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子脚下 第280节(1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无奇听了这两句话,心头如饮冰水。
  阮夫人轻轻叹了声:“所以不如借着这个机会,当断则断。”
  因见无奇脸色不好,阮夫人才又温声道:“好了,出去忙乱了这一天,总该累了,回去歇着吧。”
  皇帝的寝宫之中,秦王赵景华跪在丹墀之前。
  内侍之中只有李公公跟几个心腹在场,其他的都在殿外。
  皇帝沉默地看着面前的这个儿子。
  几个皇子之中,太子的性情最好,可是也最没心机,大概是因为中宫皇后所生,从小便是众望所归,后来又多了瑞王辅佐相助,多半事体都不用他操心。
  死去的端王倒是个精明强干的,却偏早亡。
  瑞王……因为从小没了母妃,加上他自己的相貌过于出色,世人对他相貌的关注甚至多过于行事手腕。瑞王有心胸也能做事,奈何他从没有什么野心,整天只围绕太子而转。
  至于三殿下秦王赵景华,却是个连皇帝都有点看不清的人物。
  这些年来,皇帝常常在想该将兵权收一收,但是除了年少时候违命往梁州那一战外,此后秦王都表现的很安分守己,二来他驻守的地方确实非同一般,而且秦王向来做的很好。
  要是让秦王交出兵权,那自然还要找一个可靠的替代者,放在别人手里,皇帝却又不放心。
  因此一直并未付诸行动。
  秦王也始终蛰伏不动,直到最近两年,隐约听闻周琴北暗中以秦王名义行事。
  许久,皇帝终于沉声说道:“你的胆子也是不小,没有传召,敢私自回京。”
  赵景华俯首道:“父皇恕罪,一来是因为听说了端王世子出事,二来,又怕因为这件事引发其他不可知的变故……所以儿臣才贸然赶回京,本来想跟四弟将事情解释清楚再悄悄地回去的,没想到……究竟是人算不如天算。”
  皇帝问道:“你说因为端王世子的事,所引发的不可知的变故,难道就是指的太子的事?”
  秦王道:“父皇容禀,儿臣当时听闻一些流言蜚语指认太子跟此事有关,生恐对殿下不利,本是想进京替殿下澄清,可竟没想到事情远在儿臣预料之外,太子哥哥竟然会遭遇不测,儿臣……实在是无颜以对。”
  皇帝哼了声:“你确实罪大之极,周琴北原先是跟着你的,你竟不知她向来的行事手段?你若知道她的心性,就该早除之后快,竟叫一个女人在外头兴风作浪,害瑞王不成,便对世子下手,如今更祸及太子,这一切都是你的不察之故!简直该死!”
  “父皇训斥的对,”秦王听皇帝说的严厉,含着泪低头道:“是儿臣一时心软,因为当初周将军对于儿臣有教诲之功,所以、儿臣一直不敢忘了他的恩,故而对于周琴北也并没有狠心剪除,只想着已经教训过她,她应该能悬崖勒马及时醒悟才是,不料居然会变本加厉到如今无法挽回的地步,儿臣无地自容。求父皇责罚!”
  秦王说着动情,竟流下泪来。
  皇帝望着底下有点声音哽咽的儿子,竟分不清秦王这番姿态,是发自真心,还是单纯的惺惺作态。
  先前李公公领着无奇去存灵柩的殿内,秦王跟瑞王两人相对的情形,皇帝是一清二楚的。
  他本来想借着这个机会,也试探出秦王的底细,没想到他的表现毫无破绽!
  最后,皇帝道:“木已成舟,无法挽回,此事虽不是你所为,但也跟你脱不了干系。只是如今太子才出了事,朝中人心不稳,若在此刻再降罪于你,只怕更会引发不必要的波澜,故而权且按下,如今只全力处置好太子的后事再做其他打算吧。”
  秦王俯身磕头:“多谢父皇宽仁。”
  虽然太子之死惊动天下,但京城之中却还算太平无事。
  除了最初那日的城中戒严外,此后便一切井然有序,并未引发什么意外波折。
  而太子之死的缘故也随之明了,是端王妃在丧失理智的情况下误伤了太子,但世子之死,其实跟太子殿下无关,乃系山贼所为。
  太子本来素有仁德之名,如今无辜而死,朝野哀痛。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