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三个大佬的渣前任[穿书]_分卷阅读_51(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程懂懂水了一会儿群,便去忙自己的事情了,没想到看到群主的连环私信,一条比一条真诚,简直有点哭笑不得,忙回复说自己刚刚在忙,山泉的“鞭策”,她根本没往心里去。
  程懂懂:果然人还是要忙起来,不然太容易敏感多想了_(:」)_
  程懂懂最近最不缺的就是工作,想闲下来都难,她先是征求了编辑的意见,把晋江的存稿重新整理分配,原本五千字一章的章节,都拆分成两章,并且隔日更新,这样等后台的签约手续办理完成的时候,字数依旧在可控范围内,便于编辑排榜。
  程懂懂私心里是很满意这样的安排的——她的存稿又可以撑一阵子了!
  除此之外,《一觉醒来,我躺在五百平米的猫窝里》已经准备就绪,因为很多演员都是在校学生,必须要赶在这个假期拍摄,程懂懂翻着黄历,找了个黄道吉日——下周二,正式开机。
  这一周的时间,程懂懂连梁寒兮雷打不动的周末活动都拒绝了,一个人锁在房间里闭关,奋起码字,她生怕剧组一旦运转起来,短时期内无法码字,而网文最忌讳的就是断更。
  “人都是逼出来的”这句老话不假,程懂懂平日里码字,开电脑之前都要做足两小时的“心理准备”,码字五分钟,摸鱼半小时,每天最多码两千字。
  然而,由于算着开机的时间和预计的拍摄时间,程懂懂觉得自己至少要在一个星期之内,码出十万字,才能勉强保证不断更。
  平均算下来,每天的字数都超过了一万,就算是全职作者,也很难完成,何况程懂懂已经很久没有高强度码字,手.感生疏得很,这看起来就是个根本不能完成的任务。
  然而,这样的更新量,程懂懂居然坚持了下来,一个星期之内,不但完成了预定目标,还多出了两千字数,只是,她只来得及写初稿,精修大概还需要进组之后找机会摸鱼完成。
  不管怎么说,完成了任务一身轻松。
  开机当天,程懂懂仍旧觉得腰酸背痛,手臂累得几乎抬不起来,但这一回,剧组的演职人员普遍是年轻人,整个组都格外有朝气,连开机仪式上那些“上香”、“摆供品”之类的“封建迷信活动”,都搞得格外有活力,程懂懂被他们感染,几乎忘记了手臂的酸.软。
  也是在同一天,晋江的合同终于上传完毕,本周四,也就两天之后,程懂懂就会迎来第一个人工榜单,正式开始网络作者的“生涯”。
  网文、电影,都在有条不紊地进行着,程懂懂忙碌又充实。
  经过她的改编,《一觉醒来,我躺在五百平米的猫窝里》特效的部分全部剪掉,而是用真猫代替,大大降低了成本,同时也增加了难度。
  为了配合与真猫衔接的镜头,不但需要大改台词,还需要演员们的高度配合,单这一点,就需要程懂懂这样的原著编辑坐镇,事无巨细地提点监督。
  导演则完全配合程懂懂,倒更像是她的导演助理。
  因而,刚开机的前半个月时间,程懂懂几乎忙得连睡觉的时间都没有,整个剧组也从早七点准时开工,每天都拍到深夜。
  大伙结结实实体会了一把什么叫做赶戏的充实。
  程懂懂甚至有些庆幸,自己请的大部分演员都是学生,如果换作那些常年混迹于剧组的老油条,这样高强度的工作,说不定还要多费些口舌,她悄悄跟龚轩商量,把预算挪出一部分来,等杀青了,看剩下多少,给每个孩子都发个大红包。
  惹得因为这次投拍经费紧张而变身龚·葛朗台·轩的经纪人,把钱包攥得更紧了。
  另一边,《我男友总掉毛》却迎来了个坏的消息——第一次技审没过。
  贾与舟怕程懂懂受打击,专程跑到《猫窝》剧组探班安慰,见到演员阵容时,倒是先吓了一跳,“程编,你这演员素质也太高了吧?”年纪轻、颜值高,不论演技,单看着就赏心悦目。
  程懂懂谦虚道:“都是电影学院的学生,我这就是组织实习。”
  闻言,贾与舟连连道“怪不得”,又感叹“你这就是廉价劳动力!你是怎么把这么多孩子骗来的?”谴责了程懂懂骗小孩的恶劣行径之后,贾与舟又开始担心:“这些在校学生,基本都没有什么演戏的经验,能行吗?”
  程懂懂对这一点倒是颇有自信:“一开始的确有点困难,但现在已经适应得很好了。”
  贾与舟看了一会儿现场的表演,倒也点点头:“还真挺不错的,至少比某些演技堪忧的面瘫流量好得多。”
  程懂懂:“……贾导,你小心被粉丝骂啊。”
  贾与舟无所谓道:“我说的不是实话吗?对了,这回来找你,是有正事,《掉毛》技审的事,你听说了吗?”
  程懂懂点点头:“嗯。”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