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1章 衙内班(3 / 5)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都是需要发运到各大城市销售的!
  自己派卡车,或者专门雇佣卡车单放,哪有“联运集团”专业物流划算?
  仅仅以上是这些单位的业务量,就能够满足“联运集团”发工资的需要了。
  “联运集团”的效益怎么可能差?
  况且物流仅仅是萌芽阶段,还没到大发展期,以后的发展潜力太大了。
  “联运集团”领先一步,而且是布局江浙沪,城市之间采取大卡车点对点快捷运输后分流,一一送货上门的模式。
  这极大方便了在这些大中型城市做生意的个体户和经销单位。
  “联运集团”生意越做越好,名气越来越大,保不准以后会成为物流行业的杠把子。
  人是社会动物,圈子太重要了,不知不觉中,黄瀚身边就形成了圈子。
  一荣俱荣果不其然。
  学习小组的同学相处几年不仅仅有同窗之谊,已经发展到跟家里的兄弟姐妹差不多,有了亲情。
  “华美风”、“全力企业”、“惠农集团”、“快哉风集团”等等,反正有不少代工产品需要协作单位。
  张倩、刘晓丽、王丽她们都是本地人,父母的工作单位都在三水市,怎么可能不沾黄瀚的光?
  她们的父母能够为单位拉来业务当然会获得提拔。
  黄瀚的同班同学超过六十人,父母绝大多数四十岁左右。
  这个年纪的人,除非根本扶不上墙的,其余的都属于给点阳光就能灿烂。
  只不过这个世界上总会有阳光照不到的地方。
  然有了黄瀚,必然近水楼台先得月。
  同学们的父母只要不傻、不蠢、不是文盲,肯定容易出头,当上单位主要领导的不知凡几。
  这还真的用不着黄瀚刻意帮着走后门。
  改革开放好几年了,人人都有了思想,都开始动脑筋,再也不是琢磨怎么人斗人,而是开始琢磨事。
  儿女跟黄瀚是同班同学成为了不少家长最重要的资源,他们之间还因为这层关系成为了互通有无的关系户。
  比如说找成胜利办事,说出儿女是某某某,跟黄瀚、成文阁是同学,只要不太为难,成胜利能不办?
  再比如说跟热心肠的钱国栋谈起儿子是钱爱国的同窗好友,经常一起练武,想烦钱市长给他的领导说几句好话,钱国栋肯定一口答应。
  连王慧玲爸爸都得以调离扬剧团调进工人文化宫当上了副主任,主要工作是教退休职工兴趣班的几十个退休干部拉二胡。
  王慧玲的妈妈也被提拔了,现在用不着修表了,当上了钟表修理服务社办公室主任,副经理。
  服务社在西大街改造时获得了拆一还一的门面房。
  如今不仅仅维修钟表,还开起来一家钟表专卖店。
  他们不缺货源,因为有商业局、工业局、交通局和市里的领导关照,专卖店总能进到紧俏商品,效益不错。
  这也不是黄瀚帮的忙,而是钱爱国找他爱管闲事的爸爸帮忙。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