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4节(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而人类有个明显的特征:随大流!
  或许你不会相信那些谣言,可当你看到左右邻舍纷纷打起背包逃离生活几十年的房子,你会有什么样的感想?你真的会呲之以鼻的对这些邻居竖起中指,然后不屑一顾的甩出句:“傻x?”继续留在原地么?
  根本不会!
  大多数人从不屑一顾到观望,最终还是会选择跟随邻居,走上迁徙的道路!
  华夏国国土广袤,因为城市化,人口往往过度集中。一线大城市的人口密度是远远超过二三线城市。当大量的人口从一线大城市搬迁向二三线城市之后,这些城市的基础设施顿时吃紧,甚至到崩溃的边缘。
  首都的沦陷意味着中央集权的暂时失能,这也导致很多地方开始采取首都,控制人潮的流动。
  一时间,整个国家都是风声鹤唳,真正有本事的人,甚至不愿意再待在城市里,而是带着家人和足够的物资,向边远山区躲避而去。
  当然,这种做法本身就是见仁见智,乱世之中,边远山区未必就是安乐谷,要知道,在失去国家控制力的人类社会中,最容易出现的,就是强盗!
  就连罗布泊这个荒凉到鸟儿都不会落脚的地方,居然也开始出现大量的旅行者,他们驾驶着各种越野车,拖家带口的出现在罗布泊的边缘。
  施秋早已经接到发散在外面的哨卡传来的消息,对于这些如同蝗虫一般的逃亡者,他并没有打算接受他们。
  “不准任何人靠近桃源,哪怕是视线范围!”这是施秋的命令,所有桃源的人都接到施秋的死命令,任何敢于破坏这个命令的人,将会被用谭门门规处理,顺便说一句,当桃源的穹顶成功合拢之后,桃源开了一次全体动员会,凡是桃源里的居民都参加了这个会议,会议的内容很简单,统一认识,推举领袖。
  最高领袖当然是施秋,就算他想推也不成,而李中玉、谭柳德、吴玉子等人则成为所谓的参议员,当然,参议员这个名字是暂时的,在《桃源法案》最终形成文字之后,才会确定李中玉等人的权力和职务,目前暂时就是施秋一个人说了算。
  会议中也明确,凡是桃源的居民,还有散失在外界的直系亲属,可以提交名单和地址、联系方式,然后由桃源高层统一安排,去搜索,尽量争取将这些人接回桃源,跟大家团聚,但绝对不允许任何人私自跟外界联系,并且透露桃源的具体信息。
  对于谭门的人来说,这个命令基本上等于没用,因为当初修建桃源,就已经把能够动用的人力一锅端,现在除开设立在一些大城市的必要的情报收集处以外,所有谭门的人都已经来了。
  在会议结束之后,李中玉第一个找上施秋。
  唐门的情况有些特殊,根在蜀都。而蜀都,又是华夏境内数一数二的人口大城市,如果第三帝国真有第二波攻击的话,蜀都应该没法逃脱,所以李中玉必须要为自己的门人争取利益。
  “宗主,我想让所有唐门的人全部搬迁来桃源,你看如何?
  李中玉望定施秋,其实当初两人合计的时候,就有规定。施秋自然不会食言。
  “没有问题,你早就该这么做了,只是舍不得那些基业而已!”
  李中玉脸上露出苦笑。
  基业这种东西,确实不是说舍就能舍的,更何况,唐门的组织结构本身跟谭门还是有区别,至少李中玉这个当家人在唐门的威信,远远没有谭门宗主的威信来的高,主要还是因为缺乏一个危机四伏的外界环境,和强有力的首领。
  施秋也是因为采用强有力手段解决宋家叛变等等一系列问题之后,才真正成为谭门的主心骨,获得谭门上下一致的拥护。
  所以施秋的话让李中玉苦笑。
  “怎么?你难道还想自己亲自去?”李中玉有些不自然的表情让施秋心中闪过一丝不好的预感。
  “我不亲自去,有些老顽固不走怎么办?你是不知道,我们在蜀都经营上千年,有些人的思想,跟那些老什物一样顽固!”
  “不行!”
  施秋根本不给李中玉辩解的机会,“不愿意来桃源的可以不来,我这里不缺人!”
  “但他们始终还是唐门的子弟…”
  “李中玉!”
  虽然平常时候还算好说话,但不代表他是个没有个性的男人,李中玉的纠缠让施秋脸色沉下去,声调提上来。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