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次分手 第12节(3 / 4)
瓜少一时没有接话,一支烟抽完,把烟蒂默默摁灭在垃圾桶上的灭烟石子内。
犀利叔笑眯眯地望向他:“你现在这个团队,一盘散沙,一塌糊涂,是做不出什么业绩的,奖金赚不到,只有赤膊工资好拿,他们心会更散,工作更加懈怠,最后结果只有一个,双输。不过,你如果感觉太棘手的话,何时何地,都可以向犀利叔开口,只要你开口,犀利叔永远欢迎你,犀利叔的团队,永远给你留一个位置。”
“谢谢。”瓜少道谢,然后说,“不过,我还年轻,在我31年的人生词典里面,从来就没有委曲求全这四个字。”
***
次日,部门早会,瓜少最后一个进入会议室,他手上拎着笔记本,另只手臂抱着一堆报表,进门后连招呼都没打,直接落座,手上一堆资料“砰”的往桌上一丢,然后从中抽出一份,往小吴面前一丢:“你回去再检查一下。”
小吴低头一看,这是他昨天提交的十强医药公司swot分析报告,上面被荧光笔标了颜色的数字和英文单词,他没出声,自己默默一核对,慢慢就开始发窘了,数字错了也就算了,两个新药的单词都拼错就显得很不专业了。他趁大家说话时,在电脑上修修改改,抓紧时间打了一张最新版,在会议结束前又交给了瓜少。瓜少低头再看,片刻,重新丢还给他:“就这?”
小吴对自己的第二版报告颇为自信,一转眼,却又被挑出了错,但是这次瓜少没有标出来,自己都不知道问题出在哪里。众目睽睽之下,小吴又急又窘,没敢问哪里出错,出于心虚,口气先弱了下来:“我做得是有点急了,要不我等下再和几个代表再核对一下,明天交最终版。”
“下面代表提交上来的原始数据没错,错的是你,花了一周时间做出的分析报告仍然有这种低级错误,且一错再错,承认自己平庸很难吗?”
满屋子的人都挺紧张,同时代小吴尴尬。大家面色各异,目光在瓜少和小吴脸上来回转,在令人尴尬的安静中,只有一个人还在敲击键盘,是大哥,他还在闷头写东西,入了神。仪姐伸头,偷偷朝他电脑屏幕张望了一眼,大哥察觉,忙把电脑向旁边移了移,同时关掉正在编辑的简历。
大哥刚停手,他旁边坐着的一个同事的肚子忽然发出咕噜声,大家循声望去,见是一位姓丁的小主管,他是张大卫那里抽调过来的,最近在矫正牙齿,每天带着牙套,大家叫他牙套哥,他脾气好,乐呵呵的都答应。
牙套哥好好的坐着,不知道为什么闹起了肚子,连续咕噜了一阵后,实在忍不下去了,说一声不好意思,弯着腰,一溜烟跑出了会议室。
仪姐偷偷对二瑞:“看样子是慢性肠胃炎,和我老公一样,一紧张,就拉肚子。”
牙套哥跑走,小吴继续为自己辩解:“做的有点急了,如果时间能够充裕一点的话,我肯定……”
瓜少双手抱臂,黑着脸,冷冷道:“出错以后第一时间不是反省自己,而是为自己的错误找理由,你欠缺的,仅仅是和老板睡觉的机会吗?”
小吴会后跟仪姐诉苦时,眼睛通通红,差点哭出来了:“我这不是为了赶工,没来得及仔细检查嘛!又不是什么了不起的大错,抓住一点小错就当着这么多的人面羞辱我,比安娜过分一百倍!”
***
临近年末,缺少的人手一直补不上,仪姐就建议瓜少说:“老板,咱们还不如把张大卫那边一个新来的小姑娘小苏要过来。”
瓜少本想说自己部门缺的是优秀主管,而非新手小代表。基层代表遍地是,优秀老业务却难得。不过想到仪姐最近很安静,一直老老实实干活,突然跑过来提出这个建议,必然有她的理由在,所以他没说话,等着她往下说。
果然,仪姐就向他透露了个消息,小苏这个小姑娘是通过熟人推荐进来的,也就是内推。
公司比较盛行内推,内推成功后的奖励方式也五花八门,不止有金钱奖励,还提供带薪假期等。所以一有岗位出来,员工都比较愿意推荐亲朋好友来面试,但推荐小苏的人却很耐人寻味,这个人是财务部的大唐。
大唐是两年前才入职的审计主管,和李约翰曾在国外同一所大学留过学,算是校友,有这一层关系在,两个人就走得比较近。他们在公司里是上下级,私下里也经常一起走动来往的。还有一个,小苏姑娘是上海本地人,大唐出身北方以北,前两年才从国外回来,除了李约翰以外,在上海没什么亲友,倒是李约翰,他有个堂姐,嫁的人家姓苏。
仪姐说话时,瓜少双手抱臂,听得发乐,不过内心也蛮佩服仪姐强大的八卦能力。
仪姐是老/江-湖,话从不说满,八卦完毕,不忘给自己上一道保险,说:“这个只是我听来的小道消息,不保真。”
二瑞次日奉命前去跟张大卫要人。张大卫原本答应费奇抽调两个主管给瓜少团队,最后却只来了一个牙套哥,另一个突然跳槽跑路,还欠一个。
二瑞传达瓜少的要求,要张大卫务必在春节前抓紧把人选补上,如无有经验的主管,那么就退一步,叫新来的小代表小苏过来帮忙也可,反正他是新组建的团队,新人多得是,多一个不多,少一个不少。
张大卫一听,二话没说,马上同意。他年底忙着冲业绩,没时间给新人小姑娘安排任何培训,老代表和主管们每天外面脚不着地跑,根本腾不出人带新手,每天就让小姑娘自己在部门里混着。瓜少的草台班子质量不够,只好用数量来凑。张大卫想想挺好笑,恐怕瓜少反悔,当天就去叫小姑娘去人事办理了转岗手续。
小苏到岗以后,二瑞带着她部门里挨个打招呼。小姑娘二十六七岁年纪,和二瑞差不多大,长相秀气,气质也很不错,就是过于腼腆,说话声音很轻,动不动脸红,一笑起来会不自觉用手遮挡嘴唇。人看上去略有些内向,然而言行举止间却非常有礼貌,一看就出身自良好家庭。
一圈招呼打完,仪姐过来跟瓜少说:“现在年末,我手里事情很多,有些来不及做,我把明年营销费用预算的工作交接给小姑娘吧。”
瓜少又喊来二瑞,交代说:“把你手上一些费用报销类的工作也交给小苏去做。”
二瑞问:“那我呢?” ↑返回顶部↑
犀利叔笑眯眯地望向他:“你现在这个团队,一盘散沙,一塌糊涂,是做不出什么业绩的,奖金赚不到,只有赤膊工资好拿,他们心会更散,工作更加懈怠,最后结果只有一个,双输。不过,你如果感觉太棘手的话,何时何地,都可以向犀利叔开口,只要你开口,犀利叔永远欢迎你,犀利叔的团队,永远给你留一个位置。”
“谢谢。”瓜少道谢,然后说,“不过,我还年轻,在我31年的人生词典里面,从来就没有委曲求全这四个字。”
***
次日,部门早会,瓜少最后一个进入会议室,他手上拎着笔记本,另只手臂抱着一堆报表,进门后连招呼都没打,直接落座,手上一堆资料“砰”的往桌上一丢,然后从中抽出一份,往小吴面前一丢:“你回去再检查一下。”
小吴低头一看,这是他昨天提交的十强医药公司swot分析报告,上面被荧光笔标了颜色的数字和英文单词,他没出声,自己默默一核对,慢慢就开始发窘了,数字错了也就算了,两个新药的单词都拼错就显得很不专业了。他趁大家说话时,在电脑上修修改改,抓紧时间打了一张最新版,在会议结束前又交给了瓜少。瓜少低头再看,片刻,重新丢还给他:“就这?”
小吴对自己的第二版报告颇为自信,一转眼,却又被挑出了错,但是这次瓜少没有标出来,自己都不知道问题出在哪里。众目睽睽之下,小吴又急又窘,没敢问哪里出错,出于心虚,口气先弱了下来:“我做得是有点急了,要不我等下再和几个代表再核对一下,明天交最终版。”
“下面代表提交上来的原始数据没错,错的是你,花了一周时间做出的分析报告仍然有这种低级错误,且一错再错,承认自己平庸很难吗?”
满屋子的人都挺紧张,同时代小吴尴尬。大家面色各异,目光在瓜少和小吴脸上来回转,在令人尴尬的安静中,只有一个人还在敲击键盘,是大哥,他还在闷头写东西,入了神。仪姐伸头,偷偷朝他电脑屏幕张望了一眼,大哥察觉,忙把电脑向旁边移了移,同时关掉正在编辑的简历。
大哥刚停手,他旁边坐着的一个同事的肚子忽然发出咕噜声,大家循声望去,见是一位姓丁的小主管,他是张大卫那里抽调过来的,最近在矫正牙齿,每天带着牙套,大家叫他牙套哥,他脾气好,乐呵呵的都答应。
牙套哥好好的坐着,不知道为什么闹起了肚子,连续咕噜了一阵后,实在忍不下去了,说一声不好意思,弯着腰,一溜烟跑出了会议室。
仪姐偷偷对二瑞:“看样子是慢性肠胃炎,和我老公一样,一紧张,就拉肚子。”
牙套哥跑走,小吴继续为自己辩解:“做的有点急了,如果时间能够充裕一点的话,我肯定……”
瓜少双手抱臂,黑着脸,冷冷道:“出错以后第一时间不是反省自己,而是为自己的错误找理由,你欠缺的,仅仅是和老板睡觉的机会吗?”
小吴会后跟仪姐诉苦时,眼睛通通红,差点哭出来了:“我这不是为了赶工,没来得及仔细检查嘛!又不是什么了不起的大错,抓住一点小错就当着这么多的人面羞辱我,比安娜过分一百倍!”
***
临近年末,缺少的人手一直补不上,仪姐就建议瓜少说:“老板,咱们还不如把张大卫那边一个新来的小姑娘小苏要过来。”
瓜少本想说自己部门缺的是优秀主管,而非新手小代表。基层代表遍地是,优秀老业务却难得。不过想到仪姐最近很安静,一直老老实实干活,突然跑过来提出这个建议,必然有她的理由在,所以他没说话,等着她往下说。
果然,仪姐就向他透露了个消息,小苏这个小姑娘是通过熟人推荐进来的,也就是内推。
公司比较盛行内推,内推成功后的奖励方式也五花八门,不止有金钱奖励,还提供带薪假期等。所以一有岗位出来,员工都比较愿意推荐亲朋好友来面试,但推荐小苏的人却很耐人寻味,这个人是财务部的大唐。
大唐是两年前才入职的审计主管,和李约翰曾在国外同一所大学留过学,算是校友,有这一层关系在,两个人就走得比较近。他们在公司里是上下级,私下里也经常一起走动来往的。还有一个,小苏姑娘是上海本地人,大唐出身北方以北,前两年才从国外回来,除了李约翰以外,在上海没什么亲友,倒是李约翰,他有个堂姐,嫁的人家姓苏。
仪姐说话时,瓜少双手抱臂,听得发乐,不过内心也蛮佩服仪姐强大的八卦能力。
仪姐是老/江-湖,话从不说满,八卦完毕,不忘给自己上一道保险,说:“这个只是我听来的小道消息,不保真。”
二瑞次日奉命前去跟张大卫要人。张大卫原本答应费奇抽调两个主管给瓜少团队,最后却只来了一个牙套哥,另一个突然跳槽跑路,还欠一个。
二瑞传达瓜少的要求,要张大卫务必在春节前抓紧把人选补上,如无有经验的主管,那么就退一步,叫新来的小代表小苏过来帮忙也可,反正他是新组建的团队,新人多得是,多一个不多,少一个不少。
张大卫一听,二话没说,马上同意。他年底忙着冲业绩,没时间给新人小姑娘安排任何培训,老代表和主管们每天外面脚不着地跑,根本腾不出人带新手,每天就让小姑娘自己在部门里混着。瓜少的草台班子质量不够,只好用数量来凑。张大卫想想挺好笑,恐怕瓜少反悔,当天就去叫小姑娘去人事办理了转岗手续。
小苏到岗以后,二瑞带着她部门里挨个打招呼。小姑娘二十六七岁年纪,和二瑞差不多大,长相秀气,气质也很不错,就是过于腼腆,说话声音很轻,动不动脸红,一笑起来会不自觉用手遮挡嘴唇。人看上去略有些内向,然而言行举止间却非常有礼貌,一看就出身自良好家庭。
一圈招呼打完,仪姐过来跟瓜少说:“现在年末,我手里事情很多,有些来不及做,我把明年营销费用预算的工作交接给小姑娘吧。”
瓜少又喊来二瑞,交代说:“把你手上一些费用报销类的工作也交给小苏去做。”
二瑞问:“那我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