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75)(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符谦再次追问,你好不容易考上的,为什么突然想辞官?
  骆异有些自暴自弃的又灌了一口酒才道,就是不合适,我不喜欢。
  我也不喜欢。杜冰箬在这事上与骆异感同身受,南书房拢共就十个学生,夫子的数量远在其之上,多我一个不多少我一个不少。
  叶师兄同我说,扫盲教育如今已经在各地开展,很需要做事的人。待到南书房稳定下来,我想去那里。杜冰箬问骆异,你要与我一起去吗?
  骆异摇了摇头,神情看起来更颓废了,我很羡慕你们,有着自己想要做的方向,而我什么都不明白,只知道不想干这个。
  我读书十余载,到最后却原来却都找不到前进的方向,当真白读这么些年的书了。他自嘲般的说道。
  这问题可真是难倒符谦他们了,性格决定想法,无论是符谦还是余映都从一开始对于自己的想法很明确,几乎没有过犹豫时候,都是埋着头往前冲便是。
  而至于蒋羽生、裴炚、惠敏郡主这些人,他们都是不愁吃穿,生来就有多重选择的,便是暂时迷茫,也不需要去关心那么多,随心所欲想如何做便如何做。
  有像蒋羽生一样顺从父亲的意见去试试的,有像裴炚一样反其道而行之非要选最不可能的那条路的,也有如郡主这般什么都不选的。
  他们虽然也迷茫却难以与骆异共情。
  唯一与骆异处境相似的便是杜冰箬,杜冰箬幸运的有叶疏朗这位志同道合的师兄,一直如同启明星一般的指引杜冰箬前进。
  骆异对于自己的无能为力,最后还是周承弋和房观彦给出了一些答案。
  房观彦是因为天之骄子一日落入深渊,虽然只活了二十余载,经历的事情却比别人一生还要多,而且他长期抑郁不得志,从中学会的调节心情的方法很适合此时的骆异。
  周承弋的话,他倒是真的曾有过骆异的这个状态,这这其实就是现代大学毕业生最常见的现状,对于未来的不确定迷茫,以及对于自身能力的否定摇摆。
  一直所学的专业到工作实习了才发现原来并不喜欢,甚至已经到了讨厌嫌恶的程度。继续耗下去,身心俱疲;转行,四年所学成为泡影不说,转去做什么也是一个问题。
  这便是沉没成本。
  不过周承弋发觉出骆异想要摆脱的想法更强烈,他道,这不是你的问题,只是你和这个职业相性不合,不合适便换一个,喜欢才能长久,不如你想想你曾经做过的能让你开心的事情是什么。
  骆异思考好一会,吐出了一个让符谦出乎意料的答案,做编纂。
  符谦眉头忍不住一跳,我之前叫你做《长安副刊》的总编纂,你拉着脸不愿意做,怎么现在反而成为你喜欢的了?
  骆异翻白眼,不客气的道,一个崭新的刊物,编纂全是新人,这就好比要你跟什么都不会的新商会合作,无论是出货进货凭条什么都要你来弄,你可乐意?
  你不用回答,我知道你不乐意。骆异哼了一声,圣人言: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你符玉兰便是己所不欲,强加于人,利益诱之,手段胁迫,不欲也得欲。
  符谦心虚的用扇子蹭了蹭鼻子:哪里有你说的这般夸张。
  裴炚第一次站在骆异这边,严肃认真的点头道,那确实不是夸张,符玉兰奸商之名名不虚传。
  过奖过奖。符谦始终觉得无奸不商,说一个人奸商便是夸他善于经营,他自认自己确实算是经营奇才,连日暮西山的长安书坊都能给盘活络,成为如今京中最大的书坊,确实当得起这一声夸奖。
  他其实对于骆异能回来高兴的不行,嘴上却装作勉为其难的样子唉了一声,便是我欠你的,你想辞官便辞吧,我总不能少你一口吃的。
  在场众人哪个不知道他那得了便宜还卖乖的德行,骆异话头一转便道,哪能让兄弟勉强,长安四大书坊,我自去他处碰碰运气便是。
  周承弋看无伤大雅的热闹最在行,当即火上浇油,我听闻赵家楼缺编纂,你去倒也正好,这家背靠朝廷,工钱虽不如长安书坊,但稳当的很,活也轻松不少。
  放现代妥妥的国企。
  房观彦附和周承弋,也是说真话,父亲确实说自从开了《每日新闻》后,报纸销量上涨,来稿也翻番了,缺编纂。
  骆异一听心里头一咯噔,突然想起之前符玉兰说过赵家楼背后有朝中大官,不会这个大官就是房丞相吧?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