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戏女皇(2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改变我?”武媚娘很不解。
  “如果那个时候,你仍是现在这种心态,回到宫中你只能沦为权利的牺牲品……”隋唐笃定道。
  “你想如何改变?”
  “我会利用这段时间,教会你一些东西,为你回宫做准备。另外,保你在感业寺平安无事。”
  武媚娘沉默不语,似消化隋唐带给她的信息,又像考虑着什么般?时不时用余光扫着隋唐,神色越发深沉。
  “你能教我什么?”
  隋唐将武媚娘的变化尽收眼底,岂会不知她心中顾虑?
  “你别看我年纪小,我会的东西是你远远想象不到。如果你不信,大可以先考考我。不过咱事先说好,别问我大学论语之类的东西,你在宫中这么多年,也知道那些东西都是纸上谈兵,许多问题还要因地制宜,因人而异,就事论事。”
  武媚娘听她这般说,倒来了兴致。回想之前替先帝批阅奏折,似曾见过这样一个折子。
  “你如何看待隋朝政法?可有改良法子?”
  “你在考我政治?”
  隋唐无奈的看着武媚娘,见其一副不置可否的架势,只好硬着头皮道:“据我所知,唐朝政法应该是延用隋朝,只在某些制度上做了改良。但是,就目前来说,政法仍存在一些漏洞。”
  “哦?能否列举说明?”武媚娘黛眉轻动了动。
  隋唐看着武媚娘,自然清楚眼前女人没那么容易糊弄,如果不拿出一点真本事来,根本镇不住这女人啊!
  “必须结束家国一体和贵族门阀政治的国家体制,开启皇帝官僚政治体制。这样做的好处在于……如此,唐朝政治体制的基本格局,将会为后代官僚政治制度奠定基础框架和运行模式。”
  说完,武媚娘黛眉紧锁,却以继续问道:“不知你如何看待科举?”
  “国家要想强大,必然要鼓舞子民不断学习创造,科举起到了激励作用,这要比以往那种贵族门阀垄断更令子民臣服,但这里面还须加强,首先是将科考分类,分为文武两类。文则培养文官,武则是为国家征收将才。”隋唐慢条斯里分析。
  “如此好处在哪里?”武则天神色大震,她自然听出这其中的妙处。
  “文武并用,提高人才选拔,文臣辅佐皇上治理国家,武将为皇上稳固江山开辟疆土,设立科举,目的为了更好区分人才,文人志士,能人将相。双管齐下岂不更好?既可以起到文武之间的制约,又能提高军队人才的整体素质…”
  武则天心中大喜,再次问道:“武举要如何进行?”
  “武举,大致可设为三项,第一项,比武,第二项,排兵布阵,第三项,笔试。”
  “笔试?何为笔试?”武则天疑惑的问道。
  “如果设立武举,当然不能只凭蛮力,笔试考验将士对于军营腐败,及军营问题改善的考量,作为一名合格的军人,我想不单单只会领兵打仗,更要懂得如何把军队变强,这才是一名合格的军官吧?”
  一番解说,武媚娘彻底明白设立武考的意义,她再看向隋唐的目光中,除了欣赏之外隐隐还有几分奇异。
  “科考如何改良?”
  “科考提倡两源制,一个是生徒,一个是乡贡。乡贡就不多做解释了,追寻以往的规则与制度便可。生徒,是上到皇帝下到文武百官均可收取门人,算是为国家人才储备,但这种情况会存在一个隐患,那就是多则助长势力,少则得罪人心,但这又未尝不是上位者观察官员,考核在朝文武的一个法子,但具体如何落实,还需细细斟酌,讲究灵活运用。”
  一席话,使武媚娘茅塞顿开,刮目相看,同时,也有几分佩服。
  年纪轻轻,便能说出那些文武百官都不能想出的东西。
  遥记当年她翻阅书籍,思索整整数日,方才得出结论,怎料隋唐对答如流,并且比她先前整理出的更完善。
  但武媚娘不知,隋唐能对答如流,除了她来自现代,也因她曾经所处的职位有关。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