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家蜜婚日常_分卷阅读_92(2 / 3)
阮刘氏见媳妇缓过神来,认真听着,就继续说。“日子过成了这样,那还有什么盼头?可不是跟活受罪似的?而已,这供孩子读书,能不能供出来,咱们也说不准,端得看有没有这个命,老天让不让他吃这碗饭。要是真没有这个命,那看差不多,咱们就收手,让孩子寻个活,安安生生的干几年,到了年岁就娶个媳妇,好好的过日子。”
“这会业浩媳妇没进门,具体是个什么性情,我也不清楚,可我知道你是什么性情,有些事,我就先跟你说说。”阮刘氏说着说着,情绪涌上来,话倒是越说越顺畅些。“你看,平素你接点什么活,挣的钱,也是你自个收着,家里也没管过是吧。这是个原因,第二个原因呢,如果全靠家里供,我也怕,较着劲儿,一心想让孩子读出个名堂来,就跟陷进了泥潭里似的,只会越陷越深,难得啊,还是我们俩个老的。”
“我寻思了很久,一直想找个机会跟你说说,只是不知道要怎么开口。等业浩的媳妇进门,咱们家啊,得从一开始就立好规矩,端端正正的,不会彼此,大事小事都一样。”阮刘氏看着大儿媳。“一年年的过去,我一年年的老,精力不比以前,待业浩的媳妇进门,日子过着,总归是和以前不太一样,明志娘,我不是不疼你,只是我这当娘的,一颗心不能偏,一颗偏了,一个家就成不了事。”
阮于氏泪眼模糊的抱住婆婆,把脸埋在她的怀里,一个劲的点着头,哑着嗓子,翁声翁气的道。“娘。我都知道,我都懂,没事儿,我明白的,你别想太多,我知道你疼我,待我跟待亲闺女似的,我不会让你为难。”
她怎么会不明白,原本她是家里的掌上明珠,可等着上头的哥哥们,将嫂嫂一个个娶进门时,爹没什么大的变化,可娘待她却远不如以前,虽也事事周到,却没有那般细致,总有被忽略的时候。
阮刘氏拿出帕子抹着眼泪,伸手轻轻的抚着大儿媳的发顶。她有个小闺女,可小闺女打小就不跟她亲近,连话都说不上几句。大儿媳进门后,嘴巴会说话,待她又亲热,婆媳俩好得跟娘俩似的,明明才短短的几年,情分却深得像处了十多年。
如果可以,阮刘氏是不想伤大儿媳的心,可日子要往下过啊,俩个儿子,手心手背都是疼,再怎么喜欢大儿媳,也要顾顾二儿子,看得出来二儿子是真心喜欢自个的媳妇,娶进门后,自然要好好待着,哪能因着情分深,就分了彼此,这情分啊,都是慢慢处出来的。
阮刘氏没别的心愿,就想着家人都平平安安,日子呢,过得顺心顺意,一家子和美幸福。
中午,午饭过后,阮业兴夫妻俩回了东厢。
阮于氏边给小儿子喂奶边絮絮叨叨的说着话。“业兴啊,爹跟你说没?把咱明志送进镇读书的事。”
“说的。你怎么想?”阮业兴也是今个早上知道的,正想问媳妇的意见呢。
“可以啊,咱们出一半钱,家里出一半,我觉得正好。”阮于氏笑盈盈的说着。“咱手里攒了不少钱呢,送明志进镇读书,倒也不是什么难事。”
阮业兴见媳妇对此没有任何意见,笑着亲了下她的脸。“等二弟成亲后,家里的事张罗完,我就进镇寻点短工,咱们能攒点就攒点。”
“行啊。”阮于氏也是这么想的。“这钱啊,看着是多,可光花不挣,还真用不了多久。”说着,又对着丈夫眨了下眼睛,将吃饱的小儿子搁回了摇篮里,低头整理着衣裳。“我回头娘家去,跟爹娘说说这好事儿。”
阮业兴知媳妇在想什么,提醒了句。“你悠着点,别让几个哥嫂知道,其实,咱们手里钱够,你别回娘家吧。”
于家是屠夫,家里还真有点钱,置了不少田地。
“我知道呢,你别管。”阮于氏打了个哈欠,见丈夫拧着眉头。“我有分寸呢,这外孙进镇读书,当姥姥姥爷的总得有点表示吧,我这回是光明正大的回娘家说这事,几个哥嫂也会有表示哒。放心吧。”
阮业兴听着笑了。“行。要不要我陪你一道?咱们也有段时间没回,带着明志明吉一道回去?”
“可以。过几天再说,等二弟成完亲的。”阮于氏说完就睡了过去。
阮刘氏稍稍眯了会眼睛,小睡了会,就是不一样,整个人都显精神了些,她拿着针线笸箩往阮家三房走。
“初秀娘。”才走到屋前呢,阮刘氏就张嘴喊了声。
阮永氏在后院清扫着鸡圈,听到声音,朝着屋前扯着嗓子道。“大嫂,我在后面呢。”
“干啥呢。”阮刘氏边问着边穿过厨房走过去。“清扫鸡圈呢,孩他爹呢?”
阮永氏笑着接话。“阿阳买了头牛养着,这小牛啊,如今块头大着呢,当初建的牛棚,有点不够窄小,孩他爹觉得委屈了牛,趁着这会空闲,就领着俩个孩子把牛棚重新整整。”
“喊阿阳帮把手啊,他力气大着呢。”阮刘氏说着,往厨房里看了眼,拿了个旧围裙穿上,还戴上了袖套,踏进了鸡圈里,帮着妯娌干活。
“又不是什么难事,用不着喊阿阳,阿阳平时顾着她们娘俩,算是操碎了心。”阮永氏嘴里说着,眼里却堆满了笑。闺女这丈夫找得好哇!
再说这牛,虽说是曲家买的,可三房也用着呢,孩他爹平时待这牛可上心了,伺候的特别好,生怕委屈了牛,在他眼里,跟有牛有关的大小事,都得他亲自来才是,否则,他不放心。
阮刘氏赞同的点头。“阿阳当真是细致啊,那股子体贴劲,十里八村难找第二个。”
“你过来有啥事?”阮永氏问了声。
“能有啥事。”阮刘氏拿起扫帚清扫着鸡屎。“就是送孩子进镇读书那事,业兴俩口子也觉得这是好事。” ↑返回顶部↑
“这会业浩媳妇没进门,具体是个什么性情,我也不清楚,可我知道你是什么性情,有些事,我就先跟你说说。”阮刘氏说着说着,情绪涌上来,话倒是越说越顺畅些。“你看,平素你接点什么活,挣的钱,也是你自个收着,家里也没管过是吧。这是个原因,第二个原因呢,如果全靠家里供,我也怕,较着劲儿,一心想让孩子读出个名堂来,就跟陷进了泥潭里似的,只会越陷越深,难得啊,还是我们俩个老的。”
“我寻思了很久,一直想找个机会跟你说说,只是不知道要怎么开口。等业浩的媳妇进门,咱们家啊,得从一开始就立好规矩,端端正正的,不会彼此,大事小事都一样。”阮刘氏看着大儿媳。“一年年的过去,我一年年的老,精力不比以前,待业浩的媳妇进门,日子过着,总归是和以前不太一样,明志娘,我不是不疼你,只是我这当娘的,一颗心不能偏,一颗偏了,一个家就成不了事。”
阮于氏泪眼模糊的抱住婆婆,把脸埋在她的怀里,一个劲的点着头,哑着嗓子,翁声翁气的道。“娘。我都知道,我都懂,没事儿,我明白的,你别想太多,我知道你疼我,待我跟待亲闺女似的,我不会让你为难。”
她怎么会不明白,原本她是家里的掌上明珠,可等着上头的哥哥们,将嫂嫂一个个娶进门时,爹没什么大的变化,可娘待她却远不如以前,虽也事事周到,却没有那般细致,总有被忽略的时候。
阮刘氏拿出帕子抹着眼泪,伸手轻轻的抚着大儿媳的发顶。她有个小闺女,可小闺女打小就不跟她亲近,连话都说不上几句。大儿媳进门后,嘴巴会说话,待她又亲热,婆媳俩好得跟娘俩似的,明明才短短的几年,情分却深得像处了十多年。
如果可以,阮刘氏是不想伤大儿媳的心,可日子要往下过啊,俩个儿子,手心手背都是疼,再怎么喜欢大儿媳,也要顾顾二儿子,看得出来二儿子是真心喜欢自个的媳妇,娶进门后,自然要好好待着,哪能因着情分深,就分了彼此,这情分啊,都是慢慢处出来的。
阮刘氏没别的心愿,就想着家人都平平安安,日子呢,过得顺心顺意,一家子和美幸福。
中午,午饭过后,阮业兴夫妻俩回了东厢。
阮于氏边给小儿子喂奶边絮絮叨叨的说着话。“业兴啊,爹跟你说没?把咱明志送进镇读书的事。”
“说的。你怎么想?”阮业兴也是今个早上知道的,正想问媳妇的意见呢。
“可以啊,咱们出一半钱,家里出一半,我觉得正好。”阮于氏笑盈盈的说着。“咱手里攒了不少钱呢,送明志进镇读书,倒也不是什么难事。”
阮业兴见媳妇对此没有任何意见,笑着亲了下她的脸。“等二弟成亲后,家里的事张罗完,我就进镇寻点短工,咱们能攒点就攒点。”
“行啊。”阮于氏也是这么想的。“这钱啊,看着是多,可光花不挣,还真用不了多久。”说着,又对着丈夫眨了下眼睛,将吃饱的小儿子搁回了摇篮里,低头整理着衣裳。“我回头娘家去,跟爹娘说说这好事儿。”
阮业兴知媳妇在想什么,提醒了句。“你悠着点,别让几个哥嫂知道,其实,咱们手里钱够,你别回娘家吧。”
于家是屠夫,家里还真有点钱,置了不少田地。
“我知道呢,你别管。”阮于氏打了个哈欠,见丈夫拧着眉头。“我有分寸呢,这外孙进镇读书,当姥姥姥爷的总得有点表示吧,我这回是光明正大的回娘家说这事,几个哥嫂也会有表示哒。放心吧。”
阮业兴听着笑了。“行。要不要我陪你一道?咱们也有段时间没回,带着明志明吉一道回去?”
“可以。过几天再说,等二弟成完亲的。”阮于氏说完就睡了过去。
阮刘氏稍稍眯了会眼睛,小睡了会,就是不一样,整个人都显精神了些,她拿着针线笸箩往阮家三房走。
“初秀娘。”才走到屋前呢,阮刘氏就张嘴喊了声。
阮永氏在后院清扫着鸡圈,听到声音,朝着屋前扯着嗓子道。“大嫂,我在后面呢。”
“干啥呢。”阮刘氏边问着边穿过厨房走过去。“清扫鸡圈呢,孩他爹呢?”
阮永氏笑着接话。“阿阳买了头牛养着,这小牛啊,如今块头大着呢,当初建的牛棚,有点不够窄小,孩他爹觉得委屈了牛,趁着这会空闲,就领着俩个孩子把牛棚重新整整。”
“喊阿阳帮把手啊,他力气大着呢。”阮刘氏说着,往厨房里看了眼,拿了个旧围裙穿上,还戴上了袖套,踏进了鸡圈里,帮着妯娌干活。
“又不是什么难事,用不着喊阿阳,阿阳平时顾着她们娘俩,算是操碎了心。”阮永氏嘴里说着,眼里却堆满了笑。闺女这丈夫找得好哇!
再说这牛,虽说是曲家买的,可三房也用着呢,孩他爹平时待这牛可上心了,伺候的特别好,生怕委屈了牛,在他眼里,跟有牛有关的大小事,都得他亲自来才是,否则,他不放心。
阮刘氏赞同的点头。“阿阳当真是细致啊,那股子体贴劲,十里八村难找第二个。”
“你过来有啥事?”阮永氏问了声。
“能有啥事。”阮刘氏拿起扫帚清扫着鸡屎。“就是送孩子进镇读书那事,业兴俩口子也觉得这是好事。” ↑返回顶部↑