忧心(2 / 3)
因他力大无比,又武艺高强,冲锋陷阵无有不胜,且出身高贵,所以性格骄矜,就连楚怀王都不怎么被他放在眼中,又哪里能容忍刘季先他一步被封王?
林依依说过,沛公会成为汉王,而项羽则会是楚王,秦国灭亡之后,将会是楚汉相争。
自从项梁在定陶战死之后,项羽就成为了项家军唯一的掌控者。
他武力超绝,手下的大军又数量庞大,攻城掠地迅疾如风,对于其他的诸候却从来都看不上眼。
如果是他的话,必定是容忍不了别人胜过他的。
张良知道,项羽虽然名义上要听从怀王的命令,但实际上,怀王对他的约束力是十分有限的。
或许怀王也明白这一点,所以才会定下这样的约定,又故意派项羽先去援赵,以至于让刘季有了先入咸阳的机会。
怀王也想扶植起一个能够牵制项羽的人来。
只是,张良再三思考之后,还是觉得这样做弊大于利。
秦国已灭,秦失其鹿,接下来就看谁才能最终逐鹿在手。
在张良眼中,六国之中,显然实力最强大的就是楚国了,其它六国都不足以与之对抗,这其中当然也包括才刚刚复国不久的韩国。
而在楚国内部,则是项羽一家独大,但刘季也不是没有机会。
只要他先避项羽锋芒,默默发展自己的力量,再让六国消耗项羽的力量,最后还真就是项刘相争的局面。
但是,眼看着就能进入咸阳了,面对封王的诱惑,刘季真的舍得放手吗?
可如果刘季把当初在怀王说的话当真了,现在就起了与项羽一争的心思,项羽又怎么可能容得下他?
这正是张良所忧虑的地方,因为他已经打听到了,就在距离霸上四十里远的地方,的确有鸿门这么一个地方。
“我听说,前不久,章邯已经投靠了大将军。”张良沉声道。
这是前不久刚得到的消息,比起当初听到他杀了被楚怀王派去和他一起去救赵王的宋义自己做了大将军这件事来,似乎倒不是那么的让人惊讶了,毕竟,章邯是秦将,怎么说都是敌人,不像宋义,那可是怀王亲封的一路诸候啊。
只从项羽敢杀宋义然后吞了他的军队,就可以看得出来,项羽这个,是有多么的霸道且无所顾忌了。
“嗯,不仅如此,许多诸候都投到了他的麾下。”
说起这件事,刘季的心情也变得不好起来。
他也已经感受到了压力,预感到或许终有一天,自己将要面对的最终对手就是项羽。
但是项羽太强大了,他的军队扩充的很快,而且,做为楚国大族,项羽所拥有的底蕴,可不是他能够相比的,至少,现在的他还无法与之相抗。
张良听出了刘季话语里的无奈,扭头看了他一眼,忽然笑了笑道:“沛公不必担忧,那些投靠了大将军的诸候,是因为害怕,所以没有多少的真心,也许暗中还会有所怨恨,假如大将军实力有所削减,或者遇到了危险,这些诸候们必定会抛弃他,而不是留下来帮助他,因为他们的心里没有多少忠诚。”
“而沛公却不同,沛公是以德服人。你仁义的名声已经传的很远,听到的人愿意来投奔你的,必定是真正从心里敬佩仰慕你的人。这些人是可以同甘共苦的人,就算是打了败仗,或者是处于弱势,这些人也会继续相信沛公,继续留在你的身边的。”
刘季听了张良的话,心里很是舒服。
这也是他这么多年来一直努力的结果。
他对待每一个下属,都很真诚,也从不在会在意一些小节,甚至可以接受下属的一些无伤大雅的冒犯,这也是他能够容忍雍齿这样的人的原因,同时,对于背叛他的人他也会非常痛恨。
“项羽那小子,仗着自己力气大,一向不将别人放在眼里,那些诸候就算是投靠了他,也得不到他的重用的。”
“嗯,沛公所言极是。不过,他之前去援助赵国,没能第一时间挥军进入关中,反而被沛公先他一步平定了关中,按照与怀王的约定,沛公现在已经有资格称为关中王了。但是,我担心以那位大将军的性子,恐怕会心中不服,从而对沛公心存怨恨。” ↑返回顶部↑
林依依说过,沛公会成为汉王,而项羽则会是楚王,秦国灭亡之后,将会是楚汉相争。
自从项梁在定陶战死之后,项羽就成为了项家军唯一的掌控者。
他武力超绝,手下的大军又数量庞大,攻城掠地迅疾如风,对于其他的诸候却从来都看不上眼。
如果是他的话,必定是容忍不了别人胜过他的。
张良知道,项羽虽然名义上要听从怀王的命令,但实际上,怀王对他的约束力是十分有限的。
或许怀王也明白这一点,所以才会定下这样的约定,又故意派项羽先去援赵,以至于让刘季有了先入咸阳的机会。
怀王也想扶植起一个能够牵制项羽的人来。
只是,张良再三思考之后,还是觉得这样做弊大于利。
秦国已灭,秦失其鹿,接下来就看谁才能最终逐鹿在手。
在张良眼中,六国之中,显然实力最强大的就是楚国了,其它六国都不足以与之对抗,这其中当然也包括才刚刚复国不久的韩国。
而在楚国内部,则是项羽一家独大,但刘季也不是没有机会。
只要他先避项羽锋芒,默默发展自己的力量,再让六国消耗项羽的力量,最后还真就是项刘相争的局面。
但是,眼看着就能进入咸阳了,面对封王的诱惑,刘季真的舍得放手吗?
可如果刘季把当初在怀王说的话当真了,现在就起了与项羽一争的心思,项羽又怎么可能容得下他?
这正是张良所忧虑的地方,因为他已经打听到了,就在距离霸上四十里远的地方,的确有鸿门这么一个地方。
“我听说,前不久,章邯已经投靠了大将军。”张良沉声道。
这是前不久刚得到的消息,比起当初听到他杀了被楚怀王派去和他一起去救赵王的宋义自己做了大将军这件事来,似乎倒不是那么的让人惊讶了,毕竟,章邯是秦将,怎么说都是敌人,不像宋义,那可是怀王亲封的一路诸候啊。
只从项羽敢杀宋义然后吞了他的军队,就可以看得出来,项羽这个,是有多么的霸道且无所顾忌了。
“嗯,不仅如此,许多诸候都投到了他的麾下。”
说起这件事,刘季的心情也变得不好起来。
他也已经感受到了压力,预感到或许终有一天,自己将要面对的最终对手就是项羽。
但是项羽太强大了,他的军队扩充的很快,而且,做为楚国大族,项羽所拥有的底蕴,可不是他能够相比的,至少,现在的他还无法与之相抗。
张良听出了刘季话语里的无奈,扭头看了他一眼,忽然笑了笑道:“沛公不必担忧,那些投靠了大将军的诸候,是因为害怕,所以没有多少的真心,也许暗中还会有所怨恨,假如大将军实力有所削减,或者遇到了危险,这些诸候们必定会抛弃他,而不是留下来帮助他,因为他们的心里没有多少忠诚。”
“而沛公却不同,沛公是以德服人。你仁义的名声已经传的很远,听到的人愿意来投奔你的,必定是真正从心里敬佩仰慕你的人。这些人是可以同甘共苦的人,就算是打了败仗,或者是处于弱势,这些人也会继续相信沛公,继续留在你的身边的。”
刘季听了张良的话,心里很是舒服。
这也是他这么多年来一直努力的结果。
他对待每一个下属,都很真诚,也从不在会在意一些小节,甚至可以接受下属的一些无伤大雅的冒犯,这也是他能够容忍雍齿这样的人的原因,同时,对于背叛他的人他也会非常痛恨。
“项羽那小子,仗着自己力气大,一向不将别人放在眼里,那些诸候就算是投靠了他,也得不到他的重用的。”
“嗯,沛公所言极是。不过,他之前去援助赵国,没能第一时间挥军进入关中,反而被沛公先他一步平定了关中,按照与怀王的约定,沛公现在已经有资格称为关中王了。但是,我担心以那位大将军的性子,恐怕会心中不服,从而对沛公心存怨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