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神话:道士传奇_分卷阅读_604(3 / 4)
在这里,也有一般的城镇,要找到苗家的寨子,还是只有去到这里堪称险恶的深山老林里,当然我指的并不是那种被开发成旅游区的地方,而是在外人看起来的无人区。
孙强应该不是苗人,只是孙魁爷爷在机缘巧合之下学习了赶尸……他学习巫术的具体没有和我提过,来到了湘西我才感觉到人生真是奇妙,我这一生和苗寨也解不开的缘分,没想到我的朋友也是。
相比于我对强子所知甚少,师父好像知道的更多,到了湘西的地界以后,就是他给我一路指路该去到哪里,哪里……弄得我心里好奇心已经很重了,真的很想逮着师父让他把埋在心里的一切都告诉我。
可是,我到底没有这样做,其实那是因为我内心的不安,我曾经这样失去过师父,重新找到师父以后,生怕一个不小心,他又不见了。
我尽量不去触碰那段过往,也尽量不想去提那些年发生的事情。
车子到了一个偏僻的小镇,师父终于叫我停下了……这个小镇看起来是如此的破落穷困,当我们到来时,很多人都跟看新鲜一样的看着我们,看起来应该非常的蔽塞。
是蔽塞啊,我是开车的人,一路把车开到这里有多不容易,我自己最是清楚……但也能理解,一般隐世的寨子注定不会出现在繁华之处,蛇门也顶多只是靠近公路的地方……
而这个镇子似乎离其它的镇子和县城也比较远,总之在来到这里之前,师父刻意的让我来了一个大采购,吃的用的不一而足,看来之前匆忙出逃,在山里的日子,给他留下了不少的阴影。
我们在这个镇子遭受到了围观,但是和别的地方不同,这些人的眼睛里不仅仅是好奇,还有一种冷漠的疏离和暴躁,我和师父也不在意,湘西这一带民风彪悍,是出了名的,更何况这样一个几乎与世隔绝的镇子呢?
而我观察了一下,这个镇子也几乎是苗人,从穿着上就可以看出来……这也不奇怪,不是所有的苗人都聚居在寨子里的,住在这样的镇子里也正常。
我对苗人有一种异样的亲切感,所以面对这怎么也算不上友好的目光,我也觉得亲切。
终于,是到了湘西啊。
第五十四章 偏激的镇子,奇怪的来历
我和师父把车停在了这个镇子的政府。
其实所谓的政府在这种民风彪悍,并不融于世间的镇子里并没有多大的威慑力,但多少也是处于井水不犯河水的状态,把车子停在这种地方再合适不过了。
当然,这样的忙也不是白帮,免不了花一些钱上下打点了一下,算是帮忙看车的费用,毕竟现在对于现在的我和师父来说太重要了,最后去到雪山一脉无人区,还要靠它。
做完这一切,已经夜晚时分,这种时候上山显然已经不现实了,我们本想在这个简陋的政府楼住一夜,无奈这下别人怎么都不答应了,因为除了一个门房老大爷,其余工作人员都走光了。
后来,我们才得知,这里的政府只是离这里最近的一个镇子的政府人员偶尔过来管理一下,这个偏僻到极点的镇子基本上自治,他们不敢留我们,是因为这里民风彪悍,万一出了什么事儿,也别在这办公大楼出事儿。
我和师父无奈了,其实在我印象中的苗人是分两个极端的,一个就像是月堰苗寨那种寨子里的人,温柔而善良,一个却是黑岩苗寨的人,民风确实彪悍,排外,甚至有些冷血。
但无论那种苗人,其实我都感觉他们对自己的文化有一种比较‘偏激’的保护,既想融合,但更重要的是要保护文化的传承不能被这种融合所改变。
其实,这种偏激的保护我偶尔会觉得很好,因为我华夏的文化也源远流长,是不是需要一些偏激的保护呢?
最终,我和师父还是没有冒失的去到寨子,死乞白赖的留在了门房大爷这里……
是夜,一壶酒,两包烟,几袋花生米,我们和门房大爷有一句没一句的聊着天,准备熬过这个漫漫长夜,毕竟这个小小的门岗也无法睡。
师父天生就有一种很随意与人沟通的能力,却不是像我,一开始接触总是和人保持着距离,怕投入感情的顾忌。所以,很快就和门房大爷打成一片,天南地北的聊开了。
门房大爷是一个汉人,他喝酒以后,和师父谈的最多的无非就是在这里工作了好多年,镇子上的每个人看着都眼熟,可就是不知道名字。
至于原因,是因为这个镇子上的人不爱与汉人说话,他也始终融入不了这个镇子。
那么排外?我有些惊奇……就算感觉黑岩苗寨也不是那么排外的。
“那也是无奈啊,我以前出生在农村,政府政策好,我也运气好,弄了那么一个公职。我以前可不是守大门的,是退下来了,闲不住。说我对这里没感情吧?那不能……毕竟守门之前,我也时不时到这里工作的。我很遗憾啊,这里的人们始终就没接收咱们,感觉就像是隔绝起来自个儿过一样。说来好笑啊……我在这嘎达这么多年了,一包同样的烟,这个镇子上的人在小卖部买,5块!我去买10块……坑人呢。可不买又咋办?人家还爱卖不卖呢。”大爷喝了两杯,情绪有些激动,说着说着话,竟然带上了一丝东北味儿。
这让我听得很亲切,想起了那一年在深林子里的一切,幽默胆小,但关键时候却不会掉链子的吴老贵,憨厚老实,为人靠谱的老张,神奇的棍儿,白雪皑皑的密林,还有我那魂牵梦绕的姑娘一切的一切都留在了那里。
想起如雪,内心又莫名的刺痛了一下,现在这种刺痛,每一次都伴随着灵魂,会让我猛地呆滞一下,但我也学会了掩饰,只是拿着花生米的手抖了一下,脸上已经没有任何神情的变化。 ↑返回顶部↑
孙强应该不是苗人,只是孙魁爷爷在机缘巧合之下学习了赶尸……他学习巫术的具体没有和我提过,来到了湘西我才感觉到人生真是奇妙,我这一生和苗寨也解不开的缘分,没想到我的朋友也是。
相比于我对强子所知甚少,师父好像知道的更多,到了湘西的地界以后,就是他给我一路指路该去到哪里,哪里……弄得我心里好奇心已经很重了,真的很想逮着师父让他把埋在心里的一切都告诉我。
可是,我到底没有这样做,其实那是因为我内心的不安,我曾经这样失去过师父,重新找到师父以后,生怕一个不小心,他又不见了。
我尽量不去触碰那段过往,也尽量不想去提那些年发生的事情。
车子到了一个偏僻的小镇,师父终于叫我停下了……这个小镇看起来是如此的破落穷困,当我们到来时,很多人都跟看新鲜一样的看着我们,看起来应该非常的蔽塞。
是蔽塞啊,我是开车的人,一路把车开到这里有多不容易,我自己最是清楚……但也能理解,一般隐世的寨子注定不会出现在繁华之处,蛇门也顶多只是靠近公路的地方……
而这个镇子似乎离其它的镇子和县城也比较远,总之在来到这里之前,师父刻意的让我来了一个大采购,吃的用的不一而足,看来之前匆忙出逃,在山里的日子,给他留下了不少的阴影。
我们在这个镇子遭受到了围观,但是和别的地方不同,这些人的眼睛里不仅仅是好奇,还有一种冷漠的疏离和暴躁,我和师父也不在意,湘西这一带民风彪悍,是出了名的,更何况这样一个几乎与世隔绝的镇子呢?
而我观察了一下,这个镇子也几乎是苗人,从穿着上就可以看出来……这也不奇怪,不是所有的苗人都聚居在寨子里的,住在这样的镇子里也正常。
我对苗人有一种异样的亲切感,所以面对这怎么也算不上友好的目光,我也觉得亲切。
终于,是到了湘西啊。
第五十四章 偏激的镇子,奇怪的来历
我和师父把车停在了这个镇子的政府。
其实所谓的政府在这种民风彪悍,并不融于世间的镇子里并没有多大的威慑力,但多少也是处于井水不犯河水的状态,把车子停在这种地方再合适不过了。
当然,这样的忙也不是白帮,免不了花一些钱上下打点了一下,算是帮忙看车的费用,毕竟现在对于现在的我和师父来说太重要了,最后去到雪山一脉无人区,还要靠它。
做完这一切,已经夜晚时分,这种时候上山显然已经不现实了,我们本想在这个简陋的政府楼住一夜,无奈这下别人怎么都不答应了,因为除了一个门房老大爷,其余工作人员都走光了。
后来,我们才得知,这里的政府只是离这里最近的一个镇子的政府人员偶尔过来管理一下,这个偏僻到极点的镇子基本上自治,他们不敢留我们,是因为这里民风彪悍,万一出了什么事儿,也别在这办公大楼出事儿。
我和师父无奈了,其实在我印象中的苗人是分两个极端的,一个就像是月堰苗寨那种寨子里的人,温柔而善良,一个却是黑岩苗寨的人,民风确实彪悍,排外,甚至有些冷血。
但无论那种苗人,其实我都感觉他们对自己的文化有一种比较‘偏激’的保护,既想融合,但更重要的是要保护文化的传承不能被这种融合所改变。
其实,这种偏激的保护我偶尔会觉得很好,因为我华夏的文化也源远流长,是不是需要一些偏激的保护呢?
最终,我和师父还是没有冒失的去到寨子,死乞白赖的留在了门房大爷这里……
是夜,一壶酒,两包烟,几袋花生米,我们和门房大爷有一句没一句的聊着天,准备熬过这个漫漫长夜,毕竟这个小小的门岗也无法睡。
师父天生就有一种很随意与人沟通的能力,却不是像我,一开始接触总是和人保持着距离,怕投入感情的顾忌。所以,很快就和门房大爷打成一片,天南地北的聊开了。
门房大爷是一个汉人,他喝酒以后,和师父谈的最多的无非就是在这里工作了好多年,镇子上的每个人看着都眼熟,可就是不知道名字。
至于原因,是因为这个镇子上的人不爱与汉人说话,他也始终融入不了这个镇子。
那么排外?我有些惊奇……就算感觉黑岩苗寨也不是那么排外的。
“那也是无奈啊,我以前出生在农村,政府政策好,我也运气好,弄了那么一个公职。我以前可不是守大门的,是退下来了,闲不住。说我对这里没感情吧?那不能……毕竟守门之前,我也时不时到这里工作的。我很遗憾啊,这里的人们始终就没接收咱们,感觉就像是隔绝起来自个儿过一样。说来好笑啊……我在这嘎达这么多年了,一包同样的烟,这个镇子上的人在小卖部买,5块!我去买10块……坑人呢。可不买又咋办?人家还爱卖不卖呢。”大爷喝了两杯,情绪有些激动,说着说着话,竟然带上了一丝东北味儿。
这让我听得很亲切,想起了那一年在深林子里的一切,幽默胆小,但关键时候却不会掉链子的吴老贵,憨厚老实,为人靠谱的老张,神奇的棍儿,白雪皑皑的密林,还有我那魂牵梦绕的姑娘一切的一切都留在了那里。
想起如雪,内心又莫名的刺痛了一下,现在这种刺痛,每一次都伴随着灵魂,会让我猛地呆滞一下,但我也学会了掩饰,只是拿着花生米的手抖了一下,脸上已经没有任何神情的变化。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