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八次奇妙人生_分卷阅读_159(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她气得发抖,又失望到极点,恨不得打电话去骂她。
  可她知道这时候是女儿上班的时间,不该打扰她,只好忍住。
  她默默看了会书,又看了会电视,天就黑了。
  吃完中午剩下的饭菜,她又无所事事了。
  算了,晚上去跳广场舞好了。
  虽然她根本不喜欢跳什么广场舞,也不肯承认自己是大妈,但是,广场舞至少还能遇到几个熟悉的人,聊聊天,不那么寂寞……
  第222章 思考
  当李如洗发现自己成为陈爱萍时,她很难受。
  陈爱萍负面的情感实在太多了,寂寞、凄清、绝望、悲伤、怅惘……对孩子的失望,对衰老和死亡隐隐的恐惧,对丈夫的怀念……让她有一种被痛苦淹没的感觉。
  这种感觉不是瞬间的剧烈痛楚,而是一种沉浸的、腌渍的、绵绵入骨、无法剔除的感觉。
  她好像被腌在痛苦的缸里的一棵白菜,那些所有的难过,无所不在的,挥之不去,把她从头浸泡到尾,一直深入她每一寸皮肤,血肉和骨髓。
  生活在这样的负面情绪里,李如洗觉得,陈爱萍可能很快就会生病了。
  她想起自己曾经梦到过的那个跳楼的少年,这个梦给她的感觉有些类似。
  苦痛和困难来源于内心深处。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个梦面临的困境比那个少年的梦要理性、好梳理,但从另一意义来说,其实这个梦比那个梦还要难解决。
  青春期的痛苦是混乱的,莫名的,难以名状难以言说的……要找到一个核心,让他认识到生的美好和价值,其实并不容易,但是年轻人又是懵懂而冲动的,血是热的,生来就带着生命的力量,要找几个方面刺激这种热血,令其留恋生,却也不是做不到。
  少年是易于改变的,乐于接受和学习的。
  但五十六岁的陈爱萍早就有了自己的价值观、习惯和生活方式,她是很难改变的。
  一个受过教育的五六十岁的人,是很不好糊弄的。
  ……
  李如洗仔仔细细地观摩了陈爱萍的心灵困境。
  对于衰老和死亡的恐惧,没有人能解决。
  人皆好生而恶死,可惜,随便是谁,终究也难逃一死。
  如果没有这种对死亡的恐惧,又哪来这个地球上的诸多宗教呢?
  李如洗总不能让陈爱萍去信佛吧?
  所以这个问题,她解决不了。
  陈爱萍怀恋自己死去的丈夫,这种悲伤同样来自于死亡,别离,正是所谓的“爱别离”之苦……这,她当然同样无法解决。
  好在,这两样虽然是她痛苦的底色,但却不是核心问题。
  在李如洗看来,这位陈阿姨最大的两个具体的痛苦:一个是孤独寂寞,百无聊赖;一个是和女儿的关系问题。
  第一个,其实好解决。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