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节(1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就在这个时候,一个仆人来到了书房门前,禀报道:“老爷,外面有人求见,他说自己是宫里的人。”
  “哦?”唐枫一怔,,莫非皇帝在知道了此事之后也心生难处,所以来让自己进宫相商吗?他当即不敢怠慢,起身道:“走,带我去见见他。”
  外堂之中,一人负手站立,看着那并没有多少改变的厅堂布置,他微微点了点头,心里的一丝忧虑似乎也少了一些。就在这个时候,唐枫快步走了出来:“可是皇上命你宣我入宫的吗?皇上……”就在这么询问的时候,唐枫却吃惊地看清楚了那个自己认为是来传口谕的人的模样,他居然就是当今大明天子,崇祯本人!
  “臣唐枫参见陛下,迎接来迟,还请皇上恕罪。”很快地,唐枫反应了过来,跪下行礼道。
  “快快起来,朕突然而来,也没有表明身份,你何罪之有?”崇祯笑着虚扶了一把。
  “不知皇上御驾驾临,所为何事啊?”在请皇帝上座之后,唐枫才奇怪地问道。的确,作为一国之君,崇祯日理万机,可不会跑出来游玩的,何况现在还是如此时候。
  崇祯脸上的笑容因为唐枫的这个问题而慢慢敛去,半晌之后,他才说道:“记得朕还是信王的时候,一旦遇到了什么难决之事,总喜欢在这府中的后花园里走走,不知今日你可愿意陪朕去那里走上一走啊?”
  “这是臣的大幸!”唐枫不假思索地道,他看得出来皇帝满怀着心事,又不想被其他人在旁听了,便想到了这个法子:“自臣获皇上恩赐住进府里之后,一切都不曾变动,想必陛下依旧能从这里找到过往的影子的。”
  “如此甚好。”崇祯微一点头,便起身熟悉地往后园而去。唐枫以及皇帝的一些随侍之人紧随其后,唐枫更是向外面的仆从打了个眼色,命他们赶快去后面准备一下,要是里面有自己的家人在的话,便让她们赶快避开。
  在这两年的逍遥日子里,唐枫和他的两个妻子柳慧、大玉儿呆在一起的时间明显多了许多,这就使得两人又添了子嗣,除了绰儿之外,唐枫现在还有两子一女,一子一女是柳慧所生,而另一个儿子则是大玉儿所生。他的长子便是当初怀在柳慧腹中的骨肉,现在已有两岁,长得虎头虎脑,很是可爱,便取了个小名叫做虎儿,大名却叫唐克清,另一个女儿才在襁褓之中,取名唐环儿,而那大玉儿所生的儿子则取名唐克满,两个儿子名字里的意思,除了纪念那个前世的自己外,便怀着保明抗清之意了。
  往日里没事的时候,柳慧两女就会带了儿女来到园中嬉戏,虽然现在天气寒冷,但是唐枫却不敢怠慢松懈,毕竟来的乃是皇帝。还好,今天柳慧她们并没有到后园来,这里很是安静,这让唐枫安下了心来。
  跟在崇祯的背后,唐枫发现他看四周景致的时候满是怀念之情,心里也有些感慨,这一下就过了五年了,五年前的他一定想不到自己会有这么一日吧?崇祯突然在一棵松树前站住了脚步,伸手摸了一下它道:“朕记得这棵树乃是朕亲手种下的,如今它也已经如此茁壮了。”
  “陛下……其实我大明的江山在您的治理之下,也是能如这树一般茁壮成长的。”
  “是吗?什么时候你唐逸之也学会了敷衍朕了?”崇祯似笑非笑地看了他一眼,然后回头对跟在后面的侍从道:“你们退到一边去,朕要和安平侯说说话儿。”
  待到几丈方圆之中只剩下他们两人的时候,崇祯才开口道:“虽然你不在朝中任职,只是一个逍遥事外的侯爷,但是若说你真的对我大明发生的事情一无所知,恐怕朕是不会相信的。何况此番在各地的灾祸满朝皆知,而陕西一事更是如此严重。”
  “皇上恕罪,臣不敢瞒皇上,这一切臣皆有所闻。”见崇祯直看着自己,唐枫也不敢再推搪说自己不知道了,便老实地回答道:“臣也在为我大明如今的窘境担心,奈何却是有心无力,臣只是一个闲散的侯爵而已。”
  “这也不是你的心里话,”崇祯看着唐枫好半天后才摇头道:“当初你不过是锦衣卫的一个同知,上面还有指挥使和佥事呢,你不照样做下了那么大的事情吗?怎么现在却会对此不敢有什么想法了呢?朕今日来见你,就是想问问你可有什么办法解当下之难的,你就不要再虚言推脱了。朕知道你还是有着一些见识和手段的。”
  皇帝都把话说到这个份上了,唐枫便也不好再装傻了,他叹息地苦笑了一下:“什么都瞒不过圣上啊,不错,臣也一直在关注着朝廷内外的事情,想必近几年不断的天灾使得皇上很是头疼吧?”
  “是啊,连绵的灾祸已经让我大明的国库开始空虚了,今年不单是地方上要用钱赈灾,就是辽东也需要大量的军费,可是朕却是真的没有银子了。这次陕西发生了大饥荒,朕更是将内库的银子都拿了出去,现在连宫里的用度都捉襟见肘了。今日早朝之上,有人虽然提出了裁撤地方驿驿卒的办法来为朝廷省下一些银两,但朕却知道这不过是杯水车薪而已。”
  听皇帝这么说话,唐枫心下也有些感动,身为一国之君,能从自己的用度里克扣出银子来,这也只有真心为国的皇帝才能做出来了。想想那清朝的慈禧老太太吧,为了自己的一个生日,以及建个颐和园就把建水师的军费给挪用了去,这简直就是鲜明的对比。这使得唐枫更坚定地想要保住大明的信念了。不过在听皇帝说起早朝时的决定时,唐枫还是有些无奈地笑了,那些驿卒能费多少银子了,那些大人们居然会想出这么个破主意。
  不过这终也是省了一点银子,他也不好说什么,便轻叹了声道:“陛下所虑甚是,这的确是杯水车薪,根本济不了多少事。其实在看到我大明国内连年灾祸的时候,臣就在想着该怎么为陛下分担了。现在却想出了两个方案。”
  “哦?快说来听听。”一听唐枫居然早有了办法,崇祯连忙问道,心里却有些不满,怎么直到现在他才跟自己说呢。
  唐枫的话却让他明白了这当中的缘故:“臣这两个方案都与祖宗的体制相悖,所以不是陛下问计于臣的话,臣是不敢真个说出来的。还请皇上在听完之后莫怪我。”
  “成了,朕赦你无罪便是,有什么便说吧。”
  “臣遵旨。臣想到,要想国库充盈只有从开源和节流两个方面入手,而臣的想法便是这两方面的。开源方面其实几年前臣就在陛下面前提过,那就是开海禁!”唐枫一面说着,一面观察着皇帝的反应。
  第573章  唐枫的计划
  “开海禁?”果然崇祯在听到这个提议后,脸色就是一变,显然对这个祖宗定下的规矩,他是连想都没有想过的。话既然已经开始说了,唐枫就没有半途而废的想法,虽然皇帝的脸上看上去有些吃惊,可他还是坚持着自己的看法:“不错,就是开海禁!陛下,在我大明之外,尚有着许多的西方国家,那里的百姓也一心向往着我大明的丝绸、茶叶、瓷器等精美物品,在这些年来,虽然我大明只有几处地方通海,可是通过走私,他们还是得到了这些物品,从而对它们赞不绝口。只要我大明肯和他们真正的互通有无,那些国家所拥有的财富就能从海洋上不断地送到我们这里,而朝廷就可以从中抽税,得到充足的银两了。”
  “这……”皇帝虽然对外面的世界所知很是有限,但却也知道唐枫说的是真的,在以前他就听说过一些佛郎机人来到广东等地经商的事情,只是随着朝廷的腐败,这现象却已经少了许多,这的确有着极大的诱惑力,毕竟那可是真金白银啊。但是,祖宗的成规,却还是让崇祯心生犹豫:“太祖时定下的片板不得下海的禁令,只怕不是朕能取笑的啊。”
  唐枫看出了崇祯的犹豫,劝道:“陛下,虽然我大明有过禁令,但那些禁令颁布的时候可没想到今时今日会出现如此情况啊。若是朝廷不能再从这些地方获得银两的话,只怕就连这江山社稷都有危险了……”说到这里,唐枫才惊觉自己失言了,好在崇祯心里为难,并没有仔细听唐枫的话,所以他急忙又说道:“何况即便朝廷有禁令,可象苏州等沿海的城市他们的百姓还是在偷偷地贩卖着东西去海外诸国,而且他们还不用交任何的税银。可若是朝廷准许了他们这行为的话,我们就能从中抽取足够的好处了。”
  崇祯想到现在国库里的情况,心里着实是有些动了,他怎么也还不到三十,有时候也是有些不守规矩的,只是因为没人在他面前说这话,才使得他一直没有这方面想法的。“难道只有这一个办法可行了吗?”最终崇祯却还是不能作出决定。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