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穿之德妃日常_分卷阅读_84(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怎么?”
  “乃是因为他穿了您御赐的黄马褂,带着官印闯营,劈了山东提督岳升龙的桌子……岳将军正在外头等着告状呢。”
  康熙不由大笑:“赏他一张桌子,让他回去!”复问:“朕记得德妃的兄弟娶的是董鄂家的女儿?”
  梁九功忙躬身回道:“是忠勇公彭春之女,三福晋的嫡亲妹妹。”
  “唉,也是一门忠臣良将啊。”康熙幽然叹道。他把玩着拇指上的玉扳指,半晌才说:“乌雅晋安护驾有功,着赏双眼花翎,复职之后在乾清门行走。让德妃备点礼物,派人去瞧瞧董鄂氏。”
  证实此事确实是一场乌龙,解除了前朝后宫串通、京官勾结地方的警报,康熙放松下来,又想到自家聪明讨喜的小儿子。
  哼,老十四虽然长相随了娘,可还是朕的儿子,居然有人说亲爹拐了亲儿子的?
  果然是市井小民,井底之蛙,没见过世面的,哼。康熙左思右想,索性吩咐道:“来呀,把十四阿哥挪到龙船上来住着,就安置在朕后头那间屋子。”
  作者有话要说:
  庄周梦蝶,蕉叶覆鹿,杯弓蛇影,三个都是表示虚幻不真实,倡导无欲无为的典故。
  第141章
  话分两头说, 皇帝带着小儿子们在外游兴,可也没忘了京城里含辛茹苦打理朝政的大阿哥们, 一路上嘱咐绣瑜和荣妃打点当地特产作为礼物, 寄回家给儿子们。
  这日早起, 太子与众臣工在南书房议事之后,便留了众位弟弟下来, 分发包裹,不过是些寻常玩意儿——徽州的墨、周庄的米酒, 山东的木鱼石茶杯,人人有份,不见厚薄。
  大家赞颂一番皇阿玛天恩,三三两两地站着聊天, 等着品尝快马送回宫的南京盐水鸭。
  这时太子又命人用托盘呈上康熙写给儿子们的书信。一封封用熟牛皮信封封着的书信, 意味深长地一字排开,中间那个鼓鼓囊囊的格外显眼。
  众人见了都不大自在,胤祚犹自跟五阿哥聊着养鸟的事, 全然没察觉到众人投向自个儿的目光。
  三阿哥上前取信时瞧见,顿时冷笑,张口就要嚷嚷出来。却被胤禛抢在他前头,顺带拿走了胤祚的信, 就着那厚厚一叠信纸敲在弟弟头上,故意大声说:“说过多少次了, 工部研制子母连珠炮的事情先放一放,皇阿玛出门在外本就辛苦, 哪有空管你这些鸡零狗碎的?”
  胤祚这才察觉到哥哥们暗含不满的目光,嘿嘿笑道:“好容易有进展,我这也是情不自禁嘛。”
  原来是叙公事而非问私情,大阿哥和三阿哥冷哼一声,这才转头不理了。
  等到众人在神武门前分开,胤祚挤上了哥哥的轿子,从他袖子里掏出那信,爽快拆了读起来:“额娘和妹妹们一切安好,还随侍皇太后去了瘦西湖泛舟。”
  “啧啧,老十四这回可是大出风头啊。皇阿玛巡视两广大营,十四阿哥连战军中精兵勇士,九战皆胜;到了南京、江苏会见当地巡抚,皇阿玛赐字题匾,又是十四阿哥代书。”
  胤祚叹道:“难怪太子又驳了你的折子,咱们猜了两三日,谁料根子居然出在老十四身上。”
  胤禛不以为意:“天坛祭祀用几头羊这样的小事,驳了重写又何妨?”
  胤祚继续念道:“朕送回的胭脂米吃着可好,朕倒觉得比丰泽园所贡要更清香些;若好,再叫他们送。弘晨可会叫人了,一夜醒几次,长高没有?你所奏为四阿哥长子求名字之事,朕驳回了,理由:干你何事?管得倒宽!叫你四哥自个儿上折子。”
  胤祚折了信纸,笑得歪倒在哥哥身上。
  胤禛瞥他一眼,摇头叹道:“你呀!”
  两人前后脚进府,胤祚先随他去正院逗弄了一番尚未满月的小侄儿,才慢悠悠地从花园里溜达着回了自己家。
  汀兰哄睡了儿子,不经意听他说起书信一事,登时皱眉抱怨:“别怪妾身说话直,但您可长点儿心吧。皇阿玛待咱们不同旁人,大哥三哥见了会不舒服,四哥难道就不是皇阿玛的儿子?您还上赶着在人家面前……”
  胤祚不服气极了:“四哥岂会跟我计较这个?”
  汀兰毫不示弱地跟他对视,连敬称和自谦都省了,直言道:“他不计较,你就上赶着往人心窝子里戳?”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