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3章 法国品牌(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买下的法国品牌在法国原本叫什么名字不重要,来到中国必须是“梦多娇”,为什么?嘿嘿!中国人都知道。
  秦淑洁还要在南京路、淮海路、四川北路等等商业街买下五处营业面积不低于三百平方米的营业用房开专卖店。
  黄瀚给“梦多娇”设计了lougou,一朵郁金香,接下来当然是生产诸如亮丝t恤等等高档服装。
  与此同时,“风牌”驻各大城市的经理、副经理们都行动起来,年底就要保证买到手一百处“梦多娇”专卖店的营业房。
  买房开店对于“风牌”的高管来说都是轻车熟路,唯有沪城让秦淑洁去谈,而且是用美金买房,最重要的是必须在南京路买到店面房。
  相信以她的人脉,用美金在沪城繁华的商业街买房,办成这件事不费吹灰之力!
  这不是自说自话,对于当下的中国来说,美金太重要了,用美金办事无难事。
  沪城是什么地方?南京路在国人心中是什么地位?在那里开“梦多娇”专卖店,当然能够大副提升品牌的影响力。
  秦淑洁亲自去办这件事,而且是拿美金买门面房,就是志在必得!
  “中港实业”的管理团队肯定不全部使用原七家厂子的干部,秦淑洁已经物色了七位高管和十四个偏向于技术的中层管理者。
  美国遭遇股灾搞得人心惶惶,秦淑洁采购的这些机器来自于四家工厂。
  资本家都把设备卖了当然是不准备在美国重新办厂,厂里的技术员和管理者理所当然失业了。
  他们在美国要重新就业干老本行还就真的困难重重。
  为啥?屋漏偏逢连夜雨啊!
  原本美国正步入去工业化的时代,纺织业年年萎缩,失业的管理者、工人绝大多数得改行。
  然股市玩崩了,太多资本家血本无归,不少银行纷纷倒闭,这种情况下的失业率可想而知。
  从事纺织业的技术员和管理者想要重新找工作当然困难重重,哪有可能挑肥拣瘦?
  秦淑洁是设备要,人才也要,她还以貌取人,专门给亚裔机会,如果是中国人肯定优先考虑。
  纺织业比较苦,在美国干这一行的数墨西哥裔、亚裔居多,秦淑洁招募的二十一人绝大多数是华人。
  他们来中国工作肯定是拿美金,待遇必须参照美国标准。
  即便如此人家还未必乐意,因为此时绝不是二三十年后,此时都是国内的想方设法往国外跑,回流的“海龟”少之甚少。
  秦淑洁给了条件,这二十一个中高层管理人员来国内工作一年后,如果不想继续留下,完全可以申请调离。
  届时可以选择进入美国公司或者香港公司甚至于法国公司任职,根据他们在大陆的工作表现,可以获得加薪、升职的奖励。
  这个办法不错,这些占了“洋气”的中、高层管理者来“中港实业”用心工作一年其实已经足够。
  因为以国内管理者的学习能力,以黄瀚的跨世纪眼光,不仅仅能够“萧规曹随”,还能够去其糟粕留其精华。
  土生土长的干部当然要使用,中午张春梅妈妈张霞接到了黄瀚的电话,黄瀚约她来家里面谈。
  秦淑洁已经在谈判时公开表态,黄瀚不仅仅是“中港实业”的股东,还是仅次于她的决策者。
  原本张妈妈就知道资方老板跟黄瀚家的关系非同寻常,根本不担心合资后会让她下岗另谋出路。
  当得知黄瀚成为了“中港实业”事实上的二把手后,更加把心放到了肚子里。
  放下黄瀚的电话后,张霞道:“春梅,黄瀚让我跟你说一声,他今天下午要请假。”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