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节(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被打了二十军棍的卢桂生趴在床上,作为一个进士,投靠晋王府后从来没有受过这种待遇,之前李定国对他一直很客气,还帮他取得了光禄寺卿的职务,以前他暗地里一直盼望有天晋王能够取代永历天子,也把晋王视为第一效忠对象。
  “晋王不听忠言,必遭大败啊。”
  卢桂生在床上嚎啕一番,越想越恨,暗暗一咬牙,想着:“李定国宁死也要保朝廷,我可不能陪他死!”
  ……
  万县,
  “文督师的使者?快请。”
  邓名客气地把来人引到厅内,接过给他的书信展开看起来,信中的口气非常亲热,请邓名这位宗室尽快到奉节一叙,还让他赶快自行上报身世,奉节会立刻上报朝廷。见信邓名微微皱眉,心想着自己确实需要尽快去奉节一趟向文督师说明。
  --------------------------------------
  没稿子了,现赶出来的,晚点了,见谅。
  第三十二节 奉节
  目前邓名在万县一天到晚没有什么事情,军队预备回奉节,不过暂时无法成行,邓名觉得自己没有必要耽搁,还是应该迅速前去奉节和文安之见面,同时手中这支军队的指挥权也需要进行移交——周开荒和他的部下肯定要回大昌,但是原谭文部肯定会归文安之节制。
  邓名就把众军官召集到一起,把文安之来信要自己前去奉节一事相告,至于军中事务当然交给周开荒和李星汉负责。听到邓名的安排后,不少人都一起嚷嚷,说邓名一走就会军心不稳,不过也有人支持,觉得邓名身份尊贵,没必要一天到晚守在万县处理这些鸡毛蒜皮的事情——实际上邓名也很少处理具体事务。
  眼下最主要的问题就是军官中让谁留下来防守万县。无论把谁留下都会很危险,两千四百明军加上俘虏就有六千多人了,一起行动不但缓慢而且物资也未必充足。这个问题已经困扰了明军几天,邓名倒是有个腹案,趁着自己还没走赶快提出:“我们走,让熊兰断后好了。”
  新年前,邓名因为好奇熊兰为什么一直郁郁不得志,就招来几个谭弘的手下询问,结果发现其实这件事异乎寻常的简单,原来熊兰的生母是妾,相比这个,熊兰靠着姨娘是谭弘的妾这层关系谋取个职务反倒不是什么大事了。
  当谭弘的部下面带鄙夷地报告熊兰是妾生子时,邓名听了还不觉得什么,但其他军官顿时脸上满是不屑之色,一通哄笑。看到他们纷纷显出一副高高在上的模样后,邓名就明白谭弘的心腹手下羞于与熊兰为伍一点也不奇怪了。对这种歧视心理邓名有点不理解,母亲和姨娘都是妾,说明姐妹俩都是乱世里的苦命女子,出身一定很低下而且很不幸,按说应该同情才是。难道这些军官的父母都是出身豪门么?他们大多是穷苦人家的子弟,唯一的优势就是明媒正娶罢了。邓名意识到,他觉得没什么大不了的事情在这些明朝人眼中却是了不得的大事,其他人即便出身再贫寒,也是光明正大的妻生子,在这些人眼里熊兰可以说是一个副产品。
  “那个小婢养的?”得知熊兰的出身以后,明军就开始用这种骂人的话来称呼熊兰,而对他来说似乎这还不能称之为辱骂。
  “我们不可能一下子都走,只能一批一批的走,不让熊兰带人留守,难道要把我们自家兄弟留下吗?”虽然手下军官们都用这个蔑称,但邓名从未使用过这个称呼。
  邓名认为可以让熊兰带着不太可靠的一批人留下,继续开垦万县周围的土地,两千四百明军则带着一千多比较可靠的壮丁返回奉节。
  “那小婢养的会老老实实的吗?他已经翻来覆去两次了。”
  “总比留下其他人强。”邓名也不认为熊兰是个值得信任的家伙,但反过来说,这种反复无常的人就是投了清军危险也不大,三谭在万县周围经营了多年,开垦了不少土地,若是弃之不顾实在有点可惜。
  在邓名和众军官商议这些军务的时候,赵天霸一直没有说话而是在边上静静地沉思,趁着众人交谈中的一个停顿,赵天霸突然插嘴道:“邓先生,能把督师的信再念一遍吗?”
  邓名于是就又念了一遍,赵天霸听得很认真,等邓名念完后便道:“督师并没有催促先生立刻去奉节。”
  “是没有,怎么了?”文安之的信写得很热情,也表达了急于一见的意思,不过确实没有要求邓名立刻动身。
  “能把督师的信给我看一下吗?”赵天霸问道。
  “当然,”邓名感到事情似乎有些奇怪,不过还是把信交给了赵天霸,还笑着问道:“赵兄不是不识字么?”
  “只是检查一下印章,”赵天霸接过信,口中答道,看了看信上的印章后突然抬头大声反问:“督师来信,检查印章是惯例吧?难道邓先生从来没仔细看过么?”
  刚才赵天霸的举动让邓名不解,可是听到赵天霸这声反问后邓名顿时心中释然:原来这是军中惯例。
  “我确实不知道这个规矩,让赵兄见笑了。”邓名摇头笑道。
  “也是我忘记解释了,这种书信从来都是要仔细检查的,以防万一。”赵天霸也是一笑,把文安之送来的信收入怀中:“一会儿再奉还邓先生。”
  “不着急。”邓名扭过头继续和其他军官讨论留守、耕种和沿途行军的问题。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