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2章 寒假有点忙(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有这样的基础,设计大同小异的电动自行车生产线事半功倍!
  复旦大学和上海交大有太多人才,缺的是科研经费,只要经费给得足,肯定能够设计出跟得上国际水平的生产线。
  他们让黄瀚放心,七月份投产的压力有点大,但是所有研发人员都积极主动,相信能够及时圆满完成任务。
  黄瀚回家后就没一天闲暇,“丰登集团”、已经更名“光华集团”的“光华电机股份有限公司”等他回来才召开董事会。
  孔老板“向华集团”旗下的“向华精锻齿轮厂”、“向华汽车电器厂”也要跟黄瀚谈合作事宜。
  “芳华酒业”、“三汇集团”、“中港实业”、“百度食品集团”等等单位也有事儿需要和黄瀚商谈。
  以至于黄瀚只陪邱老师一家子吃了一顿饭。
  安俊祥的法兰管件公司没有受到“巴统”制裁的影响,产销两旺。
  应该是法兰属于低端产品,不在制裁氛围,还应该是安俊祥毕竟曾经是那一边的大官人脉广。
  再则肯定是“祥瀚”法兰的质量符合国际标准,价格具备竞争力。
  反正安俊祥今年出口额超过一百五十万美金,加上内销的数量,实现营收一千万,利润以美金计接近三十万。
  安俊祥如今信心百倍,他告诉黄瀚,“三水市祥瀚法兰管件台资控股有限公司”九零年应该能够实现营收超两千万。
  何止是安俊祥的法兰产品产销两旺,由于三水市的企业积攒了实力,绝大多数实现了正增长。
  在国内经济形势不容乐观的八九年,三水市工农业总产值依旧实现了百分之二十的增长率,仅仅比预期减少了五个百分点。
  这得益于三水市的“全力企业”、“惠农集团”、“江河船舶”、“中港实业”、“家园集团”、“阳光集团”、“快哉风集团”等等明星企业和包括“自强建筑公司”在内的各建筑公司挑起了大梁。
  “全力企业”、“快哉风集团”等等单位都重视新产品研发,重视产品优化升级,每一年都在推陈出新。
  “全力企业”的分体壁挂空调其实已经是二代机,相对于第一代,成本下降了百分之十五,能耗和噪音大幅降低。
  今年,自产压缩机将要全面取代进口,“全力”空调实现整机国产化,成本还能够减少百分之二十。
  第四条生产线将要在四月份投产,届时黄道舟准备来一次让利大促销。
  黄瀚支持黄道舟把空调的价格降下来,说实话,当下的空调动辄一万多块,太贵了。
  “全力”实现国产化后不降价,毛利润高达双倍。
  这不是小商品,翻倍赚妥妥的是暴利,这就给玩山寨的工厂留下了巨大的生存空间。
  因为小规模生产成本哪怕高出百分之二十,还能有百分之三四十的毛利,足够小厂折腾。
  降价当然不能一步到位,今年忽然降价百分之二十,必须让还在使用进口压缩机的空调厂至少死一半。
  明年还要降,与此同时优化组合,最大化压缩成本提高质量,发挥规模化大生产的成本优势,最后把出厂价的毛利率掌握在百分之十五。
  相信这个定价刚刚好让山寨的小厂无利可图,赚不到钱拿什么发展?
  有黄瀚掌握“全力”空调的发展节奏,诸多李鬼干死李逵的故事不可能在“全力企业”上演!
  在研发团队和来自苏联的二十几个专家、工程师、技术工不懈努力下,仿制卡玛斯柴油发动机取得了成功。
  “惠农集团”生产组装的重卡实现了质和量的飞跃。
  “三惠”重卡由于皮实耐用便于维修,受到个体户的青睐,订单已经排到了明年夏天。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