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限将至_分卷阅读_23(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等戚一依、戚一斐这对龙凤胎被抱进来后,方诸老者就猛地睁开了眼,双目如炬,并指抬起,然后便一字一顿的道了句:“紫气东来,大吉大利!”
  是的,就是这么简单又荒诞,只这一句,就定了戚一斐和戚一依姐弟未来长达十六年的吉星人生。
  天和帝把好运的希望都压在了他们身上,非要给这俩“小功臣”加官进爵。
  他本来是打算直接封“大吉大利”的,就大吉郡王和大利郡主,意思简单又直白,也充分说明了……天和帝的没文化。
  天和帝的亲爹,子嗣稀薄,人丁不旺,只得了天和帝这么一个儿子。而且,在天和帝出生没多久,他爹就去了。天和帝以冲龄登基,被后宫一群小门小户出身的太妃养大,也就铸就了各种稀奇古怪的毛病。
  “大吉大利”这样的荒唐名字,自然是要被群臣死谏的,虽然群臣当时主要的火力是,大启已多年不封异姓王 ,哪怕是异姓的郡王也不成,这种历史的倒车不能开!
  但天和帝却诡异的理解成了,他们觉得“大吉大利”太俗,不够文雅。
  天和帝这辈子,一恨不吉利,二恨有文化,但他又不得不尊重读书人,因为他也知道自己的水平,能有现在的天平盛世,和他手下的大臣们能干,是分不开的,他哪怕再痛恨,也只能捏着鼻子忍了。
  这次也一样,天和帝自认为大方的,允了大臣们的奏折,给戚家的龙凤胎……改了个封号。
  所有大臣都被这种骚操作惊到了。原来还可以这样的吗?理解奏折内容理解一半?专挑着自己开心的来顺应?!
  反正征南和战北就这样诞生了,其实就是“南征北战”倒过来。
  本来还有个“国泰民安”当备选的,但国泰郡王怎么听,怎么奇怪。毕竟,国泰也是天和帝很喜欢吃的一个民间糕点铺的名字,国泰祥,遂作罢。
  戚一斐如今想起来都很庆幸,特别要感谢一下这个糕点铺,没让他起个商场名当封号。
  咳,说回方诸老者。
  他上门找戚一斐,自然是他已经算出了戚一斐会有求于他。
  而他,正也有求于戚一斐,再没有比他们比更适合彼此的。
  方诸老者是个有本事的道士,不是那种江湖骗子,他从不骗人,只是太爱卖弄。空有一颗并不安定的、向往权势的心,怎奈何政治素养并不能跟上他的野望。当年,他师父收他为徒时,就和他说过,他早晚要死在这功名利禄、汲汲营营之上,但他当时太年轻,自持本事不听劝,结果就是落的如今和过街老鼠一般的结局。
  “我只想回到山里,安心度过余生的十年。”若没有闻罪,方诸老者其实也就只能活十年了。
  方诸老者会的比普通人强点,但也并没有那么厉害。至少他就还是个肉体凡胎,当年明确的从师父口中知道,自己只能活多少年,这样的生老病死是无法阻止的,他也不打算阻止,只想晚年幸福。或者他也可以试着学学他师父,捡个有慧根的小徒弟,传一身本事,继承个衣钵,也好有人养老送终。
  “不是七皇子刻意与你为难的。”戚一斐为闻罪解释。
  方诸老者至今还活着,就是闻罪根本没想为难他的有力证明。至于为什么方诸老者,在没有摄政王的刻意为难下,还活的这么倒霉……那完全是别人想要讨好闻罪,觉得闻罪肯定已经恨毒了这老家伙,才会有的一出闹剧。
  也就是俗称的,阎王好见,小鬼难缠。
  “我知道。”方诸老者长叹了一口气,“这都是我当年自负聪明,咎由自取。”
  方诸老者一张铁嘴,给人算命,十卦九应,好坏五五开。他得罪的可不只是闻罪。而他敢上门来找戚一斐,也是因为几乎差不多只有戚家,没有因他的批命而被坑。
  思及郡主之前差点因吉星的身份,而被二皇子强迫,方诸老者又突然没那么大的底气了。
  有时候命运就是这么奇怪,有些未来不说出来,也许反而才不会走到那一步。好比方诸老者没有说戚一斐也许活不久,戚一斐就反而活了下来。真真是奇怪。
  “我只是想求您帮忙,送我回家。”方诸老者把姿态摆的很低,因为真的已经没什么可傲的了。
  戚一斐痛快的点头答应了,这事都不用闻罪出手,他自己就能找人给办了。好吧,也还算是借了闻罪的势的,若没有闻罪这么明显的偏袒,戚一斐现在自己都是泥菩萨过江,自然也就救不了方诸老者。
  作为回报,方诸老者留下了一个盒子,然后就回去静候佳音了。
  “你就这样放心我啊?”戚一斐诧异。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