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节(2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至少那时,还有阿姆在她的身边。
  此刻她却孤身一人,甚至不知何去何从。
  她不知沈旸怎也会知她来了河西。但显然,他不会心怀善意。
  虽还不知具体情形如何,但她确定,一场关于至高权力的残酷争夺,已经开始。
  落到他的手上,被他用来威胁李玄度,是她最不愿意见到的情况。
  正当她又乏又惧,茫然无助之时,忽然,她感到自己的小腹里轻轻一动,有什么自里向外,顶了她一下。
  她一怔,随即明白了。
  这是胎动,她腹中的孩儿在动。
  她眼眶一热,险些流出了眼泪,抬手轻轻搭在仿佛还留着那奇异感觉的小腹之上,慢慢的,浑身不知哪里来的力气,精神又恢复了。
  她闭目,再靠坐片刻,摸了摸随身那只干粮袋里剩下的一点吃食,在心里做了一个决定。
  ……
  北疆。
  几天前结束的那场恶战,血染红了半条分界河,今日尚未散尽。夕阳如一只红色血眼,孤独地垂在远方的地平线上,摇摇欲坠。原野战场之上,到处都是横七竖八尚不来及清理的累累尸体。
  南岸大营,崔铉身上那件染血的沉重战甲未卸。他独自一人坐于大帐中的案后,久久,一动不动,身影宛如凝固。
  一个多月前,他被派到这里,领兵狙击南下的东狄大军,而同时,陈祖德和韩荣昌则被派去平叛,兵分两路,共同应对沈旸叛军。
  就在最近几日,在北疆,凭了这场恶战,他终于粉碎肃霜汗跨河的企图,将他们又逼退回了北岸。
  但是,他还没来得及松一口气和将士庆贺这来之不易的战局,昨日,他接到了来自京都的一道圣旨。
  短短不到两个月的时间,陈祖德和韩荣昌相继战败,不敌沈旸。
  叛军气势如虹,如今正向京都一路打去。
  朝堂之上,无人敢提半句“杀父弑君”之言,但这传言已是天下人尽皆知。李承煜焦头烂额之余,更没料到沈旸叛军竟如此难以对付。
  面对朝廷军的节节败退,昨日,皇帝新委任的北疆统帅李岩年到达此地,将接替他的位置。皇帝命他立刻回去,参与平叛之战。
  不但如此,皇帝还命他抽调部分兵马同归。
  皇帝没有明言,但崔铉知道,两相权衡之下,皇帝做出了先全力保京都剿叛军的决定。
  但是他,却无法奉旨而行。
  他做不到。
  他知这场胜利,远未能改变双方的攻守之势。
  这只是东狄兵马暂时的撤退而已。
  既发动了如此一场规模巨大的战争,仅仅是在北疆这一线,便就出动兵马超过十万,对手是不可能就此轻易作罢的。
  极有可能,很快,甚至就在明日,一场新的更加凶猛的战事便将爆发。
  不谈兵力被抽走后的巨大劣势,这个要代替自己的李岩年,虽是朝廷二品龙虎将军,但早些年一直于内郡任职,对东狄军队的战术并不了解,更谈不上有应对。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