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7章 广种薄收(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黄瀚心里也在谋划着是不是生产电脑配件,甚至于生产笔记本电脑。
  不及,等开学后组织复旦大学、上海交大、华东科技大学的精英们谈谈,甚至于可以请来北大、清华、科技大学的牛人共同商讨。
  晚上回到家后黄瀚立刻拨通了秦淑洁的电话。
  把“瀚洁蓉投资公司”入股台湾电脑软硬件公司的计划跟秦淑洁说明白了,让她派几个人带上律师和孔老板一起去台湾。
  秦淑洁故意没有回来过年,也没有去纽约,她一直在香港。
  原因当然是担心家里人、担心沈晓蓉瞧出破绽。
  她一样的看好跟电脑相关的产业,知道台湾在这方面发展得比大陆好多了,认为黄瀚决定寻找有潜力的台湾公司投资很正确。
  她这段时间的身体反应减轻了不少,决定亲自带人去洽谈,并且问黄瀚:
  “为什么一定要入股台积电和华硕、技嘉这几家公司?你又是从哪里听说了这几家公司?”
  她之所以这么问,是因为黄瀚清清楚楚说了,其他的公司投资多少,占股多少她看着办,但是投资华硕和台积电、技嘉尽可能占股百分之十五以上,多多益善。
  这哪里说得清?黄瀚只能含糊其辞,依旧拿直觉说事儿。
  如今的秦淑洁大不相同,不仅仅习惯了黄瀚解释不清的神奇之处,还更加信任黄瀚,表态一定把这事儿办成了。
  多多益善?多到什么程度?如此要求会不会控股啊?
  黄瀚认为绝无可能,华硕和台积电、技嘉的创始人都是人精,哪有可能受制于人?
  能够谈到占股两成就谢天谢地了。
  真的做到了控股,那还客气什么?想方设法把公司,最起码把分公司搬来上海、代工厂建在三水市经济开发区。
  反正黄瀚知道这几家公司的准确路线,也知道哪些高管才是经营、技术的扛把子,不亏了中流砥柱们的股份,尊重他们的意见不就得了!
  当然,这些都是一厢情愿,最好的办法是参股不控股,不干扰人家的经营和发展。
  黄瀚和秦淑洁在电话里都是谈工作,俩人都故意不谈其他方面,但是语气中流露出的那种感觉不可描述。
  秦淑洁的能力不是盖的,她第二天就开始了解台湾跟半导体制造和集成电路设计、电脑软件开发相关的大小公司,特别分析八八年、八九年新成立的公司。
  她发现这些公司大多数是小打小闹,注册资本超过五十万美元也就是一千万新台币的都不多,绝大多数是从美国留学回来的年轻人自主创业。
  她也曾经在美国打拼多年,天生就对这样的年轻人有好感。
  想当年约等于是黄瀚给了她投资,她才一步步走到今天。
  现在“瀚洁蓉投资公司”有能力给那些创业的年轻人增资,何乐不为?
  秦淑洁想好了,除了黄瀚指令的几家公司,她还要好好筛选,尽可能多投资,哪怕投二三十家都行。
  正月初六,“自强建筑公司”承建的“好猫集团电动自行车总厂”在三水市经济开发区举办了奠基仪式。
  不仅仅三水市的绝大多数领导到场,扬州市、省里的几个主要领导也特意赶来剪彩。
  “电动自行车总厂”依旧是合资企业,黄瀚放寒假回来第一件事就是跟宋解放、陈义华、钱普义、孔老板、陈大头等等谈出资参股。
  如此大项目没有人不重视,但是宋解放、孔老板都相信黄瀚的眼光,基本上做到了言听计从。
  “瀚洁蓉投资公司”理所当然是主要出资方,投资以人民币计高达一亿五千万占股百分之六十四。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