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96)(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他两的背后倚仗就是金老爷,金老爷出事,他们就彻底没了靠山,此时竟然顾不得自己的处境,连声说起来:老虎走失,也不能证明谋害谢大人的是金老爷的老虎啊!这山中老虎众多,怎能确定
  大人,民女想状告金员外杀人!眼看着赵吏书侃侃而谈,跟着兵丁一起来的女人却疯了一样直冲进衙门,跪下就满脸血泪地哭喊,大人,我亲眼看着金员外将我相公推入豹笼之中,被两只豹子活活咬死分食!
  这一声一出,众人皆惊。
  你慢慢说!杜长秋深呼吸,对旁边的周师爷低声说,让人那垫子给女人垫上。
  女人谢过,连声说出了那年他们赋税太重,实在是活不下去,于是接了金老爷的谷子,打算来年还。结果金老爷借的时候说是一石谷还一石半谷,这利息已经很高,但是第二年丰收,也能还上。
  但是他们挑着米粮过去还,金老爷的管家却拿出契纸,念出的契约居然是借一石谷,一日还一石半。
  他们不识字,想去告官,然而王大人将他们打出县衙。最后无奈,他们就成了奴隶。
  可这女人的相公是个倔强性子,说是要逃走,去继续告,不行就告御状也得求个公道。
  却没想到,这话被金老爷知道了,当天就为了立威,集齐所有下人,在众目睽睽之下,把她男人推入豹笼之中。
  女人说完,软倒在地,泣不成声。
  杜长秋之前只是告诉关兵书,去了,若是发现有被金老爷强占田地,或是被抓去为奴的,都可以带他们来当庭对质。
  他是没想到,这金家案牍之上,已经有很多奇怪疑案,他稍微推测就知道有猫腻,却没想到,私下居然更为不堪!
  杜长秋怒极,却没想到,这只是一个开始。
  这个案子最后审了整整一个月,苦主牵连五百多人,金家周围几个村子几乎每家每户都有被他抢占田地或是家中人被掠走,金家全家男男女女,除了未成人的幼童,其他手上居然都有人命。
  纵然杜长秋心智坚定,看到那按满了手指印的状纸,也手抖的差点拿不稳案卷。
  金家,全家收押,充作苦力,送于不渡关。其余苦主,查阅衙门卷宗,还耕田与身契,不得有误!杜长秋一拍惊堂木,最后给这个案子定了结局。
  苦主们嚎啕大哭,千恩万谢终于拿回了本该属于自己的一切,跪在县衙外磕头,才纷纷回家。
  与此同时,赵吏书和陈户书却很聪明,极力撇清自己,只说自己完全不知情,溜得太快,最主要是金老爷见机很快,大概是知道赵吏书和陈户书如果倒了,他就彻底没了指望,见事情事发,竟然是全揽在自己身上。
  这让杜长秋十分遗憾,没找到他们的大把柄,未免衙门其他人觉得他严酷,人人自危,只能责罚两人监管不严,一人打了二十板子,罚了几年俸禄了事。
  这一番风卷残云一般,直接把金家带着枷锁从县城里送出去,金家男女哭声震天。
  华容县的地头蛇这才发现,这谢大人看着斯斯文文甚至好欺负,但是出手就十分老辣,打蛇打七寸,十分不好惹。
  一时之间,如杜长秋所料,赵吏书和陈户书养伤,连送信给何太守后宅,想告诉金小姐他们全家出事儿了都不敢。
  杜长秋也不担心,他处理的非常到位,何太守有本事就发兵来攻打他,要么截朝廷发的工资粮饷,这两点他都没指望大业朝廷,自然无惧何太守知道。
  总之,就在这一场风波之下,华容县那些蠢蠢欲动的人全都彻底地安静下来,,杜长秋发现,原本有点磨洋工的柳礼书和孙刑书都突然精神抖擞,干活再也没有一点折扣,每天来报道,日日翻卷旧卷,整个衙门的风气瞬间一肃。
  原本杜长秋说暂时不要办的接风宴再次被提起,杜长秋也去了几次,勉强让大家安下心来。
  与此同时,带回来的粮食有条不紊地在入仓。杜长秋在门市里直接让周师爷弄了个铺面,开始卖官方直营粮食。
  这一波低价粮食彻底打乱了本地富户囤积的步调,本来因为大家都有了工资,而且知道县衙官粮没剩多少的大户,本地富户还打算囤积居奇,抬高粮价赚一波,结果没想到,直接被打为泡影。
  就在这种气氛之下,春耕同时也陆续开始了。
  收回来的田地里,五百多受害者拿回去了一大半,还剩下良田一千多亩是金家自己早年累积,除此之外,中等田一千多亩,下等贫田一千多亩无人认领,全部充为县衙的公田。
  这种公田还有许多,加起来也是个可观数字,杜长秋直接叫来黄典吏,把这田地划分完,种双季稻和红薯玉米。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