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零年代小夫妻_分卷阅读_31(2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我们生产队比较穷,队里一年下来也分不到多少粮食,钱就更少了。你说的加工野果是好事情,可是队里一没有钱投资,二没有人懂这个手艺,怎么加工野果?”
  顾廷松倒是没有想到林乔会说出这么一番话,居然一下子就抓到了重点。
  “我的打算是先加工柿子,在京市的时候,我家里也有一棵柿子树,我奶奶以前每年都会做柿饼。这个比较简单,我就会做,也不需要什么成本。”
  顾廷松这么一说,林乔来了兴趣,“是那种有一层白霜,甜滋滋的柿饼吗?”
  “对,你见过?”
  林乔还是前世吃过这种柿饼,在尖子山大队这里没有见过。村里没有人会做柿饼,每年秋天柿子熟了,大家也只是摘回家挂在屋檐下,给孩子当做零嘴吃。
  柿饼的滋味林乔还记得,又甜又糯,很好吃,这么一想她也忍不住想吃了。
  “你真的会做柿饼,你怎么什么都会呀!”林乔现在实在是佩服他,怎么一个大城市长大的孩子,还会这么多的手艺呢,她真是自叹不如。
  对于林乔崇拜的目光,顾廷松觉得很受用。
  “这没什么,我还会很多东西。不过,就像你说的,你们生产队太穷了,别的也做不了,只有这个还可以试一下。”
  对于顾廷松的提议,林乔很是支持。她和顾廷松商定了一下方案,决定明天就由她顶着“顾知青”的身份去找大队长提这个建议。
  第28章
  林乔信心满满,觉得这个提议可以帮助村里增加一项收入,常山大伯肯定会支持的。
  结果当她在大队支部提出这个建议时,二叔林宝田第一个跳出来反对。
  “你说的这个什么柿饼,咱们根本就没见过,谁知道做出来好不好吃。队里刚忙完秋收,马上就要开始修水渠,哪里有时间瞎搞。”
  林乔耐心解释,“柿饼的做法并不复杂,口感还是很不错的,而且也好储存。我们做好以后,可以送到供销社,也能给队里增加一笔收入。”
  “你说得好听,要是供销社不收呢?顾知青,咱们这穷乡僻壤的,不像你们城里人那么阔气。这柿子漫山遍野都是,也就是给孩子当个零嘴,谁会舍得花钱买?”
  常山大伯也有些犹豫,“顾知青,我知道你是好意。可是你说的这个柿饼,咱们确实没见过,虽说不花成本,可是供销社不收的话,也是瞎费一番工夫。”
  林乔见自己说了半天,两人依旧不为所动,不由有些丧气。她明白常山大伯是个做事保守稳妥的人,没有十足的把握他是不会轻易被说动的。
  顾廷松倒是对这个结果并不意外,他和林乔商议还是先把柿饼做出来,再去和大队长谈这件事。
  林乔再一次找到常山大伯就提出要多摘一些柿子做成柿饼,寄给老家的亲戚朋友。
  这一次常山大伯很是大方,“山上的柿子多得很,你随便摘。”
  山上的柿子已经到了成熟期,这个时候拿来做柿饼是最好的。
  林乔和顾廷松上山采药的时候,顺带着摘了不少柿子背下山。柿饼的制作有些复杂,需要晾晒、捏饼、上霜三个过程。
  柿子要选用充分成熟、形状完好的果子,削皮后进行晾晒。晾晒的时候还要保证光照和通风,保持卫生环境。
  这些工序下来,不是一两天就能完成的。正如林宝田所说,生产队已经开始维修村里的水渠,林乔和顾廷松都要跟着一起出工。
  林奶奶和林宝国就接下了制作柿饼的工作,按照顾廷松所教的方法在家里负责照看这些果子。
  村里的水渠经过一夏天的冲刷,许多地方都已经坍塌堵塞,趁着农闲,需要全部重新修葺一遍。
  村里每家每户都要出工,毕竟年底分粮的时候就按照工分计算的。
  林家不需要林乔挣工分养家,她这一年也大都在家里照顾她爹,很少跟着生产队出工。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