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热闹闹(1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三郎声音不低, 太子在院里就听到了, 走到殿内才说, “当时是没同意。”
  “这么说来现在同意了?”史瑶问。
  太子微微颔首:“孤提醒父皇今年这边雨水少, 父皇使人下去查, 查到有些地方出现洪涝, 这边今年雨水比去年少许多, 天不正常,父皇还是不信会发生蝗灾。”
  “那怎么又同意了啊,父亲。”二郎歪着头问太子。
  太子摸摸他的头, “有一次晚上我和你母亲闲聊,你母亲说她家乡的人都在山边养鸡养鸭,鸡吃虫鸭吃草, 偶尔喂一些野菜。我问你祖父为什么不下令让百姓养鸡养鸭, 你祖父说如果今年没闹蝗灾,命百姓养鸡养鸭, 百姓会抱怨朝廷。
  “我知道乡里有不少穷人, 但大部分人都能养得起鸡和鸭, 即便没蝗灾, 百姓也没什么损失, 鸡鸭可以换物。我不明白就这样说了,你祖父就说, 养鸡养鸭不用粮食?
  “那时我才知道你祖父担心什么,我把你母亲的话说给你祖父听, 又说平原地区可以用野菜养鸡养鸭, 东南地区可以把鸭子赶在水里,让他们自己找鱼虾吃。你祖父听我说完才同意。”
  “不是今天吧?”三郎问。
  太子:“不是。今天是和众臣商议此事。我回来之前,你祖父已命御史大夫儿宽草拟诏书,不出半个月就会传到各地。”说着话想到一件事,“二郎,你的木器店如何?”
  “挺好的。”三郎替二郎说,“不过,买的人大多图个新奇。”
  二郎看向三郎:“我怎么没看出来?”
  “因为你只顾得高兴。”大郎道。
  三郎笑着问:“阿兄很想靠卖家具赚钱?”
  “我没想过啊。”二郎道,“我只是想开个木器店。”
  太子:“木器店是想自己打理,还是让别人打理?”
  “孩儿想自己管着。”二郎道,“孩儿希望店里所有东西都是孩儿自己做的。”
  太子看向史瑶,你怎么看?
  “你自己平日里做的先放在宫里,等你十六岁出去住了,也赚够开店和买好木材的钱,就在东市买间铺子。”史瑶问,“可以吧?”
  二郎很高兴:“谢谢母亲,也谢谢父亲。”
  史瑶笑笑,就叫他们去洗手,随后问太子:“他仨都十岁了,父皇怎么还不封他们为王?”
  “孤是太子,封他仨为王?你真敢想。”太子道,“此话以后休要再说。”
  史瑶反问:“为何?父皇如果活到七老八十,殿下登基时四五十岁了,他们都二三十岁了,还住在宫里?”
  这话把太子问住了。刘邦驾崩时,刘盈十六岁,住在东宫的他还没子嗣。文帝刘恒是从代国搬过来的,文帝病逝时,刘启的孩子还小,小到刘彻还没出生。所以皇家从未考虑过封太子的儿子。
  不封王,让二十来岁又不是太孙的三胞胎住在宫里也不像话,封王又没先例。太子头痛,“此事还早,等他们二十岁,孤再问父皇。”
  “孩儿想一直住在宫里陪父亲和母亲。”三郎道。
  太子笑道:“这可不成,你以后要有自己的家,自己的小孩。”
  “殿下,他哄你开心呢。”史瑶看到翟砚过来,“何事?”
  翟砚:“厨子说太子妃吩咐他做的炒面好了,再不吃就变味了。”
  “那就端上来吧。”史瑶道,“咱们也去洗手,殿下。”
  太子随口问:“今天的面用什么炒的?”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