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下之妻 第95节(2 / 4)
偏这会儿有流言蜚语从慈宁宫传出,正是顾锦宁那句不屑与宸贵妃为伍。
一时间,众人更觉着这场戏愈发好看了。
未央宫里,拙心简直要气死了。
这大姑娘入宫,怎就这么爱蹦跶呢,她早就知道大姑娘不会乖乖的,可这样败坏自家娘娘的名声,故意让娘娘成为众人眼中的笑话,这手段未免也太龌龊了些。
顾珞闻着这流言蜚语,却是轻抿一口茶,并不见动怒。
拙心见状,更急了:“娘娘,大姑娘这么做,定是诚心了。您当真要让这流言蜚语愈演愈烈?”
顾珞轻笑一声,却是幽幽道:“大姑娘说了什么话,这若太后娘娘有心拦着,慈宁宫的宫女早就被下禁口令了,怎么还可能传的六宫皆知。所以,这一切只怕是太后娘娘推波助澜。”
听说娘娘的分析,拙心更不安了。
这话太后娘娘可是皇上的生母啊,娘娘却这样和太后娘娘僵持着,这一个孝道压下来,娘娘最终如何能讨得了好。
可她却真的奇怪了,娘娘竟也能沉得住气,没有往慈宁宫去请罪。
顾珞淡淡笑道:“你以为,这场冷、战的主角是本宫和太后娘娘?”
拙心听着这话,愈发疑惑了。
这当然是自家娘娘和太后娘娘了?
除此之外,还会是谁呢?
顾珞却是摩挲着青瓷茶杯上的纹落,似笑非笑道:“你错了,这从始至终,太后娘娘并非让本宫低头,而是让皇上低头。”
话音刚落,拙心直接就僵在了那里。
她虽觉着震惊,可仔细想想,似乎自家娘娘说的也在理。
见她眼中的震惊,顾珞徐徐又道:“太后娘娘虽气本宫宠冠六宫,可本宫的这些荣宠不还是皇上给的。太后娘娘瞧着本宫所得恩宠,日日不得安心,所以这其实是和皇上置气呢。逼着皇上在本宫和太后娘娘之间做选择。”
“选择?”拙心听着,心里猛地咯噔一下。
她吓都要吓傻了。
这太后娘娘毕竟是皇上的生母,最终低头的该也会是皇上。
可若皇上低了头,那自家娘娘的处境怕是就难堪了。
届时,谁还把娘娘放在眼中呢?
她越想越觉着怕,却在这时,玉春神色匆匆走了进来,急急回禀道:“娘娘,您怕是不信,今个儿早朝有几个御史上折子弹劾护国公呢,说护国公私下放印子钱不说,还强、行圈、地,在京郊修了宅子。听说那宅子的规制也是有逾越之嫌的,宅子内更有好些内造之物。御史们都吵翻天了,说护国公是太后的兄长,就因着他是外戚他才敢这样一手遮天,做下这等事情。”
这些年,因着太后娘娘不问朝政,除此之外和皇上母子间情分也很深厚,所以,庆和帝对于护国公府其实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
而今,太后这样逼着庆和帝低头,庆和帝当然不愿了,所以便把护国公给推了出来。
庆和帝这是要看,在太后心里,到底是自己的兄长重要些,还是别的更重要。
饶是顾珞知道皇上不会轻易低头,可听着朝堂都吵翻天了,也不由大为诧异。
毕竟,这护国公可是皇上的亲舅舅,皇上这样做,手段多少有些强、硬、呢。
慈宁宫里,本来心情极好只等着儿子过来给她低头的郭太后,闻着这消息时,一口气差点儿没有喘、上来。 ↑返回顶部↑
一时间,众人更觉着这场戏愈发好看了。
未央宫里,拙心简直要气死了。
这大姑娘入宫,怎就这么爱蹦跶呢,她早就知道大姑娘不会乖乖的,可这样败坏自家娘娘的名声,故意让娘娘成为众人眼中的笑话,这手段未免也太龌龊了些。
顾珞闻着这流言蜚语,却是轻抿一口茶,并不见动怒。
拙心见状,更急了:“娘娘,大姑娘这么做,定是诚心了。您当真要让这流言蜚语愈演愈烈?”
顾珞轻笑一声,却是幽幽道:“大姑娘说了什么话,这若太后娘娘有心拦着,慈宁宫的宫女早就被下禁口令了,怎么还可能传的六宫皆知。所以,这一切只怕是太后娘娘推波助澜。”
听说娘娘的分析,拙心更不安了。
这话太后娘娘可是皇上的生母啊,娘娘却这样和太后娘娘僵持着,这一个孝道压下来,娘娘最终如何能讨得了好。
可她却真的奇怪了,娘娘竟也能沉得住气,没有往慈宁宫去请罪。
顾珞淡淡笑道:“你以为,这场冷、战的主角是本宫和太后娘娘?”
拙心听着这话,愈发疑惑了。
这当然是自家娘娘和太后娘娘了?
除此之外,还会是谁呢?
顾珞却是摩挲着青瓷茶杯上的纹落,似笑非笑道:“你错了,这从始至终,太后娘娘并非让本宫低头,而是让皇上低头。”
话音刚落,拙心直接就僵在了那里。
她虽觉着震惊,可仔细想想,似乎自家娘娘说的也在理。
见她眼中的震惊,顾珞徐徐又道:“太后娘娘虽气本宫宠冠六宫,可本宫的这些荣宠不还是皇上给的。太后娘娘瞧着本宫所得恩宠,日日不得安心,所以这其实是和皇上置气呢。逼着皇上在本宫和太后娘娘之间做选择。”
“选择?”拙心听着,心里猛地咯噔一下。
她吓都要吓傻了。
这太后娘娘毕竟是皇上的生母,最终低头的该也会是皇上。
可若皇上低了头,那自家娘娘的处境怕是就难堪了。
届时,谁还把娘娘放在眼中呢?
她越想越觉着怕,却在这时,玉春神色匆匆走了进来,急急回禀道:“娘娘,您怕是不信,今个儿早朝有几个御史上折子弹劾护国公呢,说护国公私下放印子钱不说,还强、行圈、地,在京郊修了宅子。听说那宅子的规制也是有逾越之嫌的,宅子内更有好些内造之物。御史们都吵翻天了,说护国公是太后的兄长,就因着他是外戚他才敢这样一手遮天,做下这等事情。”
这些年,因着太后娘娘不问朝政,除此之外和皇上母子间情分也很深厚,所以,庆和帝对于护国公府其实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
而今,太后这样逼着庆和帝低头,庆和帝当然不愿了,所以便把护国公给推了出来。
庆和帝这是要看,在太后心里,到底是自己的兄长重要些,还是别的更重要。
饶是顾珞知道皇上不会轻易低头,可听着朝堂都吵翻天了,也不由大为诧异。
毕竟,这护国公可是皇上的亲舅舅,皇上这样做,手段多少有些强、硬、呢。
慈宁宫里,本来心情极好只等着儿子过来给她低头的郭太后,闻着这消息时,一口气差点儿没有喘、上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