鹌鹑_分卷阅读_64(2 / 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要发财了吗?李白问。
  杨剪笑道,肤浅!接着和他解释了一大堆,连门都忘了关,整个人光芒四射的,挂着让人不自觉屏息凝神的神采。他把那两张证件捧在手心给李白看,一块的还有厚厚的附件复印件,然后郑重其事地收回文件袋里。什么大学时的初步设计,什么去耦,什么上下行链路,还有什么现在中发电子市场里面学他们的那些破烂产品都成了可耻的盗版,李白很认真地去听了,也试着把每个名词都听清楚记下来了,他圈住杨剪因兴奋而跳动的肩,带他一同倒在已成配角的宝贝沙发上,面对面地,看着杨剪冰雪明亮的笑。
  虽然他基本上听不懂杨剪在说什么,但他确定杨剪是个天才。
  对于李白来说,发明专利终究是个太遥远的概念,他自己琢磨出了什么新发型新剪法,同事要学他也没有找人算账的道理。但从他肤浅的角度来看,专利这种东西似乎的确能带来时来运转。刘海川那边又来电话了,这回却是他本人,他不再躲在母亲身后,笑呵呵地跟杨剪称兄道弟,忆往昔峥嵘岁月。另一位合伙的无框眼镜也不想回家考公务员给爹妈养老了,有时李白带着饭菜水果去工作室看杨剪,也能看到那位在电脑前噼里啪啦干劲十足。
  同时来的还有机会,带着专利证在展销会上发宣传册,得到的就不再全是白眼和推拒,裱起来挂在工作室墙上,3T两字也显得没那么寒酸。那位李漓小姐的企业家老爹还要来北京开会,顺便看几个大学生创业项目。上次在深圳他显然对杨剪印象颇佳,有个业内的饭局,他托李漓邀请了杨剪。
  饭局定在四月初的一个周五,晚上七点半开始,北大旁边的顺峰粤菜馆,主营私房小海鲜,符合李老板的口味。那天李白只觉得上战场的是他自己,他给杨剪拔了几根白头发,帮他梳好发型,监督他打上那条头一次拆封的阿玛尼领带,穿上崭新的高级皮鞋,再揣上新印出来的名片。一切准备就绪,李白有句话没说出口,他想找一部相机,想拍照片,因为现在的杨剪实在像个电影明星。
  随后电影明星拉着万年白T恤蓝牛仔的丧气小孩一起下楼,李白要去店里教两个学徒剪新款波波头,杨剪骑摩托,顺便把他往公交车站送上一程。
  偏偏那几天北京阴雨霏霏,一点初春的晴暖都不见,原本贵如油的贬成了废水,混着泥巴堵在公寓楼前,纵横全是自行车胎轧过的痕迹。雨倒是已经停了,空气软软的,湿湿的,好像在山里。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