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零年代小夫妻_分卷阅读_33(2 / 4)
刘大姐见还是他们两个来送货,倒是没有为难他们,柿饼过称以后,就开票收进了供销社。
林乔从马车上拎下一个布口袋递了过去,“刘大姐,这里面都是我们山里的野果子,给孩子尝尝鲜。”
“顾知青,你这是干什么,大姐可不能收。”刘大姐板着脸拒绝。
“大姐,都不是值钱的东西,是我们山上的野果野菜,给孩子尝尝。”
刘大姐打开口袋看了一眼,见里面装得都是柿饼、山楂、野蘑菇之类,这才笑着收下了。
“顾知青,以后有什么事直接来找我就行,山里的果子有合适的也可以送来。”
“好,那以后就麻烦大姐了。正好过一段时间,我准备买一些东西寄回家里,不知道咱们供销社年底有什么特产供应吗?”
刘大姐有些为难,“年底的时候,咱们县的供应也很紧张。往年就是一些点心,罐头之类的。不过,数量都不多。你要是买的话,提前和我说一声,我看看能不能给你留一些。”
“那好,那就谢谢刘大姐了。”
林乔和刘大姐客气了几句,把柿饼卸了下来,这才赶着马车和顾廷松一起离开。
路上,她疑惑地问起顾廷松。
“你为什么要打听年底供销社供应什么特产?”
顾廷松轻笑,“我买了送礼不行吗?”
林乔不信,“你们京市什么东西没有,还需要在县城的供销社买?你要是真想送特产,还不如送我们晒干的野蘑菇,或者是送一些野味。”
顾廷松确实是有别的想法,不过还是要看柿饼的销售情况。
不过,顾廷松没想到事情会这么顺利,柿饼刚刚送到供销社三天,刘大姐就找到了村里。
常山大伯通知林乔和顾廷松去大队部的时候,两人还以为是柿饼的销售出了什么问题。结果到了大队部,就看到刘大姐一脸笑意地在和常山大伯说话。
看到林乔和顾廷松,刘大姐相当的热情。
“林乔妹子,顾知青,没想到我会找来吧?”
顾廷松点了点头,“刘大姐,真没想到你这么早就找来了,看来柿饼的销售情况还不错。”
“林乔妹子,你就是聪明。我来就是想把你们生产队剩下的柿饼都定下来。”
刘大姐笑着和他们讲了一下情况。原来,那天顾廷松和林乔把柿饼送到供销社以后,正好市里供销社采购科的同志来到县城送货,他们对柿饼也很感兴趣,就带走了一大半。
因为柿饼的味道好,而且购买的时候还不需要票据,所以在市里的销售非常好,短短两天就卖光了。
市供销社采购科又打电话向县城的供销社要货,县供销社接到这个任务简直是当成了头等大事来办。
要知道这么多年,县城供销社的所有货品都是从市里划拨下来的。虽然每年县城供销社也有采购任务,但是也不过是从各个公社收购一些鸡蛋、猪肉之类的农产品,最后还是供应了本县的居民,还从没有哪些商品被市供销社选中。
这次他们县供销社收购的柿饼能得到市区群众的喜爱,大家都觉得与有荣焉。供销社的韩书记专程给刘大姐下了命令,让她务必要把所有的柿饼都收购回来,满足市区居民的需求。
顾廷松听刘大姐这么讲,故作为难。
“刘大姐,这批柿饼的制作可不容易。你也知道这些柿子树都长在深山里,是我们的社员一筐筐从山里背下来的。我们精心挑选之后,忙活了个把月才做成柿饼。原本我们大队长答应大家给每家每户都分一些,也让大家尝尝。现在你们要全部都收购走,我们不好和大家交待呀?”
田常山听“林乔”这么说,愣住了。他有些懵,原先他是说过把柿饼分给大家伙,可是那是在柿饼卖不出去的情况下。现在供销社要全部采购,“林乔”为啥还不愿意呢?
“林乔妹子,我知道咱们社员同志们都辛苦了。可是现在这个柿饼在咱们市里非常受欢迎,这也是咱们县的光荣。这一次就需要我们发扬精神,为市供销社的销售做出贡献,你看是不是这么回事?” ↑返回顶部↑
林乔从马车上拎下一个布口袋递了过去,“刘大姐,这里面都是我们山里的野果子,给孩子尝尝鲜。”
“顾知青,你这是干什么,大姐可不能收。”刘大姐板着脸拒绝。
“大姐,都不是值钱的东西,是我们山上的野果野菜,给孩子尝尝。”
刘大姐打开口袋看了一眼,见里面装得都是柿饼、山楂、野蘑菇之类,这才笑着收下了。
“顾知青,以后有什么事直接来找我就行,山里的果子有合适的也可以送来。”
“好,那以后就麻烦大姐了。正好过一段时间,我准备买一些东西寄回家里,不知道咱们供销社年底有什么特产供应吗?”
刘大姐有些为难,“年底的时候,咱们县的供应也很紧张。往年就是一些点心,罐头之类的。不过,数量都不多。你要是买的话,提前和我说一声,我看看能不能给你留一些。”
“那好,那就谢谢刘大姐了。”
林乔和刘大姐客气了几句,把柿饼卸了下来,这才赶着马车和顾廷松一起离开。
路上,她疑惑地问起顾廷松。
“你为什么要打听年底供销社供应什么特产?”
顾廷松轻笑,“我买了送礼不行吗?”
林乔不信,“你们京市什么东西没有,还需要在县城的供销社买?你要是真想送特产,还不如送我们晒干的野蘑菇,或者是送一些野味。”
顾廷松确实是有别的想法,不过还是要看柿饼的销售情况。
不过,顾廷松没想到事情会这么顺利,柿饼刚刚送到供销社三天,刘大姐就找到了村里。
常山大伯通知林乔和顾廷松去大队部的时候,两人还以为是柿饼的销售出了什么问题。结果到了大队部,就看到刘大姐一脸笑意地在和常山大伯说话。
看到林乔和顾廷松,刘大姐相当的热情。
“林乔妹子,顾知青,没想到我会找来吧?”
顾廷松点了点头,“刘大姐,真没想到你这么早就找来了,看来柿饼的销售情况还不错。”
“林乔妹子,你就是聪明。我来就是想把你们生产队剩下的柿饼都定下来。”
刘大姐笑着和他们讲了一下情况。原来,那天顾廷松和林乔把柿饼送到供销社以后,正好市里供销社采购科的同志来到县城送货,他们对柿饼也很感兴趣,就带走了一大半。
因为柿饼的味道好,而且购买的时候还不需要票据,所以在市里的销售非常好,短短两天就卖光了。
市供销社采购科又打电话向县城的供销社要货,县供销社接到这个任务简直是当成了头等大事来办。
要知道这么多年,县城供销社的所有货品都是从市里划拨下来的。虽然每年县城供销社也有采购任务,但是也不过是从各个公社收购一些鸡蛋、猪肉之类的农产品,最后还是供应了本县的居民,还从没有哪些商品被市供销社选中。
这次他们县供销社收购的柿饼能得到市区群众的喜爱,大家都觉得与有荣焉。供销社的韩书记专程给刘大姐下了命令,让她务必要把所有的柿饼都收购回来,满足市区居民的需求。
顾廷松听刘大姐这么讲,故作为难。
“刘大姐,这批柿饼的制作可不容易。你也知道这些柿子树都长在深山里,是我们的社员一筐筐从山里背下来的。我们精心挑选之后,忙活了个把月才做成柿饼。原本我们大队长答应大家给每家每户都分一些,也让大家尝尝。现在你们要全部都收购走,我们不好和大家交待呀?”
田常山听“林乔”这么说,愣住了。他有些懵,原先他是说过把柿饼分给大家伙,可是那是在柿饼卖不出去的情况下。现在供销社要全部采购,“林乔”为啥还不愿意呢?
“林乔妹子,我知道咱们社员同志们都辛苦了。可是现在这个柿饼在咱们市里非常受欢迎,这也是咱们县的光荣。这一次就需要我们发扬精神,为市供销社的销售做出贡献,你看是不是这么回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