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虫怪蝶 第57节(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见问,姚蝶玉的眉眼更呆滞了:“我……不知道的。”
  姚远山是御商,当年说是死于意外,如今说是被人害死的,害死他的人还走私逃税,朝廷得知此事后派了大理寺来彻查。
  如今按察使和大理寺还在审查徐可立与当年涉案的姚氏族人。
  查清楚之后,被族人占去的财产,大半都能回到手中,姚蝶玉这几日算了算财产,越算越晕乎。
  只说那近千亩的山场,单是卖木材,一年都有几万两银子可得,几万两……她这辈子都没想过能赚到这些银子。
  徐遗兰面对这些财产不动声色,当年姚远山的财产有多少,她开过眼,几万两不过是冰山一角。
  过惯了穷日子,如今要过大红日子,姚蝶玉常常恍如梦寐,她不懂经商之道,更不懂相关的知识,这会儿开始学,脑袋笨,学不明白,继承父业,恐怕是不能守住这些归来之财。
  她这些时日也在琢磨该怎么理财。
  “你拿手什么?”晏鹤京看出她的烦恼,问了一句。
  “就……养蚕织布吧。”姚蝶玉绞尽脑汁才想出这么一个本事来,这是她平生唯一的本事了。
  “那如今还喜欢吗?”
  “喜欢的,蚕很可爱,但不大喜欢织布。”姚蝶玉撇撇嘴,织布伤眼睛,也伤四肢,但为了过日子,不织布赚不来银子糊口。
  晏鹤京想了想,给了个主意:“要不开个绒线铺?招蚕娘来养蚕取丝,反正你爹爹留有田产,不怕没地方种桑叶,做桩的几万钱也有了,还是你喜欢拿手的事儿。”
  第91章
  姚蝶玉愣住,想象了一下开绒线铺的光景,紧张不已:“我、我没开过铺子,不懂得经营之道,定是会、会亏的。我只会养蚕,桑叶只能辨好坏,不知怎么种植,招蚕娘养蚕取丝自产绒线,产不了多少,得从外边运些货来,出货得靠运输,运输大多得走水运,可是在运输货物上得打通关节,一层一层的,谁知道能不能打得通。”
  俗话说的好,有尺水,行尺船,她很清楚自己的本事能力根本不能够去开绒线铺。
  不知人、不知市、不知变,三不知的,连外头买卖的行市都不知道,贸然去开绒线铺,就和把银子投到海里一样。
  虽然手中有财产百万,但也不能这么随意挥霍啊。
  “你哪里没开过,不是开过纸铺吗?”晏鹤京反问。
  “那不一样,不是我在经营。”姚蝶玉像只受惊的缩头乌龟一样,不敢去尝试。
  “不懂可以走出家门去学,去学别人的商道,你又不是真的愚蠢,学不会这些。商人刚做生意的时候,都是出气多,进气少,想要立刻利市,十人中只那么一人有这个大气运,再说你担心的事儿,有我在,还怕什么关节打不通的?”晏鹤京笑道,“小蝶,你想开什么铺子,都不用怕。”
  姚蝶玉被劝得心情飘荡了,眉眼有了一丝神气。
  绒线铺开起来的话,一来能生财,二来能帮得到许多家贫的蚕娘子,有一份稳定的工可以做,大家就不用出远门趁工,也能免得许多妇人家因家庭贫苦,或是不能生财为由被典卖了,这是一件好事儿啊。
  想到这儿,她不由思念起被骗去松江府的金月奴。
  唉,若能早些拿到家财,就能请她来给自己当蚕娘了。
  见姚蝶玉有些动心,晏鹤京继续给她说起绒线铺的事儿:“在我们京城里,绒线铺可不只是卖绒线,里头还卖胭脂、梳子、梳头油、纽扣等等,狸奴最喜欢跑到那儿去了,每回去,都会带些稀奇古怪的东西回来。”
  “这、这不就是杂货铺了吗?也是方便的。”姚蝶玉没去过京城,也没见过晏鹤京口中的这种绒线铺,思绪扯回,两下里感到新奇。
  晏鹤京笑而不答,继续说些新鲜的事儿:
  “像应天府那些地方,还有很多丝行,卖的是生丝,那儿的丝行会招待丝客,给丝客提供落脚的地方,会给丝客送吃食,这样的做法,回头客可不少。”
  “现在做的大一些的商贩,贩运商物都是用漕船了,朝廷也不是不知,只是没严查罢了,省那一些银子固然能赚不少,但谁知哪日朝廷就派人来查了,得不偿失了。”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