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四娘家花满蹊_分卷阅读_82(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周士武摇摇头,“没,没什么。”
  其实,他娘真要看上花叔,他们当儿子的不会说什么,他们出门做席面,三弟妹忙着按捏,大嫂要顾孩子和猪圈里的猪,黄菁菁真有个什么,只怕照顾不过来,花叔要是对他娘好,他娘有个说贴己话的人,也好。
  “没什么就吃饭,天晴送栓子去学堂,你大哥用过的纸和笔找出来给栓子暂时用着,坏了再买新的。”栓子念书是大事,不能马虎了,她道,“上秀村离得远,一路又是河流,得有人接送,农闲后,村里小偷人贩子多,别把孩子丢了。”
  村里没有和栓子差不多年纪就念书的,谨慎些总是好的。
  下午睡多了,晚上怎么也睡不着,点亮烛火,黄菁菁继续赶制书袋,书袋的布料是从刘氏不穿的衣衫裁剪下来的,灰色的布料泛旧,上边有洗不掉的痕迹,黄菁菁绣了几片叶子挡住,乍眼瞧去不会觉得脏,听着敲门声,她喊了声进。
  老花低着头,略有局促的站在门口,“四娘,我有话与你说......”
  晕黄的光下,黄菁菁面色贞静,褪去周身的强势,显得温婉随和,老花怔了怔,慢悠悠走了进去,黄菁菁推开桌前的椅子,示意他坐,“米久睡了?”
  “睡了。”老花中规中矩落座,眼神落在那双宽厚粗糙的手上,黄菁菁做事勤快,做什么像什么,里里外外,没有她不会做的事儿,他放缓语气,“我是不是给你添麻烦了?”
  “你想什么呢,要不是有你照看米久,家里哪儿忙得过来,你别想太多了,马婆子那类人就是吃饱了撑的,你好好住着,我让老二问过了,在稻水村落户不是问题,你知道村里的地形,看看喜欢哪处,之后地基就打在那......”黄菁菁一针一线,甚至认真,门开着,外边的风呼呼往里灌,烛影摇曳,一会儿亮一会儿暗,黄菁菁怕伤着手,索性停了动作,抬头看向老花,真心道,“家里的条件你是清楚的,买地有些难,建屋子不成问题,过了这么些年,你就好好为自己活一回吧。”
  老花低垂着眼睑,修长的睫毛如扇铺开,又黑又浓,刮风的缘故,他的声音有些飘,“四娘,我是真心疼爱米久的,你如果不放心,可以......可以......”他羞红了脸,秦氏说他住在周家对她们母子的名声不好,外人觉得他不是真心待米久好的,除非他娶她。
  他娶了她,堵住悠悠众口,村里人就没话说了。
  “可以什么?”黄菁菁见他脸色酡红,不知是被光衬的还是其他。
  “我可以娶你。”迟疑半晌,他终究把话说出了口。
  黄菁菁失笑,“娶我,你拿什么娶?”
  她隐隐猜到村里人会怎么说,但日子是他们自己过的,和外人没有关系,外人觉得老花对米九不是真心,她们自己知道就够了。
  老花被黄菁菁反驳得面红耳赤,他身上有些银钱,但全是黄菁菁给的,是啊,他拿什么娶她,他低头想了会儿,闷闷的回屋了。
  翌日,马婆子被撵出了村子,看热闹的不少,逢着家里来客,她没去凑热闹,听说马婆子贱卖了手里的田地,带着马致富他们去了外村,拐走马致富媳妇的人家,正好那边没人,一家子在那住下了。
  第85章 085 修建房屋
  马家离了稻水村, 马致富几位叔侄霸占了马家的房屋, 原本还想霸占马婆子的地儿,马婆子闹着自尽才把田地握手里卖了,宅子卖不出去落到马家人手里, 马婆子住过的地儿谁愿意凑热闹?哪怕马家人开的价格一天比一天低, 到底没人询问, 至于马婆子,她带着人住在外村, 就着买地的钱在村里买地,说是要等着那对奸夫淫.妇回来。
  没了马婆子的稻水村, 生活依旧, 秋雨过后,气温骤降,林间散落一地的枯黄, 村里的妇人们拿着竹耙, 去竹林, 树林, 争先恐后抢着落叶, 扫回家当起火柴烧, 一大早,树林就传来哗哗哗扫地的声音, 黄菁菁拿着竹耙也准备出门了,叮嘱穿着新衣服的栓子道,“去学堂听夫子的话, 傍晚叫你爹去接你。”
  和夫子说好今日去学堂念书,黄菁菁给栓子置办了身崭新的衣衫,深绿色的对襟短衫,领子绣着两片竹叶,发髻特意梳理过,乍眼瞧着,倒也算耐看,他斜背着布袋子,手时不时掸着领子上并不存在的灰,乐呵呵道,“好呢。”
  学堂念书的人自带吃食,刘氏给栓子摊了两张饼,拿树叶包裹着装在布袋子里,紧张的送他出门,周士仁走在前边,垂着头,神色不比刘氏轻松,养个读书人,他不觉得光鲜,反倒心生害怕,怕栓子不听话,不用功念书,枉费黄菁菁一番苦心。
  一路上,搜刮肚里所有的话,耳提面命叮嘱栓子好好学。
  秋风拂过,树叶哗哗落地,前边扫帚扫过,后边又有落叶坠地,桃花和梨花跟着黄菁菁,黄菁菁在前边扫,她们便在后边捡,两人笑容恬淡,眼神明亮,得来一阵称赞,穷苦些的人家,五六岁就要帮着干活,桃花没什么,梨花就有些小了,但梨花不觉得枯燥,捡了树叶,高高兴兴的扔进背篓,憨态可掬,别提多懂事了。
  树林人多,少不得问起栓子,黄菁菁轻描淡写道,“去学堂了。”
  完全不想多说。
  剪短的四个字,叫不少人艳羡,说起自家的糟心事,一脸哀怨,家里孩子多,难免会偏心,周家眼下只栓子一个男孩子,送去学堂无人说什么,搁其他人家却是不行,念书就是个烧钱的事儿,把这个孙子送去而不送另一个孙子,少不得落下厚此薄彼的名声,都是老实的庄稼人,吃饱饭尚且不错了,哪有闲钱交束脩。
  想着日子红红火火的周家,大家不嫉妒是假的,她们去周家串过门,家里生意不错,忙的时候一天三四拨人,不知挣了多少钱了,听说老花要落户稻水村,准备起屋子,钱周家出。想到这,便有人问起这事儿的真假,黄菁菁脸上的神色淡淡的,“他说稻水村山清水秀,民风淳朴,能在村里定下也好,今早抱着米久找地基去了。”
  稻水村住着很多户人家,村里的房屋沿着条宽敞的路错落有致的两侧分布,中间有许多小路的岔口,通往不同的人家,老花嫌弃村里人多嘈杂,说要找块安静点的地,黄菁菁提醒他别走远了,离得远,往后他万一有个三长两短要人照顾不方便。
  远亲不如近邻,住得近凡事好照应。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