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科学发展观_分卷阅读_104(1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不,极北极寒之地,恐怕也会被舍弃。
  他想要的,就是京城以北最肥沃又草木繁茂的土地。
  虞璁看着那三人陷入沉思之中,又抬手抿了口茶。
  他其实,想的比这几人,还要远。
  中国缺的,是石油。
  这种东西,越往北越好开采。
  现在如果能解决边患,扩大版图,把未来俄罗斯的那一片都打下来。
  那么在未来,真正能够发挥极大作用的,也会是一片看似贫瘠而荒凉的土地。
  “既然都哑口无言,那么再来谈谈这立储之事。”
  皇帝不紧不慢的看了眼这神情复杂的三人,开口问道:“关于抽签之说,可有什么不明白的?”
  四个皇子,如果早就提前定下了继承的候选人。
  一旦消息走漏,那么极其可能引发某些人的不轨之心,指望靠扶幼帝上位,来把持大明的江山。
  可如果让这件事变得更加随机呢?
  “微臣明白。”杨一清起身作揖道:“此事,只三人知,誓不外传。”
  其他两人也迅速站了起来,行大礼以示郑重。
  虞璁默不作声的受了他们一礼,不紧不慢的又开口道:“那么此事便不纠缠啰嗦。”
  “未来朕远在西北,你们且记住一件事情。”
  “任何自西北发来的谕旨,你们不要看玉玺印章,而要看朕的指纹。”
  指纹?!
  虞鹤默不作声的拿起三枚被火漆封好的空白信件,递给了他们三人。
  “这三封信里,朕都印了一枚指纹,留作参考。”
  虞璁垂眸道:“三封信中都写了一位宫廷画师的名字,来帮你们辨识真伪。”
  这个世界上,对自己而言唯一可信的,只有指纹。
  玉玺可以被盗窃,谕旨可以被篡改。
  可是指纹不会。
  千万人的指纹都不可能同一,越是沟通交流困难的时候,越是要上一个双保险。
  早在宋朝的《洗冤录》里,就有对指纹区分和认知的明确判断。
  而且古代当兵都要造册,叫做“箕斗册”,用于辨别和鉴定每个人的身份信息。
  李承勋虽然对此早有了解,但没想到皇帝会稳妥至此,此刻更是心悦诚服,神情恭敬有畏。
  “万岁。”王守仁接了信件,思忖之后还是开口道:“倘若,微臣三人之中,有人又身有不测呢?”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