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3章 华尔街牛(2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宽恕》和《归去来》都是排练成熟的节目,每个星期再排练几次是为了熟能生巧,是为了表演更加自然。
  被选上的同学们都很珍惜这个机会,没人认为占用了学习时间,都表态大不了每天少睡半个小时把排练用掉的时间抢回来。
  黄瀚也不认为一个星期花几个小时排练会影响学习,完全可以把星期天下午的时间当做特意放松神经、让大脑休息对待。
  十一月初的星期六,孔老板给黄瀚家打电话了,约黄瀚明天三点钟在家里等他,他有要事商量,最好别有外人。
  一个星期只有星期天下午几个小时不做题,还被预约了,黄瀚一声叹息。
  他只得告诉钱爱国、成文阁,原定的一个小时散打对抗取消。
  吩咐他俩通知团队的同学和老师,中午提前排练,他两点五十要请假。
  下午,黄瀚急匆匆从实验中学跑回来时,发现孔老板已经坐在堂屋里的太师椅上喝茶,张芳芬在跟他聊天,黄道舟去首都参加排练了,不在家。
  这也是黄道舟懂得低调做人,他为黄瀚争取到了在三水市排练的自由,自己愿意巴巴的跑去首都参与排练。
  黄道舟已经位高权重,还声名赫赫,能够有这个态度,当然赢得中央电视台的领导、导演包括参与排练的职工一致好评。
  黄道舟还特别客气,去的时候总不忘了带些特产作为小礼品,只要参与排练,都会请在场的所有人吃饭。
  有地位、有名气、有能力、有水平还不傲慢,懂得团结干部和职工,黄道舟的形象无可挑剔,在中央电视台的人缘好着呢。
  黄道舟这一次去首都参加排练后不立刻回来,他要去东北。
  这是黄瀚指点他去的。
  解放初期一直到八十年代末,东北地区作为我国经济相对发达地区的同时也是我国最重要的工业基地。
  那时的东北不仅仅有地缘优势还有人才优势,拥有太多部属大厂。
  然随着沿海城市经济带的发展,大量人才南下,东北工业基地开始没落。
  黄道舟这一次去东北的目的是招募技工,只要是技术好的工人,都可以拖家带口来三水市工作。
  这没有难度,三角债开始泛滥,东北有太多企业被拖累,陷入停工、半停工状态。
  在东北国有企业大量破产倒闭前去收一二百技工,这些人就是种子,到了九十年代根本用不着再去招人。
  那时被逼无赖只得下岗的工人,但凡认为自己有一技之长,肯定会自己找来三水市投靠老乡,请他们介绍工作。
  这又是阳谋!
  因为三水市本地的劳动力已经不足以支撑起庞大的用工需要。
  劳动力严重不足会导致供需失衡,会导致低端劳动力的工资过高使得三水市失去竞争力。
  所以要竭尽所能增加人口。
  低端劳动力的工资水平掌握在全国平均工资的双倍足以,再多不合时宜。
  不能保护落后,劳动者想要得到更高的收入,唯有靠学习,靠提升技术等级,不能靠拥有三水市户口。
  开放才能更好地发展,对于国家来说如此,对于一个地区来说同样如此,人为的设置壁垒,肯定会故步自封。
  大局观黄瀚还是有的,黄道舟去东北半停产状态的国营大企业招募技术工,采取承认他们的工龄和工资待遇办理调动的方式方法,肯定事半功倍。
  用不着担心黄道舟遭受冷遇,正厅级都跟地级市主要领导平级了,省属大企业跟部属大企业也是平级。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