替堂姐嫁给年代文大佬后 第126节(2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好,你等我下。”
  嘈杂的电话声中,谢欣悦握着听筒的手止不住的颤抖。
  时隔六年,终于,终于,她终于可以离开这里,回到阔别已久的家。
  眼泪在眼眶打转,她听见谢欣怡用尽量平稳的声音一字一句告诉她新家的地址,告诉她回城工作的单位名称。
  把这些先记下,待会儿去问村支书的时候才不至于一问三不知。
  两姐妹心里虽有猜测,但还是需要去找支书确认。
  知青回城,政策支持是一方面,村里放不放人,什么时候放人更为重要。
  谢欣怡后世看过一个记忆深刻的年代剧,说的就是这个时代的知青,在别人都能大量回城时,她想尽一切办法,用尽一切手段,最后把自己都出卖了却还是没能回到城里。
  她让大姐去支书家的时候好好说,尽量把话说全了,把自己态度拿出来,看那边怎么说。
  谢欣悦满口应下,说隔天这个时候一定就给她回话。
  于是谢欣怡第二天推了所有事等在电话前,结果到了晚上都还没接到大姐回话。
  她慌了,正想着要不要再打个电话,下一秒电话铃就叮铃铃响了起来。
  “欣怡。”
  电话那头,大姐声音带着失落。
  “村支书说,说,我们回不来了。”
  第90章 绝望
  回不来!?
  什么叫回不来?
  谢欣怡握着电话, 焦急问起了大姐情况。
  “支书说,上面还没有通知下来。”
  不仅没通知,连风声都没听到过一句。
  昨天谢欣悦接到二妹的电话后就紧赶慢赶去到了村支书家。
  因为支书女儿跟她差不多大, 平常最爱听谢欣悦讲城里的趣事, 再加上有次她被村里二流子欺负, 谢欣悦挥舞着锄头帮她赶走了那帮人, 支书媳妇对她也比对其他知青好。
  这几年, 她跟支书家走的近,和支书女儿更像是亲姐妹一样。
  支书家把她当亲人对待,平日没人的时候说的最多的也是希望她早点回去。
  她们觉得谢欣悦不应该在这里浪费光阴, 所以当她着急忙慌找到支书问回城的事儿时,支书是既高兴又难过。
  高兴政策终于有了松动, 难过他们村还没收任何消息。
  怕耽误谢欣悦,支书甚至第二天一大早就去了镇上打听消息。
  镇上没有消息, 他又蹭了个到县里的车, 一圈问下来, 晚上摸黑了才回来, 问到的结果却是不尽人意。
  镇里没听说, 县上也没接到通知。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