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穿之做好事不留名_分卷阅读_96(2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大将军吕素就脱口而出:“丞相,你大胆!”
  吕愉看着吕素口中高声呵斥自己,眼神中却是掩饰不了的担心,不禁微笑:阿素自来就是这么别扭的性子。人人都以为自从做王太女伴读起,阿素就看不上自己手无缚鸡之力,其实……
  女王挥手:“大将军,丞相绝无不敬之意,这一点我很清楚。”
  然后,顿了一顿说:“最大的心愿?从前我想让西梁在我的手上展现荣光。现在看来,时不与我。大势所趋,唯有希望这一国的子民能够安稳生活——毕竟外面与咱们这儿的差别实在是太大了。阿愉你这么问我,是不是已经有了什么好的结盟建议?”要说女王不重视权力那是不可能的,毕竟权力的美好滋味只要尝过,基本就是欲罢不能,莫说是女王陛下了,就是眼前的大将军和丞相都是权力顶端的人物,习惯了身为特权阶级的种种优待。可是女王吕冉不能眼睁睁地把西梁送上绝路——而这么做却仅仅是为了保住自己的王位。
  若是西梁不在了,自己就算是身在王位又有什么用呢?
  女王吕冉在念书时就不是拔尖的那一个:聪敏有吕愉、刻苦如吕群、圆滑是吕媛……
  吕冉一切只是中平而已。但是她有一个包容的心,有上位者该有的宽广胸襟。
  遥想当年吕愉为了毁掉妖怪的法器,用了那不可说的法子进了王宫、进了女王寝殿。当时的丹阳王太女吕冉明明都知道了,还是帮她按下了这事,并且事后也没多做追究——当时她把吕愉单独喊到屋子里,只是替她担忧着急:“阿愉你不该这么冲动的,应该告诉我,我配合你一起行事,你便不用担这么大的风险了。”因为事权从急,吕愉没有办法把一切都讲清楚。那时候的王太女看出了吕愉的难言之隐,最后是半开玩笑地说:“那么,阿愉你要记住了,你欠我一次。我帮你抹掉这件事,以后但凡我有事求助于你,你必定不能拒绝。”巧言令吕愉安心。
  所以说,女王吕冉一直都很清楚自己的才华不足以将西梁发展壮大,而吕愉的辅佐才是自己最需要的。
  吕愉听闻陛下说以西梁整个国家的命运为重。顿时觉得是意料之中的,可是却开心不起来——这很奇怪,自己若是帮助女王达成了心愿,也就可以离去了,回到有电有网有卫生巾的现代社会,自己为什么兴奋不起来呢。
  吕愉带着犹豫与挣扎说出了自己的意见:“臣以为,大唐是一个很好的结盟对象。”
  大唐。
  据说现在的皇帝就是当年赫赫有名的秦王,当年听讲时听说过他的赫赫战功——也是上回来的唐长老的义兄。
  大唐。
  与突厥多次发生征战,可以说是宿敌,敌人的敌人,就算不是朋友,也不能说是敌人。
  大唐。
  国力强盛,国土远在中原,即便是想要占领西梁,也要先灭了突厥。
  大唐,就是西梁最好的选择。
  女王陛下愣神之后说道:“丞相回去之后拟一个折子,列出与大唐结盟的优劣。明日朝会——便——”
  这一回吕素也明白了,这件事,势必要告知百官了。
  …………………………
  第二日,朝会。
  几乎是百分之百的官员都赞同女王陛下的提议:结盟。
  未知的事情是最让人恐惧的。她们不知道什么时候,所谓的“神罚”就会结束。
  对于西梁的上层人士来说,这并不是神罚而是神谕。她们站在整个西梁的顶端,决定着十余万人的命运,她们中的人文能诗词歌赋、武能棍棒刀剑、懂政治、会谋略,几乎可以做到男人们能做的大部分事。她们,是最不希望西梁的现状被改变的那部分人。
  但是最初的愤懑激动之后,百官也明白过来,仅仅依靠这几百年都没真正打过一场仗的将士们,与突厥人、吐蕃人抗衡,根本就是以卵击石——吐蕃和突厥是西梁国附近最大的威胁,至于大唐一向是礼仪之邦,倒是很少做出侵略之事。
  派遣出使大唐的人选很快就被定下了,正式如今的礼部尚书吕群,也是当年那个严肃夫子吕虹的小女儿。她性格坚韧有颇知进退,是除了丞相吕愉之外最好的人选了。
  吕群带着吕愉帮助草拟、女王陛下完善的手书,由当初跟着太上王的随从们领路,一路乔装出发,到了大唐境内才亮明身份。一路艰辛是另一番遭遇,暂且不提。
  吕群出发后,百官都很有默契的将此事保密,那西梁国将要面临的大改变也被大家捂严实了。
  可是秘密之所以是秘密就是在少数人知道的时候。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