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的大秦要亡了!_分卷阅读_153(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稳定了天下大势,接下来就要增加黔首户口。
  因为连年征战,赋税沉重,兵役严苛,许多民众都跑到荒山野林中,做了世外之民。
  登记在册的户口, 实际勘察的话,十户里面还剩两三户的已经算是多的了。
  胡亥一面踱步思索着,一面对叔孙通下口谕,道: “此前战乱,黔首们结伴逃到山林湖泊之地,不在户籍之中,这些都是过去的情况了。现在天下已经平定,大秦光复,黔首们可以各自回到家乡了。”
  听他讲述着,叔孙通援笔疾书。
  而李斯、萧何等重臣都在旁静听,看自己参与讨论的政令,最终是何等模样。
  胡亥徐徐道:“只要愿意回到家乡的黔首,朕下旨,都恢复原本的爵位——当然土地、房屋等物也一并归还。当地的官吏要按章办事,若有欺凌侮辱黔首之吏员,朕绝不姑息。”说道最后一句,他罕见地疾言厉色起来,可是转瞬,他面色又悲悯起来,继续道:“前年和去年都有大饥馑,若有黔首因此不得不自卖的,都免除其奴婢身份,仍为平民。”
  他歪头想了想,问左右道:“还有什么?”
  李斯抚着白须,道:“陛下,逃兵之事……”
  “是了。”胡亥长叹一声,战争浩劫,青史留名的是将军王者,真正流血的小兵又有谁能不怕死呢?他沉吟道:“逃兵一律免罪,包括项羽旗下的士卒,也都一视同仁。”
  这部分新政,其实主要就是为了安抚士卒,还有在战乱期间趁隙作乱的游荡者。战乱的时候,这些人往往最容易无家可归,而又有武力,能打架,又都跟刘邦似的不爱下地干活,所以绝对是社会不稳定的一大因素。放到后世,就是些街头混混,村里头头,专做欺男霸女之事。
  叔孙通虽然为人一般,但是文采斐然,一边听着,立时就写出一篇大气尊贵的诏书来。
  胡亥看过,点点头,传给李斯等人参阅。
  “这是民生。”解决了一桩大事,胡亥眉头稍稍舒展开些,长出一口气,却是道:“再有,便是列王封爵之事——这却比民生更难。”
  怎么分封天下,经过李斯等人三个多月的讨论,其中当然也包括了各诸侯通过像叔孙通这样的人物传达自己的诉求,基本的分封情况已经定下了。
  首先,从前项羽分封的诸侯中,但凡活下来的,只要没有像临江王共尉一样公然反叛,那么都要保留他们的王位。至于封地,则会根据朝廷的实际需求,加以变动。
  比如说第一批归顺大秦的衡山王吴芮。
  这吴芮虽然一开始被封为衡山王,可是后来被项羽侵夺封地,给降成了番君。
  否则,吴芮也不能在第一批就归顺大秦——实在是被项羽欺负坏了。
  对于吴芮这样的诸侯,当然要好好封赏,立为榜样。
  胡亥走到殿东墙上悬挂的巨大舆图前,指着东南角道:“吴芮原是百粤之地起兵,后来被降为番君,又是第一批归顺我大秦的,要加以厚封。如老丞相等人所奏,朕将长沙、 豫章、 象林、 桂郡、 南海五郡作为他的封地,立番君吴芮为长沙王。 ”
  他的目光落在五岭之南的南越,闪了一下。
  不知此刻赵佗是否已经自立为南越武王了。
  然而中原尚未抚定,若要此刻征召赵佗来觐见,中央既无此实力也无此精力。
  胡亥收回目光,按照与李斯、冯去疾等议定的,分别封黥布为淮南王,臧荼为燕王,韩信(不是兵仙韩信,与之同名,乃是韩襄王庶孙)为韩王……与此前的赵王张耳、楚王韩信、汉王刘邦等人,一同正式加封。
  胡亥念到韩王信的名字,微微一笑,道:“倒也有趣,与朕的兵仙同名。据说这韩王信身高八尺五寸,英武过人,又正在盛年,想来亦能用兵。”
  于是把韩王信封在太原郡及周边,令他迁都晋阳。
  这是为了防范匈奴,万一匈奴北下,至少韩王信能抵达一阵。
  胡亥环顾朝臣,恳切道:“如今天下初定,众诸侯最需抚定。然而朕并没有忘记你们的功劳。假以时日,凡是忠心待朕的,朕绝不会亏待你们。”
  众臣都谢恩。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