烈的不甘和委屈?
这段日子,她和父亲陶平威、哥哥陶源,三个人医院、家里、单位几头跑,忙得脚不沾地。
挂号、排队、找专家、陪床看护……身体上的疲惫尚且能够承受,但那份无法诉诸于口的心理重压,却只能由她独自消化。
最终确诊的结果,是“淋巴瘤”。虽然医生强调淋巴瘤分类复杂,有些类型预后很好,但“癌症”这个词本身带来的恐惧足以压垮人。
陶平威仿佛一夜之间苍老了许多,陶源咬紧牙关,拼命接更多快递站的活。他和陶源协调了在快递驿站的工作时间,轮流值守,好让她能有多些时间休息。
但是,好在这一次,不再是她一个人在面对了。
李瑞荣的手术很顺利。肿瘤被成功切除,但主治医生的神色并未轻松多少。他拿出详细的治疗方案,告诉他们:“手术只是第一步,后续还需要完成六个周期的化疗,这是清除残余癌细胞、防止复发的关键。”
这天下午,陶念刚去住院部缴清又一笔检查费用,拿着单据往回走,在病房门口,她看见小姨李瑞芳风尘仆仆地赶来了,脸上写满了担忧。
“念念,结果……怎么样?”小姨急切地问。
陶念张了张嘴,那句“淋巴瘤”却重如千钧,卡在喉咙里,化作无声的泪,潸然而下。
第一次化疗时,母亲李瑞荣的头发还浓密。她坐在病床上,还强打着精神对陶念笑了笑:“没事,妈挺得住。”
可当化疗药水一滴一滴输入血管,副作用便如潮水般汹涌而来。剧烈的恶心呕吐,让母亲吃什么吐什么,最后只能吐出苦涩的胆汁。
口腔黏膜开始溃烂,连喝口水都疼得钻心。
而陶念,成了母亲最直接的依靠。她学会了熟练地帮母亲擦拭身体、按摩浮肿的双腿,在她呕吐时稳稳地扶住她,清理污物时眉头都不皱一下。她对着母亲永远带着轻快的笑容,讲学校里的趣事,鼓励她说“很快就好了”。
从前,李瑞荣因为心脏病住院的时候,她也是这么过来的。
这天,清晨的阳光透过病房窗户,温柔地洒在母亲李瑞荣的脸上。连续几天的呕吐终于暂时平息,她的脸色难得地显出一丝红润。
陶念拿起梳子,轻声说:“妈,我给您梳梳头吧。”
梳齿轻轻滑过李瑞荣的头发,陶念想起小时候每个上学的早晨,母亲也是这样耐心地为她编辫子。
那时母亲的头发乌黑浓密,手指灵活地在发间穿梭。
“念念,”李瑞荣突然开口,声音还很虚弱,“你林老师……她对你好吗?”
梳子在空中停顿了一秒。陶念迅速在脸上漾开一个甜美的笑容,连声音都刻意轻快了起来:“当然了,她对我特别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