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人不识君_分卷阅读_142(1 / 2)
然而在途中某驿站歇脚时,突然遭到山匪袭击,全家死于非命,只活了他一人。
肖云和来到京城,受安元良提拔,从工部正八品的所正,一步一步走到今天,甚至比安元良这个内阁大臣的地位还要高。
沈怿盯着上面的字皱眉思量:长庆十四年……那都是,十多年前的事了。
“山匪袭击,死于非命,却独独活了他一个?”
会不会太巧了?
高远闻言,在旁补充道:“好像是劫财的放了把大火,官差找过去的时候,整个驿站的人全都烧焦了,人畜不分。”
“烧焦了?那这么说,也看不清面容?”
“是。”
听到这里,沈怿总隐约觉得哪里不对劲,可又说不出到底是何处不对。
*
书辞的午饭是和紫玉一块儿吃的,连着好几天她都没去过前院了。
自打知晓了自己的身世后,整个家对她而言就像是蒙上了一层纱,这种感觉和第一天知道沈怿就是无名时很相似,虽不讨厌,但是不可避免地有了隔膜,接受一切是需要时间的,与其大家相见尴尬,还不如暂时不见的好。
紫玉扒了口饭,小心翼翼地看她若无其事地吃着,犹豫了很久以后,才开口问:
“小姐……”
“嗯?”
她把碗放下了,“您,真的不准备跟着夫人她们走啊?”
书辞嚼完了嘴里的菜,抬手盛汤,“我想还是不要了……”她有些无奈,“你也见到了,不仅我娘,连言莫都跟着躲我,现在这个身份,相处起来大家会畏手畏脚。”好在家里的下人只是听说她并非言则亲生,倒不知她生父是梁秋危那个大太监,否则还会更窘迫。
紫玉抿唇想了一阵,认真道:“那我陪您留下吧?”
“你陪我?你不嫌闷?”她抬眼。
“跟着夫人也是拿工钱,跟着您也是拿工钱,去哪儿都一样。”紫玉笑嘻嘻的,“再说了,我服侍您也习惯了。”
出了这样的事,身边连半个能说话的人都没有,她此刻表忠心,书辞不能不感动,于是去拍她的肩,“我就知道,还是你最仗义。”
用过了饭,紫玉将碗筷收拾出去,书辞跟在她身后,推开门就看到台阶下的陈氏。
她站在墙边,神色间充满了疲惫,那种落魄萧索的气息,让她仿佛在短短半月里老了十岁。书辞隔着几丈距离与她相望,大约注意到她的目光,陈氏讷讷地转过视线。
这一次的四目相投,她看见她眼底竟是一片茫然,空荡荡的,什么也没有。
活了十几年,书辞从来没在陈氏脸上见到过这种神情。
记忆里她永远精神抖擞,永远锋芒锐利,就像上次言则入狱,哪怕天塌下来,眸中依然有运筹帷幄的底气……不像现在。
陈氏瞧了她半晌,嘴唇微启着似是要说什么,最后欲言又止地转身离开。
言书月见她走远后才从廊上跑过来,“阿辞。”她握着她的手,轻声解释,“你别怪娘,她一直想来找你谈谈的,就是拉不下脸说话……”
“我知道。”书辞不甚在意地伸手去抹了抹她眼角的泪花,淡淡道,“你别哭了,往后娘和弟弟还要你照顾。”
一想到言则已经不在,言书月心下不禁酸楚,又想到她不再愿意随她们一同生活,愈发难受起来。 ↑返回顶部↑
肖云和来到京城,受安元良提拔,从工部正八品的所正,一步一步走到今天,甚至比安元良这个内阁大臣的地位还要高。
沈怿盯着上面的字皱眉思量:长庆十四年……那都是,十多年前的事了。
“山匪袭击,死于非命,却独独活了他一个?”
会不会太巧了?
高远闻言,在旁补充道:“好像是劫财的放了把大火,官差找过去的时候,整个驿站的人全都烧焦了,人畜不分。”
“烧焦了?那这么说,也看不清面容?”
“是。”
听到这里,沈怿总隐约觉得哪里不对劲,可又说不出到底是何处不对。
*
书辞的午饭是和紫玉一块儿吃的,连着好几天她都没去过前院了。
自打知晓了自己的身世后,整个家对她而言就像是蒙上了一层纱,这种感觉和第一天知道沈怿就是无名时很相似,虽不讨厌,但是不可避免地有了隔膜,接受一切是需要时间的,与其大家相见尴尬,还不如暂时不见的好。
紫玉扒了口饭,小心翼翼地看她若无其事地吃着,犹豫了很久以后,才开口问:
“小姐……”
“嗯?”
她把碗放下了,“您,真的不准备跟着夫人她们走啊?”
书辞嚼完了嘴里的菜,抬手盛汤,“我想还是不要了……”她有些无奈,“你也见到了,不仅我娘,连言莫都跟着躲我,现在这个身份,相处起来大家会畏手畏脚。”好在家里的下人只是听说她并非言则亲生,倒不知她生父是梁秋危那个大太监,否则还会更窘迫。
紫玉抿唇想了一阵,认真道:“那我陪您留下吧?”
“你陪我?你不嫌闷?”她抬眼。
“跟着夫人也是拿工钱,跟着您也是拿工钱,去哪儿都一样。”紫玉笑嘻嘻的,“再说了,我服侍您也习惯了。”
出了这样的事,身边连半个能说话的人都没有,她此刻表忠心,书辞不能不感动,于是去拍她的肩,“我就知道,还是你最仗义。”
用过了饭,紫玉将碗筷收拾出去,书辞跟在她身后,推开门就看到台阶下的陈氏。
她站在墙边,神色间充满了疲惫,那种落魄萧索的气息,让她仿佛在短短半月里老了十岁。书辞隔着几丈距离与她相望,大约注意到她的目光,陈氏讷讷地转过视线。
这一次的四目相投,她看见她眼底竟是一片茫然,空荡荡的,什么也没有。
活了十几年,书辞从来没在陈氏脸上见到过这种神情。
记忆里她永远精神抖擞,永远锋芒锐利,就像上次言则入狱,哪怕天塌下来,眸中依然有运筹帷幄的底气……不像现在。
陈氏瞧了她半晌,嘴唇微启着似是要说什么,最后欲言又止地转身离开。
言书月见她走远后才从廊上跑过来,“阿辞。”她握着她的手,轻声解释,“你别怪娘,她一直想来找你谈谈的,就是拉不下脸说话……”
“我知道。”书辞不甚在意地伸手去抹了抹她眼角的泪花,淡淡道,“你别哭了,往后娘和弟弟还要你照顾。”
一想到言则已经不在,言书月心下不禁酸楚,又想到她不再愿意随她们一同生活,愈发难受起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