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拾贰】(3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他盯着那四字,眼内突地爆出血丝。
  来送报的兵部武官看见他的模样,顿感忧惧,不自觉地退后数步。
  而他合了合眼,又睁开,声音镇定而冰冷:“我愿出镇豫州,马上便草请命书,劳你携带回京,呈至兵部冯大人案前。”
  武官却说:“裴将军既没,朝中无人愿往镇豫州,唯独成王连夜举荐中书令卓大人之子卓少疆为帅。卓少疆虽未经兵事,亦未试科、出仕,但陛下看在成王的面子上,破例命外臣制诏,拜其为将。不日前,卓少疆已领兵二万出京。纵是沈将军眼下飞马递表于兵部,亦不过徒劳而已。”
  卓少疆?
  他沉思片刻,将与此人相关的记忆自脑海深处尽数捞起,倒也拼凑出了个英武的年轻模样。
  而在那模样后面,分明是另一张他更熟悉的女子面孔。
  既是她的胞兄,必当不会令人失望。
  如此想着,他便未再做纠结。在将武官送走后,他一寸一寸地把那张邸报叠成一小方,收入甲衣最靠近心口的位置。
  大平景和十二年岁末,卓少疆于豫州一战扬名,凭一己之力扭转了大平北境之败势。
  此后三年间,卓少疆请旨募兵,建云麟军之旗,率军多方转战,击退了十数次大晋南犯之兵马。
  至景和十五年,卓少疆总兵六万,入侵大晋疆域,拔灭四座重城,残戮五万晋俘,一役震动大平朝野上下。
  皇帝御笔下旨:卓少疆迁拜上北将军、封逐北侯,督大平国北十六州军事。
  南疆军中,沈毓章闻报,对近卫道:“我辈能出这等年少英雄,裴老将军泉下终可阖眼。国朝能有这般勇臣良将,是边民之福。陛下能信之、重用之,更是万幸之幸。”
  然而仅过了一年多,又一封自京中递来的邸报,狠狠地将他所怀抱的信念与期冀彻底敲碎。
  “……卓少疆坐里通敌军,杖毙于市。”
  这一回,他无惊亦无怒,只是一人纵马出营,寻到一处开阔野地,凝望着北面连绵起伏的山峦,深思了许久。
  夜里回营,他点了灯烛,自出南边以来头一回提笔给沈府去了信。
  ……
  今之国朝,早非太祖、世宗、仁宗三朝。
  陛下仁昏,庸臣当道,贤才苟活。
  良将含冤受戮,疆土又何人可守镇之?
  宵小之辈登高制令,若此以往,国终将不国!
  试问忠昏君而戾天下,此忠是谓何忠?!
  儿不肖,不敢有污沈氏世代忠正之名,然沈氏之所以为今日之沈氏,不在乎愚而忠君,而在乎拥明主、正社稷。
  虽然,儿既奉沈氏之名,绝不谋不忠之事、以累沈氏一族,然为社稷万民计,儿亦难为忠君之事。
  望双亲其明之。
  集州大营
  毓章长叩首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