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大仙儿_分卷阅读_156(2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我心里一惊,现在的山参基本上都是人工种植的,大棚扣出来的,真正野外生长的老山参那是可遇不可求。黑大壮以前拿了几根须子给毛球吃,一根须子就好几百。
  黑大壮在思索,我赶忙咳嗽一声:“黑大哥,算了,走吧咱们。”
  “怎么了兄弟?”他愕然。
  “我到丹东办自己的事,就不麻烦什么人了。再说一根山参得多少钱,用不着整这个。”我说。
  黑大壮还来了脾气:“别价,我告诉你小冯,我老黑能在江湖闯荡这么多年,就凭着两个字,仗义!对兄弟义气,这样才能聚拢人气。这个事你不用管了,不就一根山参吗。”
  他对老太太道:“这样吧,过两天我托人把东西送过来。我答应你了。”
  我按住他,厉声道:“黑哥,不能用你的钱!”
  黑大壮笑笑:“兄弟,就别操心了,我心里有数。你去丹东两眼一抹黑,找谁去?你就听我的吧。”
  老太太看看他:“好!姓黑的,我知道你是个人物,不能赖账,再说了你也不敢跟我赖账,对不?我给你写个字条。”
  我急了:“还得打欠条?”
  “小伙子,你是个棒槌吧?”老太太歪眼看我:“我是给丹东堂口的香童写条,到了之后你去找他,自会帮你。”
  黑大壮道:“兄弟,其他事不用你操心。”
  老太太在一张纸上随便划拉了两个字,然后解开腰里的红色纸花,裹在里面,递给我:“记得,你要是以后没事了,过了这一关,就把纸花给我带回来。要是你死在外面,当我没说过,这朵花给你陪葬了。”
  我听得鼻子都气歪了:“老太太,你能不能说点吉祥话。”
  老太太笑:“我这一辈子什么话都说过,就是不会说吉祥话。”
  第二百四十五章 丹东香童
  我拿着老白太太给的纸条,反反复复看了几遍,一个字都看不懂,不知是她的笔画潦草,还是压根就不是汉字,上面全是一个个类似蚯蚓的线条。
  我看得纳闷,又不好意思细问,只好满怀郁闷的把纸条小心翼翼收起来。老太太告诉我,到丹东之后,在鸭绿江对面的街道,找一家临街的小吃摊,店主叫白德旺,他看到字条,自会帮你。
  我答应一声,其实不怎么信任她,这玩意靠谱吗。可毕竟这张二指宽的小纸条是黑大哥用野生老山参换来的,不管怎么说,钱花出去得听着响。
  老白太太袖着衣筒,下了逐客令,两位就不留你们了。
  黑大壮给我使个眼色,我们刚跨出门,老太太在身后道:“姓黑的,我只给你三天。三天之内你答应的老山参如果没送来,咱们到时候再说话。”
  黑大壮脚步停滞了一下,没回头,只是两只手在半空抱了抱拳,我们一起出了这家院子。
  等回到车里,黑大壮像是撒了气,全身瘫软,手哆嗦个不停,摸着烟,烟盒都掉了。我赶紧捡起来,“黑大哥,这老太太到底什么人,气场挺足啊。”
  “吉林鬼堂知道不?”黑大壮问。
  我吃惊不小:“知道啊,算是打过交道吧。”我想起寻找八仙洞的时候,曾经遇到梅姑和鬼堂的香童斗法,当时情况之危险之诡谲,让我当时非常震撼。
  黑大壮道:“吉林鬼堂在东北三省的重要城市都设有分堂,咱们刚才见的这个老白太太以前是丹东分堂的堂口香主,外号叫白莲娘子。这老太太你看着不起眼,年轻时候手底下至少有十几条人命。”
  我倒抽口冷气,冷汗都下来了,难怪感觉这人很是阴鸷,有种形容不出来的气场,原来这么牛逼。
  黑大壮悠然神往,“当时鬼堂有三个女子响彻东北,大家给她们编了一句顺口溜,叫清香白莲素还真。其中‘白莲’就是这个老白太太,白莲娘子。”
  这句诗怎么这么熟悉呢?想起了,我、解铃、熊大海和李瞎子曾经去找过一只闭关修行的蛤蟆精,在它藏身的洞窟墙壁上,看过这句诗。我还记得原诗应该是两句,脱俗仙子谈无欲,清香白莲素还真。
  这首诗出现在蛤蟆精的洞窟上应该不是巧合吧,难道蛤蟆精附身的红衣小女孩和鬼堂有什么渊源,或许她就是三个女子其中之一呢?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